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在元曲使用的宋玉典故的语义语用分析中,可以获知:一、几乎将元以前宋玉典故表述艳情的义项全部继承下来并广泛使用;二、新生的宋玉典故是因表述情事或艳情的需要创作的;三、原有的宋玉典故出现了引申义项的增生,而新的引申义项均与表述情事或艳情有关;四、对元代以前已有的与男女情事无关的宋玉典故赋予了表述情事或艳情的色彩;五、绝大多数宋玉典故是使用于表述男女情事甚或艳情的剧曲或散曲之中。这些现象说明了元曲使用宋玉典故的目的在于表述情事或艳情的需求。这种文学行为给民间的宋玉接受带来了历史的误会,即误导性地将宋玉定格成"风流多情"的言情符号。  相似文献   

2.
在《全元散曲》中,有关妓女的散曲约350首(套)。本文就散曲所写妓女的容貌、技艺、爱情、遭际和文人的关系以及妓女所创作的散曲展开论述,并试图找到这类散曲创作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玫 《现代语文》2006,(10):6-7,19
词与曲在诗史上前后相邻,二者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着诸多相似点,存在着紧密的承继关系。研究者历来大多只重视元代散曲对宋词,特别是对宋代俚词的接受,但忽视了花间词中的俚俗成份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而更好地梳理出散曲对包括花间词在内的前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曲的美学风格乃至文学史内部的传承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元代散曲对花间诃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的接受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元代散曲中的曹操被定位为"奸雄"形象,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与尊刘贬曹倾向都有一定影响。其体现出的虚无史观则是元人特殊文化思潮的产物,折射出元人所特有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6.
元代散曲创作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歌伎的演唱传播。演唱传播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散曲演唱传播的社会功能。散曲演唱传播对元代散曲作法、风格、散曲理论、曲集编撰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宋文献资料保存有一些关涉宋玉的文化名流的文学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反映了北宋文化名流阶层的宋玉接受倾向,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北宋文化名流阶层的宋玉接受承继了表现为两极走势的唐代文学思潮中宋玉批评的思想倾向,但与唐代不同的是对宋玉及其作品的肯定意识在北宋不仅是主流意识,而且表现出更强的强势。  相似文献   

8.
冯子振是元代湖南本土作家中唯一一位从事散曲创作的诗人。其代表作[鹦鹉曲]是元人散曲创作的一朵奇葩,内容以抒写隐士情怀为主,风格豪放,间杂婉丽。卢挚和马致远两位外地作家也创作了一些反映湖湘生活的散曲佳作。  相似文献   

9.
元代山水散曲中有较多的色彩意象,它们的组合并不是无章可循,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这些组合以情意为主,兼顾层次,重视设色的和谐,常常使用对比、叠加、衬托等方法,在表情达意的同时亦增强了曲子的画面美感及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道家道教尤其是全真教从两个方面具体影响了元代文人散曲:一是影响元散曲内容;二是影响元散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元散曲中的云意象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其中"闲枕白云卧"意象表现了一种彻底的隐逸情怀;"懒云窝"意象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精神庇护所;"风云"意象被消解了作为君臣相得象征的积极精神,具有了虚无的悲观消极色彩;而"云雨"意象对"云雨"固定具有男女交媾之意起了推动作用。元散曲中云意象的这些新特点,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他们看似识破天机,通过"避世"来获取精神的安宁,却又潜藏不平,借"玩世"精神故意用一种直白浅露甚至庸俗来消解传统,从而在散曲中通过云意象的创造实现了对自己心灵的一丝安慰。  相似文献   

12.
考辨现存元代南曲散套和南北合套之真伪,将直接影响我们对于散曲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认识,意义重大.通过对<全元散曲>所辑元代南套和南北合套中南曲曲牌的曲律学考察,并与"戏文三种"和<九宫正始>所存的元代南曲相比较,根据曲牌在历史演变中同阶段相应的原则,获得了新的见解:在现存于<全元散曲>的17套南套和南北合套中,有6套元曲,另11套为明曲.  相似文献   

13.
元散曲与全真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元代重要文学体裁之一的元散曲和当时影响巨大的全真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作为本土宗教,全真教对于当时的文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时的遗老遗少纷纷加入到全真教中去;全真教的禁欲思想和追求超越的精神和当时文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同时全真教俗词对散曲的产生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元代道教盛行,对当时的文人创作影响甚大,在元曲特别是散曲作品之中,体现出极为浓厚的虚幻意识。表现在对历史兴亡更替的透视与淡漠,对功名富贵的消解与否定,对避世隐居、学道求仙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纵情声色、及时行乐的认可与肯定等几个方面,反映出了元代的社会环境、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所收的又音字2821个,占总字量的12%.本文通过对<玉篇>又音字的全面考查,对又音字的确定、又音字的产生、又音字的特点作了初步探讨,并且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玉篇>又音字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一直处于非主流的补充地位.而散曲中的歌妓作家作品,就更为正统文坛所不齿.在女性主义思潮日益活跃的今天,为了对古代的女性世界有曼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本文拟对元明两代的歌妓作品进行简单梳理和比较分析,以唤起人们对这长久被忽略的群体的更多关注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苑英华>大量选入李白诗,却遗漏了许多名篇,体现出偏重闲适题材、缘情适意思想、平淡清远诗风、五古体裁等迥异于唐五代选本的独特视角.作为大型官修总集,它集中体现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李白诗的接受状况;也促成了批评李白诗多言"妇人与酒"的思潮及李白诗风"清逸"论在宋代的流行,并深刻影响了其体裁、篇目的经典化进程,成为李白诗在宋代接受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8.
余玠出师兴元府之役是南宋抗蒙四川战场难得的亮点之一,却因史料匮乏,致使后人多不能详其本末.此役代表了南宋四川军民抗蒙反击战的最高水平,也成为后人研究余玠事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余玠出师兴元府,既是挽救四川安危的历史抉择,亦是实现其平生抱负的必由之路.为此,余玠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取得了一定绩效,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