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字不仅具备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用法。"合"的语法化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不及物动词转变为及物动词,再由及物动词向副词和形容词演变,介词的用法当衍生于副词性的"合",连词的"合"当是由介词性质的"合"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2.
《老残游记》中"为"字用法共259例,其中动词72例,占27.8%;介词41例,占15.8%;副词5例,占1.9%;助词34例,占13.1%;连词5例,占1.9%,做语素构成连词"因为"有27例,占10.4%;凝固结构共75例,占29%。可见,作动词和构成凝固结构是其主要用法,此外还有相当比例的介词和助词用法。比较分析可以勾勒"为"字用法的历时变化情况,反映语言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汉语史上,"宁(nìng)"有过动词、副词、连词等用法,现代汉语中更多的是作为构词语素而组成连词,如"宁可、宁肯、宁愿"。"宁(nìng)"的语法化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构词语素"的演变历程。"宁(nìng)"无论出现在是单句还是复句,语句的核心意义都是要表达某种主观的愿望。"宁(nìng)"在语法化过程中一直没有脱离"愿词"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谢德三《墨子虚词用法诠释》认为"而"作指示代词犹"此"、作系词犹"乃"、作准系词犹"如"、作副词犹"乃、才",并根据译义把"而"归为介词和连词。这些"而"的语法功能都是连接前后两个谓词性结构,是连词。《墨子虚词用法诠释》忽略了"而"的语法功能,用强赋实义、翻译的方法,对"而"做出的词性归类是值得商榷的。《墨子》中的"然而"大部分都不是凝固结构,"而后""而况""而已""而已矣"都是词与词的组合,《墨子虚词用法诠释》把它们都归为熟语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语言中,语素"神"的结合能力增强,产生了三种新用法:1.作形容词性成分,与名词性成分搭配,构成"神器""神曲""神回复"等新词;二是作副词性成分,修饰形容词性成分,构成"神萌""神囧""神烦"等新词;三是作名词性成分,构成"囧神""萌神""男神"等新词。  相似文献   

6.
中古汉语选择连词“为”的来源及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古汉语选择问句中连词为的来源及演变过程进行讨论,在承认选择连词为的源头是系词的前提下,认为为由系词发展到选择连词,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具体体现为:当系词为不再联系两个名词项以表明二者之间的同一或类属关系,而是出现在动词性成分之前时,为表联系的功能就会弱化,只表示对动作或行为事件的认定、确认或推断,从而由系词虚化为表认定或推断的语气副词。而出现在中古各类疑问句中表探究、测度、反诘等语气的副词为又是从其表认定或推断的语气副词进一步引申发展出来的。在选择问句的语境中,为原有的探究义会受到抑制,乃至完全被语境所消弭,进而只起到关联选择项的作用,才最终真正演变为选择连词。  相似文献   

7.
对《世说新语》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和词性的构成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可以发现,“世说”时期,偏正式复音词在语义和词性构成上,较先秦时期有明显的发展。从语义构成上看,表身份、职业大类名词的正语素有所增换;正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偏语素表示情态、状貌的偏正复音词大量出现;数量词的用法在继承先秦用法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变化。从词性构成看,像先秦一样,构成名词的仍然占绝对优势,但构成动词的比先秦有所增加,并且出现了构成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的偏正复音词,各类形式词的构成情况较上古更为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8.
蒋协众  杨利丹 《现代语文》2007,(12):102-103
一、"走X"用法的扩展情况 "走红"和"走俏"两词是由动词性语素"走"分别与形容词性语素"红"和"俏"构成的述补式复合词.起初,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走X"仅限于"走红"和"走俏"两个,近年来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有同源关系.“维/惟/唯”的用法,一部分是作强调主语和宾语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由这种代词演变而成的系词、副词和连词,表示“乃是”之义.“伊”“繄”也作代词、系词、副词.“维”“伊”又具有连词的用法.“维”、“伊”、“繄”的古音也有很近的关系,并且都与“是”、“寔”、“实”有语法功用上的相类.它们应该有语源上的关系,其演变是上古汉语方言分化的结果.虚词位置、功能的变化引起词性变化,指示代词发展出系词、副词和连词的作用,同时也相应派生出新词,新旧同源虚词在积淀历史词汇的历史文献中,其发展源流有脉络可寻.在考察了上述虚词演变的时代层次后,将词序变化、功能演变与新词性产生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虚词演变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及新的语言体系中斯旧句式叠构出重复性表义句式的原理.在同样的位置情况下,判定其词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指向是其前还是其后.  相似文献   

10.
会话结构与连词的浮现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梅 《中国语文》2012,(6):500-508,575
在会话中,相邻话对不仅可以构成"话题—说明"关系,还可以呈现出多种复句关系。由于会话合作原则的作用,相对于前项连词(如"因为、不但"等)而言,话轮起始位置更偏爱于后项连词(如"所以、但是"等),呈现出行域、知域、言域、话语标记虚实各类用法。相对于行域和知域而言,言域用法对会话结构的依赖更强,是会话中的浮现义。当话轮起始位置有不止一个连词同现的时候,用作话语标记的连词出现在言域用法连词之前。影响连词意义和功能的因素除了该连词在话轮中的位置之外,前后话轮之间的话题延续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潘志刚 《家教指南》2011,(1):112-116
"忽"及以它为语素构成的一些复合词,在敦煌变文中有时用作假设连词。"忽"作假设连词在中古已产生,是副词用法的进一步语法化。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认为"忽"作假设连词是"或"的同音假借字,情况并非如此。"忽若"、"忽如"、"忽其"用作假设连词是通过同义复合而形成的复合词。"忽然"、"忽尔"、"忽而"是"忽"加词缀构成的复合词,它们由于受到"忽"、"忽若"、"忽如"、"忽其"作假设连词的类推作用而产生出相同的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12.
"管"字各语义、词性之间存在引申发展关系,其语法化用法源于动词,句法条件是"管+NP1+V2+NP2",语义上经历了"表掌管→引进对象→处置""表掌管→引进对象→方向"的过程。"管"字自身动词性很强,也有虚化用法,经过词汇化过程构成"副词语素+管(动语素)"形式。"只管"作副词,"尽管"作副词、连词,"不管"作连词,"别管"作连词。  相似文献   

13.
"到家"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存在的一种具有多重身份的语法单位。在语言历时演变的过程中,"到家"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逐渐由一个动宾词组演变为一个形容词,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虚化为一个程度副词。本文将探讨"到家"在历时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及共时平面上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太谷方言属晋语并州片,在太谷方言中,“疙瘩”可以单独作名词或与其他语素共同构成名词,可以单独作形容词或与其他语素共同构成形容词,还可以作量词。本文分析了太谷方言中“疙瘩”的这些用法。  相似文献   

15.
“怪诞”与“荒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怪诞”一词在西方有两种用法 ,一指本义“洞窟” ,二代一种审美形态。“荒诞”一词在西方有三种用法 ,一指本义“不和谐”、“与理性相背” ,二代一种戏剧流派 ,三代一种风格载体形象 ,即风格形象。“怪诞”指代审美形态和“荒诞”指代风格形象时两词容易混淆 ,原因第一是它们都有滑稽形式 ,第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重合为同一对象。两词容易混淆还与它们中文译名中有同一语素“诞”相关。  相似文献   

16.
系词“是”字逐渐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者拟对《洛阳伽蓝记》一书中的“是”字进行初步分析,认为“是”字在这一时期仍具有系词、指示代词两种用法,并产生了多种活用法。而用作形容词的“是“字则较少见。  相似文献   

17.
指示代词“是”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具有回指话题成分、回指述题成分和回指整个命题三种回指功能,并且当它回指的是话题成分时还具有提示话题的功能.指示代词“是”是一个高可及度标记,且具有单向回指性,它在《论语》中的出现受时间和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代词"人家"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人家”是由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偏正式短语,经历了“短语——名词——代词”的语法化过程。“人家”在唐代演变为名词;元代始见确凿的旁指代词用法,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第三人称用法,并由三称而转指一称。在演变过程中,“转喻”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是“视角”和“会话原则”。“视角”决定了“人家”所指对象的转换,会话原则解释了“人家”指说话人自己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形容词修饰名词时所处位置(前置和后置)的某些具体要求和规定;动、静态形容词的不同用法,形容词与系动词所构成的系表结构;形容词和不定式、形容词和介词的搭配和功能,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某些异同点;形容词分别与连词、副词、感叹词、疑问词、定冠词等搭配的形式和特点;形容词与形容词本身之间的搭配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少"是一个古已有之且今天仍然常用的词,它具有名词、代词、副词等词性,呈现出多元化的语法特点.它在意义及用法上的繁杂和差异,实际上是其历史演变的积淀."多""少"本是两个表义相反的形容词,后来二者连用组成"多少"这一联合词组,在不断的连用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日益密切,逐渐从词降为语素,共同构成一个数量名词,此后又进一步虚化,演化出各种新的用法,随着词性的不断虚化,意义也逐渐抽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多少"的众多用法,并分三个阶段对其演变过程进行阐述,试图理清其历史嬗变的轨迹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