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同志曾写过一篇经典文章——《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页—389页),此文是为了解决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迫切问题”应该“从何着手”而写。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上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俄国是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定历史条件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接着又打退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胜利。列宁指出:“毫无疑问,没有这一特征,没有革命暴力,无产阶级就不能胜利。但同样毫无疑问,只有在革命发展的一定时期,只有在一定的特殊的条件下,革命暴力才是必要的和合理的革命手段。而组织无产阶级群众,组织劳动人民却始终是这个革命无比深刻的、久恒的特点,始终是革命胜利的条件。”“无产阶级专政不只是对剥削者使用的暴力,甚至主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思想 ,并付诸苏维埃俄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俄国国情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由于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贪欲和帝国主义各国各集团之间存在着矛盾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是完全可能的 ;在此基础上 ,列宁提出了以租让制为核心、对外贸易为桥梁的多种开放形式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1923年曾说过“我们的欧洲庸人作梦也没有想到,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大国里,今后的革命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①中国正是列宁所说的这样一个大国,其革命——如历史所证明——确有其特色,其教育的发展同样也是如此。 中国教育的发展,就其特色而言,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在指导思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那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具体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写在1921年5月的短篇小说《沉沦》,自从问世以来,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就对它一直评价不同、毁誉不一。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这篇小说呢?列宁在评论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时候,曾经明确指出:“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点的一面镜子”,“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71——372页)。如果允许借用列宁这个生动的比喻,我们也可以说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就是我国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是根据19世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没有成为现实,历史条件就发生了变化。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得一国革命取得胜利成为可能。列宁发现并运用这一规律,在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有一批不发达的国家,通过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也必将起来革命并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情况如此,与此相适应,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形式,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所得出的基本原理相比较,也必然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根据列宁的论述,我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讲到要区分两种根本不同的妥协,并且指出列宁同德帝国主义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是一种革命的妥协,而列宁的叛徒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干的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为了供同志们学习十大文件作参考,这里就布列斯特条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布列斯特条约,是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在一九一八年三月三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维埃俄国失去了西部最富饶的、拥有四千六百万居民的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上,失去了全国铁路的百分之二十六和全国矿山、加工工业的百分之三十三,同时条约还规定苏维埃俄国赔偿德国军费三十亿卢布.列宁把这一条约称作是最野蛮的、带强制性的、屈辱的条约.(见《列宁全集》二十九卷第四十二页)为什么列宁要同德国帝国主义签订这样屈辱的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列宁在俄国建设中,从理论和实践中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并首次提出了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文章通过对列宁国家资本主义内涵及其实现形式的阐明,分析了在无产阶级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性,从而为列宁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十月革命后对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呕心沥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转变,其间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对我们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见书的《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收载的是1922年3月至1923年3月的列宁著作。这是全集著作卷的最末一卷,相当于第1版第33卷的后半部。1922年后列宁因健康状况不好,几次休养,但仍一直关注着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抱病口授了一批非常重要的书信和文章。这一卷的著作,反映了列宁在他革命活动最后一年中继续开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作的卓越页献。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当前职工读书活动创新与发展的政治学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务是什么?对此,列宁同志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际,经过深刻地分析工会性质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发生的作用之后得出科学结论。他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是实现专政的阶级,是行使国家强制的阶级的组织。但是,工会却不是国家组织,不是实行强制的组织,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吸引和训练的组织,它是一个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列宁选集第4卷第403页)。列宁的论述从根本上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工会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在夺取政…  相似文献   

12.
阶级关系问题,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都是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课题。正如列宁指出的:“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第二百四十页)在革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又是不断变化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及时明了这种变化,以便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去夺取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这是至理名言。列宁在自己革命活动,非常关心建立一个新型的革命政党。 列宁提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是同第二国际时期各党的实际状况和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联系着的。列宁明确提出:“我们需要的是新型的党,另一种性质的党。”(《列宁全集》第31卷,第207页)。当然把第二国际类型的党“改造成为一个真正革命的、真正共产主义的新型的政党,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列宁全集》第33卷第179页)但列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胜利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沤心沥血,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尤其是探索诸如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关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列宁后期思想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这条主线。早在1918年春天,列宁就意识到他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论述的巴黎公社分配原则在俄国这样“最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行不通的,多次提出“我们应该研究走向社会主义这极端困难的新道路的特点”,以便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在列宁主义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中,关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理论,占有重要的位置.列宁从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强调知识是劳动者争取解放的武器,指出知识分子握有我们达到目的所必需的知识,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号召已经夺得政权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共同建设富足的、健全的、文明的、光辉灿烂的生活——社会主义,嘱咐我们“同愚昧进行斗争,用知识武装起来”.①他反复强调,没有知识和知识分子,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充分发挥党报在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十月革命前,列宁利用党报来揭露沙皇的专制统治,开展政治上的宣传鼓动;批判小资产阶级等错误思潮,吸引政治同盟;通过党的机关报来创建一个集中统一的党组织。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党报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列宁关于党报功能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启示当前我国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也没有具体答案可找,正如列宁说的,“这是一桩书本读不到的、历史上没有见过的新事业”(《列宁选集》第3卷第422页,以下只注卷数和页码)。列宁亲身经历了六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这期间,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联合各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联合民主政党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政党采取不同联合策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联合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合作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并加以制度化,实现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文化落后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制约。在列宁生命的最后时期,文化成为其思考的核心问题。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是在布尔什维克党刚刚取得政权,无产阶级将要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背景下形成的,它反映了苏联特殊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和发展。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内容丰富,既包括纯粹的文化方面,也包括物质和政治方面。列宁把文化革命定位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构想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赋予其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型民主国家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