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汉语中都存在接应代词.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英汉语接应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它们的共性与差异,认为英汉语接应代词都具有接应代词的典型特征,但作为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英汉语接应代词在具体使用中又有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被动句中的接应代词是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接应代词合法出现在被动句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接应代词受到句首名词短语的约束,接应代词与表施事的名词短语要同时出现,接应代词后要出现一个补语成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接应代词在"被"字句中的句法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句法结构与使用限制的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被动句在使用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指导我们对第二语言的有效习得。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态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尤其是结构被动句;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较低,主要通过意义被动句来表达被动语态。造成这种语态使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语法、修辞、文体、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存在于语言系统内部。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动词的语义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造成两种语言被动语态使用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许阳 《语文知识》2012,(1):119-121
复指代词是指代词在句内复指有指称内容的名词短语,它是构建关系化的形式手段之一。汉语中复指代词主要出现在话题句和关系化小句中,这两种句式在句法操作上存在差异。复指代词在这两种句式中都是由移位操作来生成,是名词组移位后留下的显性语迹。复指代词在句中的隐现与词性有关,是为了保证句子合法而采取的自救手段。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建的容量为32.5万字的英、汉语通俗歌曲歌词平行生语料库,对比统计英汉两种语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发现歌词语篇中第一、二人称代词占绝对优势,指称主要依靠文外照应。  相似文献   

7.
认为个体量词是汉语所特有的,英语中piece类表量结构不同于汉语个体量词.本文主要从产生动机、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比,突出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空语类是乔姆斯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一定句法关系中具有语义内容却没有语音实体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的句法分析中,空语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列举了英语和汉语空语类的句法分布,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英、汉语之间的一些重要异同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中动结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它的特殊性使它从普通的句式中脱离出来,一直是国外生成语法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动结构又被称为中间结构,在英语中被称为middle construction或middles。许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结构。试比较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10.
在篇章回指中,英汉语篇在第三人称照应时有性别指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在口头上和书面上都有性的区别,而汉语在口头上甚至有时在书面上都没有性的差别,而且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也有性的区别;其二,英语语篇中人称照应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汉语,后者主要使用零照应和名词照应的手段,这可能是与英语重意合,而汉语重形合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反身代词"己"、"自"、"身"等在古汉语中皆有指代三身的转指用法,通过分析这几个反身代词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并考察此类现象在古文献中的分布后,认为反身代词转指三身的用法并非其向三身代词的转化演进,也非此类代词语法功能的转变,而是由于古汉语的特点及语境导致反身代词的这种转指用法的产生,其自身表己称之功能并无变化.  相似文献   

12.
指示代词的使用规则是较复杂、琐细的,以往的研究多是从词类、句法方面对维吾尔语指示代词进行考察,本文将就维吾尔语“u”、“bu”类指示词语在作为完整语篇的交际场景中的直接指示功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代词回指语先行项的可及性”、“代词回指语的功能”、“代词回指语的数量分布”等三个方面论述汉语和阿拉伯语篇章中代词回指语表现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种语言本质上存在的不同所决定的。在进行两种语言的篇章理解和互译时,只有充分考虑到二者在代词回指语使用上所呈现出的特性,才能对篇章语义正确地理解,进而得到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人称代词是代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中较为特殊的词类,其特点在于:人称代词没有实体意义,在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指称对象,它的具体指称总是寄寓在言语行为进行的具体语境中或连贯性话语之中,它在言语中的作用是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主要行使指示功能,而第三人称则主要行使内照应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可比语料库,对翻译汉语中的指示代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指示代词在翻译汉语中均体现出显化特征,文体因素对显化总趋势没有影响,但对显化程度有一定影响。对谓词性指示代词"这…"的个案研究表明,翻译汉语中"这…"显化比较明显;"这…"在非文学翻译汉语中呈现出明显的显化特征,但在文学翻译汉语中却没有明显的显化特征;"这…"在"一般"和"学术"类文体的翻译汉语中呈现出明显的显化,而在"新闻"和"小说"类文体的翻译汉语中没有呈现出差异。本文从翻译目的与策略以及英语源语透过效应两个角度讨论了显化的动因,也对"这…"在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中差异不明显做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范 畴──人称代词的复数概念,发现汉语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它。汉语人称 代词的复数形式大致经历了语音内部屈折──词汇手段──语法手段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仫佬语的人称代词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并把它们与英语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以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作为参考借鉴,希望能减低一些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8.
空语类理论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空语类理论对汉语中空语类的类型及其句法分布进行介绍和讨论,更好地解释了汉语的一些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人称泛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代对象并不稳定,容易引起人称的泛化,主要有单称泛化、对称泛化、任指泛化、虚指泛化四种类型。第二人称代词在句法上与祈使句关系密切,不同人称在构成祈使句的可能性上存在一个明显的层级系统;另外,人称与祈使对象的关系,也是祈使句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提到动词之前,这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疑问代词作宾语,都一定要提到谓语动词之前,也有一些不前置的"特例"。试图通过对这些"特例"进行分析,把握其中某些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