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政文化发展往往规定执政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决定执政党执政的具体实践。执政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在履行执政使命、完善执政职能、巩固执政地位的实践中所担当的政治责任等都会从它的执政文化发展中表露出来。当前,我们党的执政文化发展推动着党的自身建设,主要体现在思想和政治建设、组织和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和廉政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执政党法理型执政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化是当代世界政党发展的基本方向,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各政党都自觉地将自身置于制度化的约束之中,执政党也不例外。社会转型对执政党的制度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政党要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冲突调适机制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陈云忧执政环境,忧执政党自身地位的稳定与发展,忧执政党群体的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认真研究陈云的执政党忧患意识,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实践所经历的曲折过程说明,由革命党实现向执政党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自然到位.这种长期性是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党所处的执政地位对党自身带来的影响和要求;执政地位对党如何保持活力提出新的考验;执政党把握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由外行变为内行;以及执政党地位变化的急速性与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变化的渐进性之间的矛盾,对革命党实现向执政党转变形成制约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在执政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对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十分重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认为执政党要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做到:以谦虚的态度和讲学习的精神面对执政的新课题,学会建设新世界;正确对待执政前的胜利,戒骄戒躁、防止官僚主义;在物质生活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防止自身的腐化堕落和亡党亡国现象的出现;要在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杜绝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学习毛泽东同志在这方面的论述和有关思想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执政能力、改善党的领导水平具有极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列宁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开创者,他紧紧围绕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旨,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在执政后自身建设的一般规律,反映了时代和历史对党的新要求。本文从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加以论述并分析了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分析新的时代特征和国内外新情况,针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状况以及党担负的新的历史任务,认真总结我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在"拨乱反正,端正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围绕中心,指明执政党的执政任务;改善领导,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长期反腐,纯洁执政党的执政队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形成了执政党建设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运行成本的高低,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与生死存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求"提高执政效果","降低行政成本",这反映了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的高度警觉性与自觉性.而意识形态成本又以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前提是要了解意识形态成本的特点、支出形式等.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中国教师》2009,(Z2):42-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并由此所带来的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使社会公众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我国执政党对改革开放前合法性基础的调整、转换已势在必行。本文把我国执政党合法性基础由改革开放前向改革开放后的转换称为现代转换。现代转换的内容问题关系到我国执政党如何增强其执政合法性、巩固其执政地位、实现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主要从意识形态、执政绩效、制度规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执政党合法性基础现代转换的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无产阶级政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处于执政地位以后,如何加强党自身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三十年来执政党建设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总结,使我们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执政党建设的认识都更加深刻了。十二大新党章,正是党的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执政党建设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共八大关于执政党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地位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首次形成执政党概念是在中共八大会议上。这个概念明确起来具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中共八大围绕着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阐述了许多极其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和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执政党建设法律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合法性是任何执政党必然面对和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也是执政党有效运作的首要条件,缺乏合法性即面临合法性危机,就会导致执政党执政权力的削弱甚至执政地位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权力和权威是构成社会影响力的主体要件,凝聚力和吸引力是构成社会影响力的客观要件,不同价值观念与利益关系间碰擅与协调情况决定着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考察苏东剧变可知,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没能实现由革命到建设的角色转换。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角色转换,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还必须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对待群众、对待权力。  相似文献   

16.
权威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机制,是集体行动的高度认同,是执政党维护执政安全、夯实执政之基的政治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其执政权威本质上是一种人民权威,是人民发自内心的信服和尊崇。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执政权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相应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更有利于升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执政党的权威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执政党自身的性质宗旨、执政绩效等与人民群众的自愿认同、高度认同相互建构的结果,其生成逻辑表现为先进的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权威的生成之“魂”、优良的执政作风是执政党权威的生成之“本”、坚实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权威的生成之“根”。  相似文献   

17.
一、制定适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驾驭经济和社会均衡协调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科学的发展观无论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执政党来说,都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执政党建设,并作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江泽民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包括党的自身的建设以及执政能力建设两大部分。尤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在党的建设史上是首次提出,它的系统化、理论化大大推进了党的建设的理论,也是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大标志。  相似文献   

19.
政党的建设是政党健康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中国的政党体制下,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与执政党的建设密切相关,加强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和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执政党的健康发展,实现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邓小平十分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注重从执政党党内制度的改革、完善与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方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制度建设更为迫切和必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对国家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和社会团体的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