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成熟作家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丰富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而且还应具有稳定而独特的特色。这些特点特色在作品中表现得愈鲜明突出,其艺术风格也就愈臻成熟和健全。周立波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其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周立波在益阳农村深入生活达十年之久,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取得了不可低估的现实主义成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充满着诗意美;周立波故乡生活继承了乡土小说传统,开创了新风格、新主题、新传统。  相似文献   

3.
研究周立波故乡生活小说创作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其不同于现代文学时期乡土文学的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所承载的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应该引发对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审视.对今天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思考.探讨周立波的理想主义与新文学精神及其"茶子花派"文学传统的赓续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变化,农村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就是反映这一土地改革的一本历史画册。 一九四六年十月,周立波作为一名土改工作队队员来到松江省尚志县元宝区参加土地改革。同东北广大农村一样,这里的人民遭受了日寇、伪满十四年的残酷压迫和封建地主的长  相似文献   

5.
在《汉书·律历志》中,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次度》。原文如下: 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牵牛初,冬至。(于夏为十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正月。)终于婺女七度。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中危初,大寒。(于夏为十二月,商为正月,周为二月。) 终于危十五度。 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营室十四度,惊蛰。(今日雨水,于夏为正月,商为二月,周为三月。)终于奎四度。 降娄,初奎五度,雨水。(今日惊蛰。)中娄四度,春分。(于夏为二月,商为三月,周为四月。)终于胃六度。 大梁,初胃七度,谷雨。(今日清明。)中昴八度,清明。(今曰谷雨,于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终于毕十一度。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道",佛教的"真如"都是本体。本体具有化万生物的德性,这就是变化能力。万物由道或真如所化生,子禀母性,故人、神、物得道明心后亦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 1 周立波、赵树理都是现代的优秀小说家。他们共同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方针,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工农兵的火热斗争,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忧乐,细心体察农民的心理、感情,从而描绘出土热人亲的农村生活画幅,塑造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新人和其他阶级的人物形象,歌颂党领导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塑造了周立波的个性心理,其主要作品,凡题材与他的文化心理结构契合的,都成功了,反之则否。  相似文献   

9.
周立波的小说创作与益阳山水、民俗等具有血肉相联的关系,对益阳的自然地理状貌,传统风俗民情,以及益阳本土方言都作了生动全面的反映,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众所周知,周立波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他以独树一帜的小说创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周立波的成名是较迟的。但早在三十年代,他就主要以散文、文艺论文等文学形式问世文坛。他当时翻译的捷克作家基希的写中国现实生活的长篇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对报告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他逝世前夕,周立波同志从未间断过散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周立波作为湖南现代乡土小说和当代乡土小说的承上启下者,贡献是巨大的,以他为中心,湖南形成了“茶子花”派,他的乡土小说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追求一种清新俊美的艺术审美风格,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赢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周立波作品中的“当……时候”“被……所……”“使……”都不是欧化语法,而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同义复音词“沉默、控制、嘶叫、激烈”与复合词“发表、拥护、咒骂、集体”不是周立波时代由于翻译而创造的新词,而是汉语固有的词语,有的有悠久的历史,有的还很常见。  相似文献   

13.
民族风格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意义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色,是作家所隶属的民族生活和民族性格打在文学作品上的印记。周立波小说民族风格具体表现在他的人物塑造、景物描写、民风习俗和方言俗语的大量采用上。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发的是有关“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前提。希望从源头处考察 ,作为人类精神行为之一的文学艺术活动与人类所置身其中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及自然生态对文学艺术所拥有的独特意义 ;自然的法则、人的法则、艺术的法则应当是一致的。工业时代对世界的“祛魅” ,既祛除了人类心中的蒙昧和迷信 ,也祛除了人对自然的亲和与敬畏 ,从而板结了文学艺术生长的土壤。一个摒弃了自然的时代 ,等于摒弃了自己的生存之根。诗人们的“怀乡症”实际上充满了生态学的内涵 ;新世纪生态文艺学的使命在于 :通过审美的途径 ,把自然放回一个与人血脉相连的位置上 ,让人与自然重新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党和人民对文艺提出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在它的领导下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工作的,因为它知道,"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革命的文化艺术在国民党统治区要发展,在革命根据地即苏区也要发展;但在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  相似文献   

16.
论周立波小说的审美情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波的小说具有明丽乐观的审美情调,既是时代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又是作者的人格心理、审美认识、审美情趣融汇的结晶。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作品离不开这种审美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一周立波创作的民族化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三十年代;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建国以后。三十年代,中国的革命文学还处于幼年时代,迫切需要外国革命文学的滋养,周立波便“借翻译的作品来肥沃素来穷乏的园地”。他曾经翻译过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基希的《秘密的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外国作品。他还写过许多文章,评介巴比塞、肖伯纳、马克吐温等作家和波兰、西班牙的文艺运动。发表过研究外国传入的新兴文学形式——报告文学的论文,并写过许多报告文学作品。一九三七年他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编译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讲授《名著选读》课程,分析过歌德、左拉、莫伯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18.
大凡成熟的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有他独特的美学追求,从而使他的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周立波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作家。他在《山乡巨变》及同一时期的农村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其美学追求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这是周立波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问题。笔者认为,真趣之美,就是周立波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论周立波的创作与外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波是杰出的革命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文学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整个文学活动与外国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和深厚内在联系。就文学创作而言,对他产生过明显的推动作用和影响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和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20.
艺术家的个性(包括其现实个性与创作个性)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向固然要受到其先天的生理一心理结构的强有力制约,但是,这种个性的最终形成与发展毕竟有赖于其后天社会实践,是其社会实践(包括审美创造实践)的结果,是其主体宴践活动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可以说,没有这种后天社会实践的陶冶,背离了民族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便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其艺术创作亦难以进行。因此,本章便着重探讨形成艺术家创作个性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社会实践渊源,以期获得对形成创作个性的社会制约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