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弧圈球打法从七十年代起至今一直盛行,广为世界乒坛所重视。该打法属进攻型打法,它包括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和以弧圈为主结合快攻两种,该打法积极主动、凶狠、杀伤力强。就我国目前的训练情况看,在启蒙阶段就着手这类打法训练,并早期进行专门培养。本就七至十岁儿童乒乓弧圈球打法的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早期的削球打法是以稳削为主,目前单纯的削球打法已罕见,如今已发展到攻削兼备打法。由于弧圈球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曾使削球打法一度面临挑战和困难,经过几代削球选手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创新了“倒板”削球打法,削转与不转球,配合反攻打法和强化发球抢攻,加大反攻力度的攻削打法,使削球打法在世界乒坛上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历届世界大赛中,我国削球选手都为国家争取了荣誉。如60年代的张燮林、林慧卿和郑敏之;70年代的梁戈亮和葛新爱;80年代的陈新华和童玲;90年代的了松、王辉和成红霞。 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足球进攻打法与防守打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足球比赛中非攻即守,非守即攻,其打法主要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种,全面总结了控制球打法,直接打法,反击打法和全入全守等进入打法以及集体防守打法,半场压迫式打法和压迫式防守等防守打法的主要特点,表现形式及主要的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就削球打法濒临消失的原因对我国部分乒乓球专家进行了访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削球打法濒临消失的原因是科研、器材、意识、技术、训练、政策、选材等方面,重振削球打法需要所有乒乓球爱好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3):76-80
王建军是目前中国队采用日式直板打法的代表人物,他具有超强的进攻能力。作为直板打法,进攻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日式直板打法更突出了力量和速度的结合。王建军的特点是:速度快、步法灵活,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创新技术──直拍反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拍反打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快攻打法带来了生气。直拍反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直拍快攻打法的优势,使直拍快打法更加灵活多变,加强了直拍选手回接弧圈球后被动变主动的能力,可提高直拍快打法中前三板的威力,这种打法运用也较容易。但这种打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乒乓球削球打法进行了回顾,分析和阐述了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削球打法成功的原因,提出加强我国削球打法的后备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雁雁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1):22-23,41
大球,11分赛制,以及无遮挡发球等新规则的实施,为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世界性影响。对中国乒乓球界来说,重要的是认清规则变革的宗旨及趋势,调整思路,研究新的对策。其中涉及技、战术方面的问题,包括积极倡导横拍弧圈球打法,直拍打法必须创新,积极支持削球打法,技战术创新应该注重实效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足球队饱经了一系列惨痛的失败后,中国足协终于深刻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提高国家队的足球水平特别是比赛能力,必须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整体压迫式打法。但对国家队目前是否适合采用整体压迫式打法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作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研究探讨。一、整体压迫式打法的战术指导思想整体压迫式打法不仅是一种打法,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先进的战术指导思想;把攻守的重心推至中前场,争取在第一时间、空间发动进攻和防守,攻守高度一体化,形成以多打少和以多防少的局部优势并转化为全局性优势。这是一种逼迫趋势,防守不论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长胶打法的现状与培养长胶打法的重要性,结合我校高水平乒乓队实例,论述了直拍长胶打法运动员发球与接发球竞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技战术及途径,这将有利于促进长胶打法和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华 《乒乓世界》2006,(4):92-95
乒乓球比赛是复杂的,这种复杂对运动员的适应和反适应能力,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比赛中任何的不适应都会导致比赛的失利,17届亚洲锦标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然而,要练就超强的适应能力,与各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多比赛、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队打法单一,只靠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去适应各种打法是不现实的,因为平时的比赛不一定能遇到各种打法的对手,达到练兵的目的,一旦在重大比赛中遇到运动员不熟悉的打法,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常常因为心理不过关而输掉比赛。因此,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队内培养和扶持各种打法,  相似文献   

12.
直拍的复苏     
2001大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最强音奏响在男子单打决赛中,马林继九运会夺冠后,再一次在重大赛事登顶,刘国梁之后,直拍打法又崛起了—位可圈可点的代表人物。至此,马林在世界杯、九运会、巡回赛总决赛三项赛事中夺魁,虽然有别于传统的世乒赛和奥运会,但含金量丝毫不逊,世界杯大球首次登台,九运会云集不同打法,巡回赛总决赛采用11分制,在规则更改的考验下,直拍反胶打法的马林闯过道道难关,替直拍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3.
布秉全 《精武》2005,(12):6-7
布式鸳鸯脚组合打法,是手法和腿法的连击混合运用。套路中,每段都有发一招连发数招的组合打法,因此手法变化和腿法连击形成了布式鸳鸯脚组合打法的特色。形意、戳脚两种拳法兼而有之,拳称形意,脚起鸳鸯,互相丰富,具有一定的健身、技击价值。  相似文献   

14.
1.乒、羽、网、排技术和打法演进过程中的几个规律性现象(1)技术和打法的发展交互作用区分打法的主要标志是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特点。从项目演进的逻辑顺序考察,运动技术的发展先于打法的形成,新技术带动新战术与新打法的出现—只有产生一项或几项主要的新技术才可能出现新的打法。而打法的成熟又要求运动技术的进一步完善。(2)技术和打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合的连续过程乒、羽、网、排技术和打法的演进过程大致都可分为四至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各自的代表性打法。其中,一些打法由于不充分拥有制胜因素或不…  相似文献   

15.
“逼迫式”打法,首先是一种积极的、争取主动的比赛打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并在90年代中期成形的一种比以往“全攻全守”打法更加队形紧密和快节奏的先进战术打法。逼迫式打法的进攻,是在执行“制造宽度和加大纵深”进攻原则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体现“突破渗透和敢于向前”的思想,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以简练、直接的方式把球打向对方身后和门前,给对方防守施加压力,更加体现进攻的大胆和果断。当然,逼迫式打法更突出的特点是在防守上,防守时,一般是整体阵型不向后退或回收,而是在丢球地点就地展开积极的反抢,是在防守“协防密集和人数占优”的原则下,前后队员之间更加紧密的压缩,在有球的一侧更多地采取挟抢和围抢,全队阵型呈前压的态势,球到哪里,哪里就必须形成防守的人数优势,形成挟抢和围抢之势,目的是使对方不适应本方的节奏,处于紧张和被动,直至造成对方失误,转守为攻。逼迫式打法并没有突破和超越“全攻全守”的思想,也没有违背进攻与防守的一般原则,只是比通常的比赛更加强调进攻的向前性和防守的向前逼压,具体体现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乒乓世界》2005,(12):92-92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板选手单纯依靠推挡直接得分的机会越来越小,推挡技术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直板打法的一根软肋。横打技术的出现为直板打法开辟了新的出路,借助横打在抢攻和相持中占据主动成为直板打法新的指导思想。横打技术弥补了反手推挡的缺陷,提高了回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依靠手腕的灵活运用,更加灵巧地制造多变的弧线,特别是反手位台内球侧拧可以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抓好、抓准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的确定和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一、确定技术打法的条件和依据 1.根据世界和我国乒乓球技术发展情况确定运动员的打法。世界乒坛各国选手的打法总是通过相互比较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如五十年代,日本运动员创造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战胜欧洲削球打法选手,把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8.
探讨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来由于受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提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技术——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结构等的分析,证明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乒坛分为4个基本类型和16种打法.削球类打法是欧洲传统打法之一,丁松的横拍两面不同性能攻守混合打法就是在继承欧洲削球打法的基础上,通过“移植”和“嫁接”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新、稳、低、攻”的风格.丁松的成功,至少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种打法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