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体育要全面跨进世界体育强国之林,游泳就必须“起飞”。要“起飞”,关键何在?李威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具有战略意义,值得探讨。我省若能联系实际,深入研究,加强措施,利用温泉,借助侨资,发挥技术力量,争取各方支持,福建游泳重振雄风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2.
一、环视现代世界体育文化 2000年,在第一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上,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那么这种足以改变世界的体育是什么呢?就是一种文化力量。 近现代世界体育是以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为背景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  相似文献   

3.
“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曼德拉体育思想的代表性言论,是其终身体育救国实践的高度概括,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对体育价值共同认知的深度凝练。本研究基于曼德拉体育救国、体育治国、体育生活的南非实践,深入剖析“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脉络,按照为什么体育能改变世界,体育改变了世界的什么,体育如何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研究思路,在总结南非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新时代体育发展的启示。研究认为,曼德拉体育思想以深厚的民族情感为根基,以化解种族纷争为出发点,以实现世界融合为最高目标。“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理论逻辑为:文化是先导,政治是保障,经济是动力;实践经验为:政治力量助力体育发展,项目文化化解民族纷争,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体育外交传播国家形象。时代启示为:体育是实现人类文化交融的突破口,体育要始终秉承人本精神的价值取向,体育要坚守公平竞争的道德法则,体育要高度重视对个体改造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女性运动健身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设计实施“亲子体育”行动研究,旨在消解已婚已育女性在体育参与中面临的家庭结构性障碍,促进女性运动健康。从微观和实操层面对女性参与者健身过程进行记录、反思、调整,发现“亲子体育”在现有社会条件和性别秩序下可有效促进女性的体育参与,不仅能协调女性自我发展需求与家庭角色间的矛盾,将女性体育参与的家庭结构性束缚转化为结构性支持,还能改变女性对体育的认知,促进健康运动行为的代际传递。虽然“亲子体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社会角色,也无法完全扫清女性体育参与的障碍,但在现有社会文化制度下其是一种有效的女性运动健康促进的改良措施和中间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德国的中国体育史研究,指出大多数德国学者用“西方体育中心论”来研究世界体育史,而这种以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体育史、欧洲体育发展过程成了世界体育史的主干。封建时代的近、现代的东方体育(含中国体育),如果偶尔被作者们提及,也只是被看作西方体育在世界各地的投影而已。而奥伊勒等的世界体育史甚至将东方体育全部剔除。要改变这一现状,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还有待东西方体育史学者结合世界体育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心理活动对该项练习进行自我想象,自我揣摩,自我控制。以促使学生在做练习时,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高度集中注意力,使身体运用与大脑思维有机地结合,达到强化动作的正确概念,更有效地完善动作技术之目的。这种认真地思维和积极的练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是人本来的世界和基本的世界,民俗事实上构成了人的基本体育生活和群体的基本体育文化。任何人、任何群体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充分的体育民俗。有生活的时方就有丰富的体育民俗。那么,什么是民俗体育之“俗”呢?我认为“俗”的内涵就概括为“集体的”、“继承的”、“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系以人为本, 以“养生乐心”为核心, 导出了体育的本质问题: 体育行为发端于养生乐心、提高生命质量之需要, 从而发生兴味, 产生参与体育之动机。通过体育活动, 人达到养生乐心之目的, 从身心两方面完善人之自我。是为本文对毛泽东体育思想之阐释。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探讨世界近代教育思想展示,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人的智能。能力是个广义的概念,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此都有不少论述。本文涉及的是关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以下简称“能力”)。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就是指能应用体育科学知识、技术、技能、方法进行自我锻炼有效的巩固和提高体质的能力。“能力”培养有广泛的具体内容。例如对于已经接受过十几年体育教学的大学生应努力具有:了解分析自我体质水平和缺陷的能力,制订、调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系以人为本,以“养生乐心”为核心,导出了体育的本质问题:体育行为发端于养生乐心、提高生命质量之需要,从而发生兴味,产生参与体育之动机。通过体育活动,人达到养生乐心之目的,从身心两方面完善人之自我。是为本文对毛泽东体育思想之阐释。  相似文献   

11.
“跳竹竿”是一项古老独特的黎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它不但姿态优美,富有节奏,而且运动气氛非常欢快热烈。本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纠正,自我改进,自我锻炼的体育习惯,能自定目标、自我评价、充分激发学生锻炼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建明 《体育教学》2000,(2):15-15,17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的优等生与后进生都能很快被老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囫囵”视之,造成集体性疏忽。对这些学生,体育教师因缺乏应有的了解,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的进一步平庸化。因此,必须改变体育教师忽视“体育中等  相似文献   

13.
“教练费德勒”?没错,罗杰·费德勒不仅是一位球员,而且是一位教练;他不仅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球选手,也是最好的网球教练,至少美国著名的《体育画报》就这么认为。他们在2005年底评出的各项网坛年度大奖中,将年度男子教练的奖项送给了费德勒,却将“最有价值男选手”空缺。当然,无论是否得到《体育画报》的认同,瑞士人身为球员的伟大已勿庸置疑,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为何能压倒众多前辈得到教练大奖。费德勒在比赛中发挥之稳定、心态之沉稳和技术之全面都令人叹服,而在这些表象之后,“费德勒教练”是如何将自己训练成为一位几乎无往不胜的超级球星呢? 虽然他不会将经验和秘诀对外人和盘托出,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种种信息,从5个方面大致总结出费德勒的“执教之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人们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的态度与体育概念本身的混乱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作者尝试从“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混淆体育概念、影响到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一观点入手,借助对体育“概念”的理论分析,提出改变体育课程名称,并相应的推广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尝试从这一角度来帮助解决体育在教育中的困境问题,并希望能对当前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贯彻教育工作“三个面向”的需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当前,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中虽掌握了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一旦离开课堂和教师就不懂如何进行身体锻炼。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为将来走出校门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精武》2012,(17):92-92,94
新体育课程需要新的评价理念与之相适应,也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能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本文的评价方案虽说在某种意义上有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但它同课程评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只是试图通过施行校运动员等级制“晕轮效应”能为体育教学课程评价改革提供有力保证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寻觅体育的"类"文明--论公共体育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究竟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物”?若偏重于研究提高人的体能、技能、成绩和奖金等物化层面的工具理性,而忽视其给人类心灵带来益处的人文理性,那么它将会再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运动机器”,让他们重返罗马斗兽场。在体育运动中,“物”是“人”发展不可缺少的“载体”而非目的,若将“载体”变成目的,体育将退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2003年,当SA R S出现后,国际上有人谴责中国人缺少“公共意识”。同样,当今国内赛场上黑哨、假球、赌球、殴斗、兴奋剂等异化现象屡禁不止,尤其是曾经火爆的足球联赛,现却已陷入“裸奔”的尴尬境…  相似文献   

18.
一、对“情境成功教学法”的理解   “情境成功教学法”中的“情境”是教师根据成就动机的需要设置的,能激起学生认知内驱力,归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并转化为活动动力的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艰苦努力而获得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这种成功又会不断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产生。体育兴趣的指向和强化作用将使学生的活动效果较无兴趣者更优。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情境成功教学法”。   二、“情境成功教学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感。如篮球投篮评分,…  相似文献   

19.
篇首语     
20世纪的钟声越来越弱,21世纪的太阳已在缓缓升起。世界在改革中前进,体育在改革中发展。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国际足联呼吁改革,国际羽联呼吁改革,NBA呼吁改革,就连最具影响力的世界体育组织──国际奥委会,也在一片改革呼声中跃跃欲试。改革不是目的,改革仅仅是手段。各家体育组织改革之心一目了然: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抢占了下个世纪的制高点。1997年11月16日,从不甘居人后的“世并体育第二巨人”──网球运动改革方案出台:改变排名方法,提高对抗强度:改变赛事规则,男女同场竞技;面向全球推广网球,促使网球运动大众…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方式,然而现实中农村妇女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其体育参与也面临层层障碍。为消除农村妇女体育参与的困境,探索体育促进农村妇女健康的行动策略,以女性主义身体理论为指导,以广场健身舞为干预手段,对广东省清远市J村妇女进行健康促进的体育行动研究。发现:体育不仅能使农村妇女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更能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自我认同的加强、社会支持的增多。认为:体育的健康行动策略需从“自我关注的提升”“自由的获得”“身体的掌控”“网络的构建”等4个方面进行规划,使农村妇女运动的主体性得以释放与满足,实现农村妇女的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