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年3月起,我国又多了一部法律——《反分裂国家法》。制定这部法律,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2.
反对、遏制分裂国家的不法行为,包括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国家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恰恰就是一部这样的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14日9时23分,随着2896名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按下表决器上的赞成键,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促进国家统一为主旨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以无人反对的表决结果,在万众瞩目中诞生。它表明我国的对台工作已被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表达了中华民族绝不允许任何人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坚强意志,使维护国家统一有了法律依据, 将成为中国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的依据和精神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一国两制”的涵义和基本内容以及《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目的、内容及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国两制”为“反分裂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反分裂法》以法律形式贯彻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分裂、促进统一为主旨,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心愿和坚强决心,是一部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此法从法律上贯彻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祖国和平统一指明了前景,也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部重要法律必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想] 1."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一框,着重阐明了法律对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义务的有关规定,明确指出,破坏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要负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考考自己     
一、单项选择题2005年3月14日9时23分,随着2896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按下表决器上的赞成键,以反对分裂、促进统一为主旨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诞生。据此材料回答1-3题1.《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____。①反对和遏制"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②是加强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③有利  相似文献   

8.
<正>[纠结:尴尬的一节课]法律基础知识学习课上,我播放了全国人大反分裂国家法的投票现场,并围绕"这部法律为何会获得高票通过"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生1:因为这部法律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而制定的,反映了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的愿望。生2:只有卖国贼才会赞成祖国分裂,谁都不想当卖国贼。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自然赞成反分裂国家法。  相似文献   

9.
法律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统治,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法律的"严"与"宽",即立法中什么行为应当纳入法律规范或者从严惩处,什么行为不宜纳入法律规范;司法中什么情节应当从重量刑,什么情节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关系法律的目的能否圆满实现.国家应当从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这个指导思想出发,斟酌立法的"严"与"宽";司法人员在依法司法中,在法律的自由裁量权部分,应当深刻理解立法宗旨,用"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司法情感来把握司法的"严"与"宽".如此,国家才能更稳定地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以极高票数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说明本法的制定充分反映、完全符合并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具有广泛、深厚的民意基础,世所瞩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  相似文献   

11.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慑于新中国的强大,基于台湾的战略地位,在两次"台海危机"及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政策.蒋介石出于民族大义及所谓维持法统地位的需要,给予坚决抵制与抗争,阻止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  相似文献   

12.
《反分裂国家法》--两岸和平与发展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前后,"台独"分子和外国反华势力制造了一些歪曲、诋毁该法的不实之词,诬蔑该法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导致两岸关系倒退等.事实上,<反分裂国家法>无论对于祖国大陆还是台湾都是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和战略意义的法律.它是维护两岸和平、亚太地区稳定的法律保障,是两岸关系发展、两岸共同繁荣的法律保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1982年宪法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是一部拨乱反正的宪法,也是一部浸染着宪政精神的社会主义宪法:它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事实上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纠正了"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受宪法和法律限制的人民民主专政;改变了党政不分的政权体制,加强了人民民主;建立了反对个人专制的硬性制度,维护了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它认真对待了公民权利,维护了人的尊严。1982年宪法的颁布与施行客观真实地宣示了社会主义宪政在中国的启航。  相似文献   

14.
西周"礼"、"刑"法制文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的礼是在维护男尊女卑、等级秩序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旨在确认、调整和维护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政权组织关系和伦理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周礼对西周社会起着法律调节作用,具有法的构成要素: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西周的礼、刑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礼是刑的渊源和基础,礼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西周礼刑法律原则的适用,旨在维护等级秩序、强调官僚贵族与平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决非两个国家,这是历史和法律所证明的事实。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的法律地位,驳斥“两国论”与“公投台湾前途论”这两种“台独”论调,并分析了《反分裂国家法》的特点及其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法。是指向“台独”分裂活动的法律武器。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体现。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初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讲述社会主义法律常识的课程.前言,由三目构成,分别讲了三个问题:一是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二是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三是青少年要学习法律常识,养成守法习惯.其中,前两目的内容,实际上是对课程标准构筑的"公民与法律"板块和"国家与法律"板块教学体系的概述.第三目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因为本目不仅讲述了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养成守法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介绍了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重要知识.学生理解和把握了这些内容,对于提高他们认真学法、严格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他们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多作贡献的意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05,(3)
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并已正式公布实施。这部法律的制定和通过,反映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坚定意志。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完全拥护并将坚定地贯彻和落实这部法律。《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时候出台也是非常及时的。长期以来,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和平统一,维护台海稳定,我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加快分裂步伐“,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升级,台湾当局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等方式,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习了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公民应尽的六项基本义务之一: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护祖国安全的义务.其内容共分三目,安排三课时.今天着重说的是第一课时,即第一目"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本目共有两个层次,第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内容,第二是维护民族团结,包括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青少年的行为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是一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国内产业发展,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反腐倡廉的一部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共分九章,八十八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三法"的出台与实施,是金融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它意味着我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的三部基本大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法律架构初步形成。本文通过解读"银行三法",系统分析了"银行三法"出台的实际意义,提出了银行业贯彻落实"银行三法"的具体作法,希望能够对现实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