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甘肃教育》2002,(9):14-15
在新一轮教改中,教师要由讲授型的“讲”师变为引导型的“导”师,而学生则要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不可或缺的外部驱动力.这个“导”.是引导、指导、疏导。教师的“导”是建立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之上的,即“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绝对权威”地、全包全揽地传授知识.因此.教师要在“善导”上下功夫。要导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提高上,通过兴趣培养,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信息.进而主动探索未知事物.使兴趣变成学生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要导在学生发现问题、寻摧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通过情境、故事、“破绽”……激发学生产生更多问题.引导他们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要导在关键点和难点上,导在学生不易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上.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涪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要导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减少无意义的“精力耗散”。教师的“导”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预设”在学生学习语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如何整合课程资源.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要考虑如何营造对话情境.安排教学事件等.这是推动掌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自身的讲授言语,如开课时导语的精心调计.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策略等。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闪烁师生双方智慧火花的课堂.是和谐、民主、平等、进取的瀑堂。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绝非是回到过去的老路.绝非是教师“主宰课堂”.搞“课堂霸权”。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让课堂教学从过去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注重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让学生会学,让教师成为学习的导航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动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认识规律,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变怕学为敢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变拙学为善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变死学为活学。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变成师生共同推敲的课堂教学.生成便开始了。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和预设的关系,把课堂教学看成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教师只是起着“导”的作用。教师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一篇课文导顺,把一堂课导活,把一个问题导通呢?我认为,以文本教学片断作为示范,能够让学生从一斑窥全豹,收到抛砖引玉、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亮点频频,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人,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即:“设疑——自学——讨论——指导——质疑”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以问答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而教.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葛伟鞍 《考试周刊》2010,(43):188-189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多角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创新,培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欣赏”知识、“利用”知识.在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唤醒学生思维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教师的指引和启发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个体均有发展的空间,教师们做得都比较好。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课堂上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教师的引导也变得小心翼翼,该导时不导,不该导时乱导。那么,我们应“导”在何处?如何“导”?“导”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1.
1.1主体性原则.探究性教学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不能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只有教师恰如其分的“导”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做”与“悟”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稳步向前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随着学生主体性的增强而得到了进一步体现.许多教育专家指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不仅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总结,更重要的是突出“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永杰 《新疆教育》2012,(14):163-163
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好如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广大教师要由“讲师”变成“导师”,使“课堂”变为“学堂”,是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学教学“学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学论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师不但要会教,而且要擅导。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不仅要备大纲、教材,更要备学生。“学案”由此应运而生。“学案”就是要求教师以课时为基本单位。专门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师依据学案设计教法,学生依案而学,使课堂教学省时省力,既减轻了教师上课时的劳动强度,又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导学顺畅、轻松、节奏快、效率高。“学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讲道:“教师当然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立,卒底于不待教授之谓也.”在课堂上“导学”是教师在民主的气氛下,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施于知识和情感的影响,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激励、辅导学生学习,最终达成学生会学的目的.被誉为教师之师的第斯多惠告诫道:“一个坏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却教人发现真理.”如此看来数学上的“导学”教学工作是不容忽视的.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主导?"导"什么?我认为,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质量要提高 ,课外又要减负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 ,当个好“导”师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变“教”师为“导”师 ,变“教”课为“导”课。一、课前准备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 ,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 ,不能谈天说地 ,漫无边际地遐想。2 .备教材——“导”课的线索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原本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针对的是教师的话语霸权.然而,在当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却被一些主体性弱的教师当作借口.这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总是面带微笑,给以妥协性的赞扬,对学生回答的要害之处不评不导,整堂课一团和气,自美其名日“尊重学生”.这种所谓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做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对经典文化的传承都有着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19.
尤如勇 《考试周刊》2011,(57):87-8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巧“导”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环节中应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教学过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不少教师把导入新课的功效局限于激励、唤醒、鼓舞,实际操作时多以教师的主体活动为载体。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多处于被动调节的状态,对学习活动也多属于被动参与的性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导人新课时就应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