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到了大家最伤感的时刻了。每一届的毕业典礼上,我都会让学生们说一件最让自己难忘的事情,想不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两个字——家访。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感觉很头疼。两名学生吵架,老师才批评几句,他们就直接顶撞老师,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事,老师不应该管;一次老  相似文献   

2.
学生小胡,抽烟、赌博、偷窃样样都会,学校批评教育过他几次,但总不见效。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位教师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告诉我说: “快去看看吧,小胡刚才又从人家工厂里鬼鬼祟祟地夹了一包东西出来,准是又偷了什么……”我一听小胡又偷了人家东西,肺都要气炸了。当老师的,眼看着自己的学生做坏事,眼看着自己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无济于事,是多么痛心啊!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可见,教会学生主动学、自主学,这才是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然而,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只有通过教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为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复刊题辞: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题辞》言简意深,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无论对于语文教学、其  相似文献   

5.
批评的艺术     
李芳 《陕西教育》2008,(3):12-13
一般来讲,学生犯错误了,老师找他,他不会先向老师认错,就是说,他不会先开口.但是他的心里都是有准备的,一是揣摩老师对自己所犯错误知道多少,二是做好辩解准备,给自己找好理由.而面对不同的学生则应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所谓因材施教,同样在批评艺术里也是非常重要的.批评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承认并改正错误.对于采取的方式方法,我在教育工作中总结了几种在我看来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同学的父亲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 ,他教过的学生不仅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而且很有创造性。就说今年毕业的这一个班吧 ,五十个学生就有七八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文学作品 ,有的还上了知名的纯文学刊物。我请他介绍自己的经验 ,他说 :“也没有什么好讲的 ,我只是始终把学生当成我的指挥棒而已。我每次接一个班之前都要进行一场摸底考试 ,教一个学期之后 ,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什么东西已经掌握了 ,什么东西还有欠缺 ,从而确立自己下阶段的教学重点。”“把学生当成指挥棒” ,道出了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真谛。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就好比牵着小孩学走路,却又随时准备放手让他自己走。在高考备考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去剖析、认识题目,并从中归纳出一些带有指导性的东西,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目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为提高学生驾驭试题的能力,为达到“不教”之目的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主要是将前五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试题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然后归纳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以此指…  相似文献   

8.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先生教两个学生 ,一个他非常厌恶 ,一个他非常喜欢。一天 ,两个学生都拿着书本睡觉了 ,老先生朝着自己厌恶的学生抽了一巴掌 ,教训说 :“看看你 ,一拿起书本就睡觉 ,你看看人家 ,睡觉了还拿着书本 !”这是一个笑话 ,可是我看了之后 ,怎么也笑不起来。我不知道这位被先生厌恶的学生当时怎么想 ,但我确为他愤愤不平 :这位先生太不公正了 !老先生之所以这样对待学生 ,除开他那师道尊严、偏爱等思想作怪之外 ,最重要的是他还不懂得怎样去批评学生。  批评也和表扬一样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之一 ,也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9.
备课别谈     
《南方周末》2002年6月27日第14版登了一篇文章《张五常:想象力是怎样教出来的?》,文章中张五常教授谈了他对教师备课问题的理解:“……讲学我是从来不做准备的。这让外人批评为信口开河,不负责任。但我不备课不是为了偷懒,而是刻意地这样做。备课是举手之劳。花一点时间写下讲义,每次用时略为修改—下,授课时不用多想,心安理得。我不选这一套,我要在学生面前集中思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就说错了。主要是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想法有变说的也跟着变。学生要做的是跟着我的思路,与我一起想下去,就是我突然离题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课不好上。有次单元习作 的题目是《我会……》,为了让学生有倾诉的对象, 能更好地叙述自己会做什么,我把题目改为《我教 游老师……》,学生一下子就多了一份亲切感。在激 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时候,我说:“‘三人行,必有我 师’,你们68位同学各有所长,如果每人教我一样 本领,我就学会了68样本领。你们可以教我上网、游 泳、钓鱼、煎蛋……把你们最拿手的东西传授给我 吧!写得好的,我叫他师傅,再好一点的叫大师傅,特 别好的叫特级师傅,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解构与建构     
一位曾经教政治的朋友调侃说,语文学科就是教学生怎样说假话得高分.我反唇相讥,问他政治学科是什么,他自嘲说政治学科就是政府工作心理学,揣摩国家意志,教学生一些自己也未必相信但却要求学生一定要记住的东西.我并不想探讨此话正确与否,不过他的思维方式值得探讨.为了批评语文学科(别人),连所教的政治学科(自己)也批评了,甚至批评得比语文还厉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思维方式是社会性的.这位朋友后来不当教员了,不过他的话所反映的正是所谓的"解构",完全"解构".不管你正确与否,崇高与否,管你正确还是伪正确,管你崇高还是伪崇高,对不起,统统"解构".解构"伪崇高"本来没错,多年来我们生活中、教育中的"伪崇高"二重道德的确不少,的确需要解构.可是,解构的同时还需要建构,解构不是目的.批评"五四"运动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了",问题是,使用这个比喻的同时,批评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言下之意,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需要教育者不懈努力地找寻适当的方法。就语文教学而言,课文仅仅是范例,要求学生运用范文中的知识去解决一类文章所出现的问题就是举一反三。如何实现?本文尝试从图式理论出发来探究学习迁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中午,一个学生匆匆跑进办公室找我,焦急地说:“黄老师,A带着玩具象棋。”“哦,有这事?好,我马上去教室。”在开学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不要带零钱、玩具、零食到校,班里的学生都很听话,从来没有人违反此项纪律,这个A是怎么回事?我一边不解地思索着,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去教窜。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一个准备参加三校生高考的艺术生小辈,我总对自己说:昂首挺胸,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会得到自己想拥有的东西,一定会!曾经,我是个中考失利的"不幸"的人,曾有一度想逃避现实,不愿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不愿人生出现  相似文献   

15.
激励与诱导     
1.激励与批评 我有一个学生,他性格内向甚至有点古怪,非常不合群,学习不认真且成绩较差,任课老师对他都不看好,同学更是看不起他.可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喜欢上操作课,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强.于是我以鼓励代批评对他说:"我发现在每次操作课上,你的作业都是完成得很好,以后再上操作课时,你能帮助那些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吗?"从那以后,每到操作课,只要他做好一个工件,我就及时地帮助他测量精度,当众公布他的成绩,并请他指导与帮助那些动作慢的学生,这样他自己逐渐找回了自信,同时也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大家都说他变了,变得活泼、开朗、合群了.毕业后,他成了我县有名的车工、焊工师傅,很多单位争相聘用他.  相似文献   

16.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说:"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我非常赞同这一说法.我曾担任过八届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其中有六个班是别人带到五年级就退下来由我接着带上去的.别人退下来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太顽皮太淘气了,有心玩耍,无心学习.我把这些班级都带上去了,学生们都转变成优秀的学生,高高兴兴地走向中学.我的制胜法宝就是在活动中教作文,在作文中教做人.  相似文献   

17.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农村女孩,由于高考失利进入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大学,学了一个很热门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自动化。在那美丽的海滨城市无聊地虚度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青春年华,除了看遍了图书馆中能找到而自己也感兴趣的所有小说外,专业课学得一塌糊涂!毕业后顺利进入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做办公室文员,整天做一些任何人都能做好并且与自己所学的东西完全无关的事情。由于对现状的不满与自身的叛逆,三个月后毅然辞去了工作——为这事还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当时我的男朋友梁已到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外语学院培训部学习英语,而且准备考北大法…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位班主任问我:“你们都说‘母爱教育’好,为什么我就行不通?我教的学生,只服‘蛮’办法。脸孔一板,嗓子一粗,他们就服服贴贴;稍微和气一点,他们就以为老师‘好说话’,不那么规矩了。”这倒是个实际问题,我听到也不止一次了,因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东西行不行得通,首先要看它是否合乎情理。班主任工作,是雕琢心灵的艺术。只有感情的钥匙,才能打开  相似文献   

19.
1.腾出空间让学生主动追求成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假如教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分析、讲解,一点也不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学生充其量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表现欲锐减,创造性被扼杀,怎能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在新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活动的程序,并做好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学生有了发展自我的空间,就会在有趣问题的引导下产生追求成功的愿望。2.主动探究,让学生获得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教师要运用好教学的机智,营造主动探究的氛围。填一填、做一做…  相似文献   

20.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