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澈 《华夏星火》2003,(12):30-31
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东、中部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源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帮助西部地区农村青年提高科技素质,提升西部农村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团中央、科技部、民进中央于2002年6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了启动会议,共同组织实施了“青年星火西进计划”。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思路。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突出抓好以下6个重点: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由于过去大量开垦草原、过度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西部地区是以农村人口为主,而农民生活还比较贫困;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又相当脆弱。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科教先行都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和富裕农民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选择发展经济和产业布局的突破口就不可能是那种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建设项目,更不能走争上大项目、搞重复建设,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东部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业及农村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已经迈出了农业经济制度创新最成功的一步,然而西部农业及农村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又是不争之实。以下试从组织创新角度对西部农业产业化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农村是中国西部最广袤的地区。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西部农村发展单靠农业自身积累难以完成。因此,西部的开发对西部农村发展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求建立一种开发机制以带动贫穷落后而又闭塞的西部农村跟上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潮流。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生态建设得到显著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十一五”期间,如何在西部地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进行西部地区脆弱环境生态的恢复和保护,如何加快发展科教和社会事业,如何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关注西部,就是关注我们共同的未…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WTO“绿箱”政策的内涵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特点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环境的影响。指出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阐明我国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政策应作相应的改变,强调信息扶贫计划,探讨信息扶贫措施,为我国今后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9,16(3):9-12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及青海省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黄静 《资源科学》1992,14(1):53-56
本文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1个省(区),总人口为31267万(1988年),农村人口占70%。西部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并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巨大障碍,要开发西部,解决该地区的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及空间外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数据,采用截面加权法和似不相关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受空间外溢影响而削弱,同时创新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能有效调节区域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2)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中、西部地区偏小,但外溢效应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趋势,东部更具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的条件;另外,东、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反映了农村人力资本呈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以及东、中部地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该结论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多是农业省份,许多地区干旱少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摆脱传统落后农艺对生产力的束缚,实现西部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稳定高产,使西部地区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并全面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根据西部地区的资源、经济特点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建议开展西部地区用于农业现代化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工作,采用先进、高效、清洁的新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  相似文献   

12.
众多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是制约城乡经济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一元结构最主要的深层约束。采取多元化转吸纳策略,加快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水平,提高农外转移的稳定程度和集聚程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经济发育的主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农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加强农村料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事业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如体系不健全、科普工作不规范等。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需采取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9-2009年期间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的时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绩效。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9-2009年共3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9%,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增长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西部农业的可持续性能力增强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向平 《现代情报》2002,22(10):32-33
西部大开发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依靠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讨论了西部地区实现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开发的新亮点 开发西部特色农业的内容、项目和产业种类繁多,应优先发展什么呢?综合许多专家、学者意见和已形成的生产规模化实践经验,在西部地区发展棉、糖、果、瓜、菜、蚕、药等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生产,品质好,产量高,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以逐步建立起名优新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而,加快发展、积极创建和开发以下"十一个生产基地",是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差,贫困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差,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但是,近年来农业发展较快,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定了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的若干构成指标和相应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2000、2005、2009年数据测算出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度特征、速度特征和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试论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  彭怡 《软科学》2003,17(6):73-76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化对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要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尽快转移目前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最后,文章对近期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贫困发生率、贫困差距指数和总体贫困指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利用2000—2012年西部6省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研究发现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能够对贫困减缓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同时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也有利于贫困减缓,而收入分配和农业比重不利于贫困减缓,经济增长和公共支出对贫困减缓的作用不显著。根据实证分析,提出可把科技作为西部地区农村减贫的重要基础和长效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把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作为农村减贫的战略手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西部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如何开拓西部地区农村市场,挖掘消费的潜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成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