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章参照《大正藏》中的唐菩提流志汉文本,首次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инв.No525号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九十五进行了录文、翻译和校注。同时指出本卷的翻译存在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并初步探讨了"偈"这一文体。  相似文献   

2.
依据图录,通过对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波若波罗蜜多经》翻译,对该文献进行了缀合和断代.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西夏文《金刚经》的完整修持仪轨,并与俄藏汉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汉文本与夏译本的区别,在其中新发现了一个西夏文字“(弢)”,这为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俄藏黑水城文献》所收录的西夏文TKl89V号残片实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又简称《仁王经》),本文首次对残存经文进行录文整理和汉译,并曼过与《大正藏》所收唐不空汉文译本的对照,指出西夏文本乃根据不空本所译。整件文书为西夏佛教史补充了一份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本《大方等大集经》有两个编号:инв.№5054和5563,文章首次刊布了这两个编号的录文,并参照北凉昙无谶汉译本对西夏本进行了翻译和校注,目的是为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言研究提供一份基础资料。西夏本只翻译了汉译本中的"偈",而将散文部分全部略去,这在佛经翻译中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无常经》全称《佛说无常经》,亦名《三启经》,在黑水城和敦煌藏经洞中都有保存,英藏黑水城文献中有西夏文残叶,俄藏黑水城文献和敦煌文献存有汉文本。英藏、俄藏黑水城和敦煌藏经洞文献的刊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此经典的版本和流传提供了依据。对英国国家图书馆藏Or.12380-3700aRV (K.K.II.0258.m)、Or.12380-3700b(K.K.II.0258.m)和Or.12380-3700bRV(K.K.II.0258.m)西夏文《无常经》残叶进行释读、版式考定和内容重新缀合,比较黑水城和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汉文本的差异,并考察了此经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藏西夏文542号残片内容实际出自《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该残片可与英藏3919号残片中的第218枚、第117枚、第36枚残片进行缀合拼接,与此前已知的俄、英藏西夏文《贞观政要》内容无重合,版式形制相同,应属同一版本。西夏文《经史杂抄》实际是敦煌蒙书《新集文词九经抄》的编译本,英国藏有夏译《新集文词九经抄》的两种版本。英藏西夏文2636号残片与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内容相同但版式形制不同,两者为不同版本的两份文献。英藏西夏文3494号残片,考其条目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与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在语言风格、翻译特点、思想主题、版式形制上相似,可能是俄藏西夏文《新集文词九经抄》尾佚的某一页。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次刊布了《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的西夏文录文,并参照敦煌汉文本对这部经书进行翻译和校注,可以为西夏佛教史和西夏语言研究提供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圣曜母陀罗尼经》是印度大乘密教经典,现存唐法成和宋法天两种汉文异译本,法天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录。随着英藏、中国藏黑水城文献的刊布,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传播情况提供了资料。黑水城等地出土文献中保存了多件西夏文《圣曜母陀罗尼经》。本文对英藏和中国藏西夏文《圣曜母陀罗尼经》进行了梳理、译释和考证,判定西夏文《圣曜母陀罗尼经》遗存情况;再结合法成本和法天本,探讨了西夏文本所依据的底本以及流行传播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英两国的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藏卷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已出版的图版、著录,对英藏本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初次系统进行了考证性专题叙录。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及甘肃、内蒙等地同经藏本则作了补叙和订误。通过海内外各地藏本的叙考,探究了各版本的关系,以期最终足本复原该经。  相似文献   

10.
刘勰吸收先秦道家美学"道"论所提出的"道"为原初构成域的思想,指出,"文"是与与天地同构并生的.换句话说,"文"是构成的,其发生构成是自然而然的,基于"天道"自然之道".这类自然而然、发生构成的"文",即他所谓的"天文"地文"人文"万物之文",也即"道之文",作为"道"之构成的"文",是变化无穷的,此即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三"隐逃人门"进行了全部录文及考释,同时与《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关于隐逃人的条法进行了对比,理清了西夏法律传承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史料。  相似文献   

12.
“论”体文是《文选》所选文章中一类重要文体。这类文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核心;从艺术形式上来看,“论”体文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长于说理,并能运用多变的句式和华美的词藻表现政治生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论”体文是《文选》所选文章中一类重要文体。这类文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核心;从艺术形式上来看,“论”体文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长于说理,并能运用多变的旬式和华美的词藻表现政治生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蝴蝶梦》主人公“我”与吕蓓卡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体现在叙事手法上:一是二者构成并置关系,形成鲜明对比;二是二者与《简·爱》中的两个女性分别形成互文关系:“我”与简·爱形成互文关系,吕蓓卡与疯女人伯莎形成互文关系。“我”和吕蓓卡构成并置关系,使二者迥然不同的性格跃然纸上,而“我”、吕蓓卡与《简·爱》中人物的互文关系,则使读者更能深刻理解不同的叙述者角度对人物形象会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理解叙述角度对“我”与吕蓓卡性格塑造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红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02-106
《长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以"如是我闻"领起全篇,构建一个完整的叙述授者与受者的关系,在佛经叙述中形成了一个自足的叙述语境,其中的"我"在佛经初级阶段表达中是阿难。在叙述中,阿难或以人物叙述者方式讲述佛陀传法的过程,或以外在式叙述者身份采用内在式视角与全知视角,使叙事趋于复杂。这种第一人称口吻叙述突出了叙事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在后来佛经编写过程中遂成为固定语式。  相似文献   

16.
孙伯君 《家教指南》2022,(4):95-106
日本天理图书馆藏西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后附八思巴所撰颂赞《出有坏无量寿智莲华鬘赞叹》,于“癸巳年(1293)神足月十五日”译自藏文本,是目前发现的翻译年代最晚的西夏文刻本,八思巴所撰“赞叹”是目前仅见的有明确翻译时间的帝师八思巴作品的西夏文译本。该本在甘州(今张掖)禅定寺译成,可能曾短暂汇集于大都弘法寺,最后于大德十一年(1307)被管主八刊入《河西藏》。它的发现,为进一步明确党项遗民于蒙元时期在西夏故地继续从事藏文佛典的翻译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经"作为时间副词,辞书多训为"曾经"义,但是早在西晋"经"就已有表示"已经"义的用例,至隋唐之际用例增多."已经"成词是"已"、"经"同义复合的结果,至迟在晚唐五代"已经"就已完全成词.  相似文献   

18.
汉文《金光明经》中存在着大量的佛教偈语。通过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十卷二十六品《舍身品》中偈语的翻译与汉语底本偈语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译者僧古萨里所运用的独具特色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现今的翻译活动也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警幻仙姑形象的"外在美"受到古代美女、女神形象书写的影响。其故事情节与古代神女赋中的"荐枕"、西王母会君及洞窟小说神人相会的故事情节具有"互文"关系;而其"以欲止欲"的教育程式书写可能受到汉大赋"劝百讽一"的创作程式以及锁骨菩萨故事的多方面影响。在角色扮演上,西王母和观音在某些具体情节的角色扮演中可能启发了警幻仙姑形象的塑造,但九天玄女与警幻仙姑形象关系最为密切与直接。对警幻仙姑与特定时期的九天玄女形象"互文"关系的揭示,为思考《红楼梦》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晚明风格"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对文、互文等特定辞例,在古书词义求证中有特定作用。立足相关辞例,可以补正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注释中因不明对文、互文而导致的误注、失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