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一次     
老天爷真的太差。五十年一遇也好,百年一遇也罢。第一次用长达20多天的时间,让冰雪覆盖着南方,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吓傻。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送稿     
我开始“爬格子”,始于60年代末,今已走过近1/4个世纪,仍在这绿色原野拉二套。谈不上硕果累累,只是个平收年景。无论头版头题也好,还是报屁股火柴盒也好,合计起来也有斗二八升的收获。那时节,直接去报社送稿子的事很少,且不说远在千里之外的《解放军报》,就近在咫尺的《战友报》,同住一条街的《山西日报》,或乘车有半小时路程的《石家庄日报》、《河北日报》社,均不知其门向朝何方。3分钱一张邮票飞越大江南北,有见报的,也有沉入大海的。打靶还非神枪手而不能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观礼     
第一次观礼杨绛1955年4月底,我得到一个绿色的观礼条。5月1日劳动节可到天安门广场观礼.绿条儿是末等的,别人不要,不知谁想到给我,我领受了非常高兴,因为是第一次得到的政治待遇,我知道头等是大红色,次等好像是粉红,我记不清了,有一人级别比我低,他得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报     
第一次在军区《前卫报》上见到自己的章.一种无以名状的兴奋和喜悦霎时涌上心头。虽然那只是一个“豆腐块”.但回想起堆在桌头的一摞摞报废的新闻稿.作为一个在新闻路上蹒跚学步的初行,更想到了一名报道员的艰辛和不易。  相似文献   

5.
6.
第一次投稿     
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我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不见油星儿,最奢侈的时候是,买一点杂拌咸菜;穿衣自然更无从讲究了,从夏到冬,单棉衣裤以及鞋袜,全部出自母亲的双手,唯有冬天防寒的一顶单帽,是出自现代化纺织机械的棉布制品.在乡村读小学的时候,似乎于此并没有什么不大良好的感觉,现在面对穿着艳丽、...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采访     
1982年秋天的一个上清早,我在铁道部机关的大楼前踌躇徘徊.开始了我第一次采访。我是这年八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的。报到前,我参加了《萌芽》在烟台举办的笔会。这是《萌芽》复刊后举行的第一次笔会。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照相     
几十年悠悠岁月.如烟的往事时时掠过心头。看着客厅橱柜上的这张照片.那已逝去的时光又如电影一样回放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应聘     
我和大个都是学财会的,大个本科我专科,我们是老乡兼校友,我们就一同来深圳找工.  相似文献   

10.
孟久成 《传媒》2000,(3):34-35
晚饭后,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在北京。最近他们宿舍装了部电话,方便多了。 “老爸,有空吗,聊聊天怎么样?” “畅所欲言嘛,没人封你的嘴!” “我是说网上!”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采访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采访     
自从成为一名小记者之后,我从来还没有进行过采访。因为,很早就听人对我说过:“即使你侥幸成为一名小记者,也不会有人接受你的采访。毕竟,你还是一名小学生,没有人会像对待一名记者那样对待你。”前些日子,《梨园春》来我市演出。早已闻讯的我兴奋不已,打算进行第一次采访。但又想起那些话,我内心矛盾极了。去吧,害怕失败;不去吧,就失去这次锻炼的机会,我犹犹豫豫的。对,只有试才会成功,不试怎么会成功呢?最后,为了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自己的勇气,我决定去采访。无论成功或失败,至少我知道,我努力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投稿     
我的处女作《短歌》,1951年4月28日发表于《浙南日报》,当时我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这首小诗的发表,影响了我的一生。在这首小诗背后,有着有趣而感人的故事一””’温州——东海之滨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我的家在市中心。离我家不远处,是《浙南日报》社(今为《温州日报》)。报社门口,有一只大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稿箱”三个大字。我常常从那里经过。我不知道这“投稿箱”是什么意思。听说只要把稿子投进箱子,如果写得好,报纸就会登出来。我不由得心动了。每当我走过那只投稿箱前,那箱于仿佛在向我招手。正在念小学五年级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采访     
范敬宜 《传媒》2000,(12):45
对于每一个新闻记者来说,第一次采访都是终身难忘的。我也同样,不过那一次不是成功的采访,而是失败的采访,教训深刻的采访。 我的新闻生涯是1951年9月初,从上海分配到沈阳《东北日报》开始的。那时,初出茅庐,雄心勃勃,一心想当个像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那样的著名记者。不料踏进报社以后,首先分配到工业组当见习编辑,成天编些百  相似文献   

15.
周奔  欧灿 《军事记者》2009,(8):44-44
5月中旬的一天,我们接到全国人大新闻奖评委、军报时事部孙继炼主任的电话通知:我们在去年3月4日《解放军报》“军人与法”专版上发表的稿件《构筑法律根基锻造雄师劲旅— 十届全国人大五年间军事法制建设回眸》,获得第19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17.
《海南档案》2007,(4):F0003
每当“第一次”发生时,我们会觉得人生多么灿烂、充满希望与未来。 婴儿呱呱坠地后,第一次叫爸妈,第一次学走路;上学后,第一次打架,第一次获奖;长大后,第一次交异性朋友,第一次上班赚钱……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位同志拿来一篇稿件,让我看看,说他这篇“得意之作”花了十多天时间才完成,随后又反复推敲,增删数次,但投出后,杳无音讯。所以就照原底稿重抄了一份,让我帮他改改,再次另投。我拜读之后,便写了一封回信,指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不要泄气,继续努力。而这位同志却给我回信说,他再也不想写稿了,这次就折腾够了……联想这件事,我想起了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凡尔纳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的遭遇。他先后投寄到十五家出版社,都被一一退回。每当他接到写着“尊稿我们读审后不拟刊用,特此奉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联军14年斗争史略》发表后,不少人认为这篇文章材料比较充分,用事实有力地回答了“谁最有权接管东北”的问题,产生了较大的政治反响。但我自知,要全面反映东北抗联的斗争情况,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必须报道,他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抗联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烈士。 杨靖宇同志是中共早期党员。东北沦陷后,他也是最早遵照党的指示,在东北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抗  相似文献   

20.
我的第一次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有的让人心酸,有的使人兴奋.第一次意味着开始.蕴涵着启迪,宛如一个生动的冒号:记录着过去,指点着今天.昭示着未来.我在我的新闻生涯中,也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