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2.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唤起人们对主流价值观感知进而引发认同的重要叙事文本,在新时代"时代楷模"的报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有关"时代楷模"王继才的报道作为典型人物报道叙事策略转变的样本,为未来典型人物报道叙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核心阅读:典型人物报道,容易掉进"神秘化"渊薮,给读者带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心理排斥感。典型人物报道必须"去神秘化",才能赢得读者认同并产生心理共鸣。因此,要走平民化路径,视角要多瞄准普通人,多呈现具有人性美的细节,多采用平实的报道语言。典型人物报道是彰显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的审读心理在改变。面对一则典型人物报道,常会有读  相似文献   

4.
盛芳 《传媒观察》2011,(12):36-37
在种种新闻活动中,典型人物报道作为重要的报道样式,对内可传达党的政策方针,弘扬时代主流价值,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对外则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通过各种修辞话语的运用,能构建民族文化精神认同的空间。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跨文化传播存在着信息符号、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以及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不一致等困难。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到对外报道的传播效果。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对外报道实际上也属于一种文化交流与消解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全国各家新闻媒体打破典型人物的常规报道模式,创新思路,注重以情为线,用故事和细节刻画人物个性,成功推出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相对其他媒体,电视典型人物报道难做,通过电视镜头报道的人物,往往千人一面、标签化,这样的人物没有亲和力,当然更不会感动人。那么,电视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呢?  相似文献   

6.
王凤敏 《青年记者》2021,(2):111-112
本文对中国新闻奖2015年至2019年的典型人物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究典型人物报道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的话语运作规律。研究表明,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观呈现利他的精神品质,其面临的价值认同困境应当从语境配置和语篇结构两大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典型人物报道是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长期实践证明,典型人物报道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示范、激励、引导作用和动员、组织、宣传方面具有极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型人物报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对典型人物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楠楠 《东南传播》2021,(12):135-137
中宣部在2021年8月31日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媒体融合时代,怎样让典型人物以更立体、更饱满的形象走进人们心灵,用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引领时代正能量.本文结合"时代楷模"孙丽美的先进事迹报道,从用时代精神把脉典型人物、用真情实感激发心灵共振、用交互传播提升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探讨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清河  林燕 《当代传播》2011,(4):104-107
典型人物报道属于中国媒体特有的报道形式,回溯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程,经历萌芽、繁荣、畸变、回归阶段,如今又进入革新阶段,依然具有蓬勃生机.本文以历史演变为纬度,以典型人物报道发轫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对媒体不同时期推出的典型人物报道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报道文本与媒介生态的相关度,典型人物报道与中国媒体报道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余子瑛 《今传媒》2011,(4):40-43
相比于西方,典型人物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报道形式,本文立足典型人物报道策划,从典型人物单篇报道和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两个方面探讨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形式。本文以2010年11月6日前主流媒体对房玫同志事迹的系列报道为例,对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典型人物报道,用历史的、扬弃的和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另外,文章还从策划和组织新闻传播的角度,考察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问题。最终得出媒体同仁应从新闻策划的视角,立足新闻本位,打造媒体品牌,采取媒体联动式报道合力推动典型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11.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报道的基本样式,而改进人物报道的脸谱化、同质化弊端,则是业务创新的焦点话题.通过细节发掘和呈现使人物报道故事化、特稿化,已成为实现人物报道微创新的有效路径. 按照普利策奖委员会的定义,特稿的特征是“文学性”、“创造性①”细节正是特稿实现故事化叙述、呈现优美文本的基石.细节是报道的指纹②,在典型人物报道中,记者尤其要通过独家细节的发掘,使报道更有辨识度.  相似文献   

12.
以2022年国庆七天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和全国七个地州、县市、区三级媒体联动的移动直播报道“湖光山色看新疆”为语料,从文化语境、情境语境与模态协同等层面对其进行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出发,出镜记者在直播报道中需要明确深层次的文化语境、分析情景语境使非语言交际模态得以恰当输出、充分利用模态协同作用,从而为国家认同的意义与生成进行多种符号的整合建构,凝聚观众的民族认同情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博物馆的诞生与民族一国家认同的建构联系紧密,是各民族国家维系其认同的重要文化设施。在历史发展中,博物馆持续地发挥着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作用,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而处在急剧变革时代的当代博物馆,仍需充分认识其实现文化认同的使命,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让收藏更有针对性,陈列更有层次性,教育内涵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是弘扬时代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新时代典型人物宣传报道的信息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媒体传播使得典型人物宣传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拓展了报道的深度,但也迫使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需要克服过去平面化、样板化、单一化的问题,追求人性化、多元化、丰富化,因此要更加注重挖掘内容、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时代医学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特点,探究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创新医学界典型人物的报道形式、内容和路径,不断扩大典型人物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助力医学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医学生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在党报刊发的各类新闻稿件中,典型人物报道往往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好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强化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党报的影响力,使读者读后产生共鸣。但如何才能让典型人物报道出彩,把典型人物写“活”、写得耐人寻味,这是摆在我们很多党报记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6.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畅 《东南传播》2018,(4):154-156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重要报道文体,在我国政治宣传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数量和影响力比上世纪明显减弱。除却自身局限外,媒介环境、受众需求的变化均对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出发,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及理论在实践中的表现,寻求新时期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典型人物报道是社会壬义新闻事业的一大特征,也是新闻宣传突出主旋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搞好以少而精各具特色的典型人物报道一写出人物新闻的时代精神,从而起到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人一鼓舞人的目的。几年来一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让典型人物与时代精神有机相结合,才能写出更生动、更感人、更有深度的典型报道来。-。精心提炼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对于一个先进人物来说一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是很多的,他能给我们提供的思想启迪也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方面的忧点和思想中.找出最本质的,最有时代意…  相似文献   

19.
董凤龙  陈辰 《新闻前哨》2022,(21):12-13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主旋律报道的重要内容。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全媒体报道手段,提升典型人物影响力,是各媒体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极目新闻“溶溶妈妈传声天使”系列报道为例,探析典型人物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高校弘扬正气、引领舆论、倡导校风的重要载体之一。校报典型人物报道的作用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在高校校园树先进、立典型,深入研究分析典型人物报道,有利于更好地从正面角度以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感染师生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