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就唐宋诗论中审美、诗教及诗论自身形式三方面作一比较,认为三者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而且对各自时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流光溢彩、耀眼夺目的瑰宝。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两者既有联系,互相影响,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因审美心理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方法各具特色。探讨其创作心理与审美知觉,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唐宋女性讽谕诗具有刚柔并济、真朴自然、忧郁凝重的审美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今昔对比,托物言志和以古讽今。抒情方式采用假设、反问等间接性语气,言说方式含糊不定、优柔寡断,呈现了抒情主体在封建社会既要表达自我又在压抑自我的矛盾处境。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诗论     
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孔子对<诗>这部诗歌总集的评价,分析了孔子对<诗>的思想内涵的领悟和审美尺度的把握以及对诗的伦理教化的作用的强调,并论述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相似文献   

5.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公案。自南宋以迄近代从未间断,其间尊唐者有,宗宋者有,但总体而言,"尊唐抑宋"观念在整个论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尤以明代为甚。实际上,用"尊唐抑宋"来界定明代的唐宋诗之争并不准确,因为,有明一代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无论强弱,但在明代诗坛上都不曾消失过。明初诗派虽大多宗唐,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容小觑。另外,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并非一直处于弱势、边缘,明代中期,由于前、后七子的不懈倡导,"世人但知宗唐",反对者较少。至后期,公安派不惜矫枉过正,对后七子的诗学理论进行批驳,与其同时复古派也开始对一己的诗学观念重新检讨与反思,认识到拟古的若干弊端,此后,为宋诗正名的声音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明人肯定宋诗的诗论多从"主真"、"重变"、"言理"等方面立论,从根本上体认到宋诗的特点和价值,驳斥了明代诗坛上"尊唐抑宋"之音,同时也对宋诗的研究和传播、以及清代宋诗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诗及诗论对宋诗乃至明清诗的影响极大,但历代褒贬不一,该文试对黄庭坚诗的内容和形式及其诗论作一分析,指出其形成缘由、特点及其影响,以重新认识其诗坛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意象,海之出现在唐宋诗词中是崇高的“海”、感伤的“海”、浪漫的“海”。唐宋诗人词人的审美方式是多以远近俯仰的游目视线来表现海,“观”其形质而“味”其气韵,由言之意.批文入情,最后“悟”,玩味既久,自然悟入;进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味,既得其神韵,又着无限边际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李德明 《现代语文》2006,(8):105-106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唐宋文人主要使用的抒情文体,全面反映了当时文人各方面的生活状态。如科举考试就和诗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科举考试入手,来分析诗谶和当时文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唐宋诗的比较自古未绝,最著名的莫过于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中“诗分唐宋”之论述。而论宋诗者多沿用严羽批评苏、黄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辩》)来诟病宋诗,实际上无论宗唐、宗宋亦或是“唐音”和“宋调”均无高下之分,只不过是体现了两种诗境上的不同美学风格,即唐诗美在情辞,宋诗美在俗事。本文意在通过唐宋山水田园诗产生的社会背景的比较来阐明此特点。  相似文献   

11.
历代诗评家谈论唐宋诗之不同的人不少,例如严羽、杨慎、锱绩、谢榛、翁方纲、王士祯等都曾涉及到这个领域,但总嫌过于笼统、简略。近人缪钺在《论宋诗》一文中论述较详,但没有系统地归纳、概括。我认为唐宋诗之不同特征可概括为三方面:一、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二、唐诗自然,宋诗深折;三、唐诗蕴藉,宋诗直露。唐宋诗之区别大致如此,至于说孰优孰劣,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是诗歌繁荣的时代,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其中一些饱含人生哲理的诗作,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现列举部分哲理名句,赏  相似文献   

13.
冯至作为一个从五四时期走向革命年代的中国现代诗人,被置于传统、现代与革命的三重空间中。冯至的诗学探索也呈现出三重面向:承袭古典诗歌理论,主张诗歌的抒情性;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理论,丰富新诗形式;回应时代诉求,强调诗歌创作的严谨与真实性。在这三重空间中,冯至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演变,诗歌自身也产生一种对“新形式与新格律呼唤”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灿若星河的古典诗歌中,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农民疾苦的悯农诗。这类诗歌,在经济异常发达的唐宋时期达到高峰,许多优秀诗人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在这类诗歌中,对比手法是其显著特色之一。对比手法更好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仅把不同人物、不同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而且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这个诗的国度里,歌咏春天的诗篇可谓多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春郊草木明,秀色如手揽","雾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陆游)……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旋律唱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如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春之声,令人陶醉、令人赞叹、也令人深思:为什么人们司空见惯的春天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就显得千姿百态,格外动人。  相似文献   

16.
李白巴蜀诗总43题52首,其可粗分为青少年蜀中生活诗、出川后写到巴蜀的诗、流放夜郎至三峡及遇赦回棹诗三阶段,题材上可粗分为政治抒情、抒怀访道、写景咏物、交游赠别、爱情五大类型。李白巴蜀诗内容、题材、风格、体裁皆有自身演变发展轨迹可寻,李白巴蜀诗变原因有三:崇仙尚道、兼具儒学信仰所致;个人不幸的经历遭遇使然;自身写诗能力提高的结果。李白巴蜀诗不仅对其自身思想、性格的形成,及其一生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对唐宋诗的演变发展多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唐宋诗中“海”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诗中意象十分巧妙而丰富,本文通过对唐宋诗中有关"海"的诗歌意象的梳理,从而体会在中国独特地域视野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视角下,那一时期世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态,以及唐宋诗中"海"的意象所表达出来的诗人思想情感意蕴,并在对"海"意象进行文化和审美的双重分析中,体会其局限性及所造成的时人的隔绝心理。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诗词中的设问辞格适应了诗词特有的格式要求,具有十分突出的审美价值,总体上以朴素美、声韵美为主。但两种文体中设问审美功能的表现形式又各具特色:诗歌中设问的审美价值主要通过丰富的语义逻辑关系及语气类型和大量的语用倒装式设问表现;词体中设问的审美价值主要通过发达的形式标记和组合设问的大量使用表现。同时,唐宋诗词中设问辞格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读经讲经的王棻,生活在近世中西两种社会和两种文化激烈碰撞之际,其诗作中流露出"西学东渐"这一时代特色原本自然,量虽不大,却是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归纳和分析大量唐宋诗歌的基础上,从山体、水体、动植物环境、视野与景观的角度,分析唐宋时期传统理想人居环境的特点,试图探寻传统理想人居环境,并以此对现代人居环境中的问题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