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评孙奇逢的象数观──读《读易大旨》札记之七李之鉴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县北城村人,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心学大师。其因田园为清之从龙诸贵所圈占,被迫携家带口,于清顺治七年(1650)四月二十八日避地来到了河南辉县。现实变...  相似文献   

2.
余学《易》虽有年,然论收获则微之甚也。但也有些微感受:自治以乾,行以天健也已矣!* 那么何以能做到更自觉地自治以乾而持之以恒地行以天健呢?对于这个问题,余有探究之意确有年矣。今时乘夕阳,不揣疏浅,而借《读易大旨》之论,以还此宿愿也! 生活于明、清之际则田园被清贵族圈占而无奈由河北容城徙居河南辉县的哲人孙奇逢(1585-1675),其晚年研《易》则结合明、清政权更迭所带给他的家国之痛,用时二十三、四年,孜孜以求,“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见《读易大旨》卷首《义例》),著成约九万言的《读易大旨》五卷。客观地讲,这部专著则有着…  相似文献   

3.
余学《易》虽有年,然论收获则微之甚也.但也有些微感受:自治以乾,行以天健也已矣! 那么何以能做到更自觉地自治以乾而持之以恒地行以天健呢?对于这个问题,余有探究之意确有年矣.今时乘夕阳,不揣疏浅,而借《读易大旨》之论,以还此宿愿也! 生活于明、清之际则田园被清贵族圈占而无奈由河北容城徙居河南辉县的哲人孙奇逢(1585-1675),其晚年研《易》则结合明、清政权更迭所带给他的家国之痛,用时二十三、四年,孜孜以求,"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见《读易大旨》卷首《义例》),著成约九万言的《读易大旨》五卷.客观地讲,这部专著则有着不朽的价值,而给后世学《易》以正,研《易》以真者提供一个重要的范例,"学夫《易》以达天"(《读易大旨》卷5.以下凡引此书仅注卷次),则是其立论的最高旨趣或境界!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大易之学有象数、易理两大派系。象数为汉易,易理则为魏晋玄学易与宋明理学易两大阵营。理学易当中,程朱为道学易,船山为气学易,陆王心学一系的易学,则为心学易。南宋陆象山在江西,倡导心学,其中也有其易学的独到见解。象山弟子杨慈湖,本身便精研易学,留有《杨氏易传》一书,以及《己易》一文传世。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时,便是在贵阳龙场玩易窝当中悟道,其与易学的渊源,可谓关系匪浅。在他四十九岁揭示致良知之旨后,便有“良知即是易”的论说。龙溪是阳明的大弟子,对大易之旨与良知之道的融合与传承,在讲学当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阳明后学罗近溪,对于大易之旨的诠释,更是陆王心学一系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读常见书札记周本淳“鱼枯”与“木枯”《荀子·劝学》里强调灾祸必有内因,说:“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通行本都作“鱼枯”,杨注无异文,王先谦《荀子集解》也无异文。古人早有“枯鱼”一词,如《庄子》等,似乎“鱼枯生蠹”...  相似文献   

6.
少小,家父教诵《易经》,如雾弥黄山,三步之外不辨蹊径,两眼唯茫茫;而立,家父教授《易经》,似临黄海天都,烟云松涛,知其峰高,可以望而莫能及;不惑,与家父共研《易经》,如晴日凌天都,唯叹蔚然独秀,忘乎来路险远;知命,独自灯下再读《易经》,遂生“一览众山小”之叹!信矣夫,巍巍乎《易经》,悠悠乎《易经》!难怪孔子有“三绝”之勤.此将读《易》心得,打油而札之,意在普及《易》学.  相似文献   

7.
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其于明亡后,因田园为清贵族圈占,而被迫于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一日,离开故里,徒步走走停停,于七年(1650)四月二十八日,终于来到河南辉县。《读易大旨》的写作,就始笔于此时此地,初稿四易,迨至康熙十一年(1672)定式,一部八万余言的书,他竟撰写了二十三年!客观地讲,若或不执意见,不泥成说,而细玩白文,那么则颇觉其思想之活泼与深邃,真可谓字字珠玑然,的确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之瑰宝! 文论一点,其谓学《易》不明于我心之《易》,不动必循理,不求端天地,而徒问《易》  相似文献   

8.
辞章乃由“意”与“象”结合而成,而此“意”与“象”两者,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如是由“象”而“意”,即为“读”(鉴赏)的过程;而是由“意”而“象”,则为“写”(创作)的过程。因此读与写是分不开的,而本文即以此为基础,先针对辞章的内涵(词汇、意象(狭义)、修辞、文法、章法、主题(主旨)、文体、风格等),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加以统合,再举“意象”、“章法”与“主题”(主旨)为例予以说明,凸出读与写双向互动之情形,以作为语文读写研究或教学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易》“观物取象”,以“象”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思维特色,就决定了“象”与歌谣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虽然,作为歌谣的“象”一那种清晰的画面,悠长的情感还不具有哲理内涵,但正因为它是具体直感的“象”,可以把《周易》作者们的哲理思考注入过去,可以让它去承载以感悟为特色的《周易》的思维方式,于是,《易》的作者便将民歌的片断撷取来,放到六十四卦的系统中去,让这些歌谣的片断既具有形象性,保外着它们的原始风貌,又让它们在自己所处之卦的具体位置上获得哲理的内涵,使之由歌谣之“象”变而为《易》中之“…  相似文献   

10.
“窃读”一词,源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里的《窃读记》;窃书呢,则取之于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名言:“窃书不算偷。”“窃读”和窃书,虽然只有一字之易,但那内涵、那意思,  相似文献   

11.
生当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时期的心学大师孙奇峰,在其《读易大旨》中,打出“天下为公”的大旗,以反对满清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黑暗君主专制。“天下为公”的主要内容是:“法弊而用革”,为适应人们生存需要,通过革故鼎新,除弊法,行新政,不断推动历史前进和发展。“尽人以合天”,只有“转世人”之坚决除去大奸,方才能真正行大政,而最终出现“政通人和”的新局面。“合理之为公”,“王道只是公。公则大,私则小,万古不能易此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周易》学说发展到汉代,形成以“象数”学为主流的学术趋势,《易》家必本于卦象爻象以立说。至三国魏王弼(字辅嗣)作《周易注》,力扫“象数”之弊,独标以《老》、《庄》玄理说《易》的新风,于是“象数”《易》学渐衰,而“义理”《易》学日盛。历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王弼“扫象阐理”的《易》说几乎笼罩整个学术界,虽东汉大儒郑玄的《易注》也不能与之抗衡。 到公元七世纪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敕命孔颖达等人主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正义》采用王弼、韩康伯注本,孔颖达为之作疏。王弼《周易注》原只涉及六十四卦经文和附于各卦的《彖传》、《象传》、《文言传》,而《系辞》以下诸传不注,后有东晋韩康伯承王弼之旨续注余篇。由于孔颖达《周易正义》选用王、韩旧注为定本,唐代开科取士的《易经》教科书,即依此为准,遂使王弼以“义理”为主的《周易》学说在此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王弼《易注》开始盛行的东晋期间,为之续注《系辞》以下各篇者,有谢万、韩康伯、袁悦之、恒玄、卞伯玉、荀柔之、徐爱、顾欢、明僧绍、刘(王献)等十人(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吴承仕先生云:“自元嘉以来,王《易》盛行,独阙《系辞》以下不注。故自谢讫刘专注《系辞》,皆继辅嗣而作,其同以玄远为  相似文献   

13.
凡著书者,必重於立名义,立名以示其意而明其旨,名正方可顺言其意,读书亦然,知名义而后可知其文所言为何。如何理解《周易》命名之义,对於读《易》解《易》及知《易》为何书,实有重要意义,此仁见智见判然始分之初。汉以降,对《周易》命名义说有多种,其对“周”字的解释和理解基本有二种,而对“易”字的解释则较多,本文分而论之。先叙“周”字:一曰“周”指周代。《周易正义·序》云:“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边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故名之《周易》。……”又文王作《易》时,正在  相似文献   

14.
西晋杜预作《春秋序》,认为《左传》“其文缓,其旨远”。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将“缓”解读为委婉,“远”解读为含蓄,并认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左传》对辞令的记述上。作为《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很好地诠释了《左传》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孙奇逢科学地将《易》区分为天地之《易》(“本来之《易》”,“《造化之《易》”),圣人之《易》(“圣心之《易》”,“《易》书之《易》”)和“在我”之《易》,主观模写客观。天地之《易》则化而为圣人之《易》。“我”学《易》求端天地,正为打开《易》书《易》的大门。从而,不仅是化《易》书之《易》而为“在我”之《易》,亦势必化天地之《易》而为“在我”之《易》。“我”则以之为指导,具体地“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系辞上》)探寻事物之纷繁,求索事物之几微;钩取深奥,推致远大。借为治身治家而治国平天下也!  相似文献   

16.
读找錏     
读找錏陕西吴周健技校《语文》(劳人社二版)选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我的一天》一文。文中有一句话:“别列兹尼克夫制”工厂全体工人……”(P13),初读之以为“制”之“”乃一种化学元素,忽然想起化学元素表上“氩”乃氩气之氩,非金属也,即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7.
新年头一个周末逛报摊,偶见某著名晚报的重要副刊,其首版通栏大标题,竟是《享乐主义者宣言》,而行文之布局与笔法,又刻意仿效《共产党宣言》。惊读之,虽类似“奇文”却难以“共欣赏”,需要的倒是“细思量”。《共产党宣言》这样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联合起来了。”“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 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自己的宣言来…  相似文献   

18.
“《彖》《象》解经”兼具象数、义理两种方法,以“象数”解《易》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六爻所处的位置以及爻与爻之间的关系,其所用象的内容较少,而且和《说卦》有一定区别。以“义理”解《易》则有以“理”解《易》和以“史”解《易》两种。传承费氏《易》的荀爽、郑玄《易》学并没有完全遵照费直解《易》的方法,而是在吸收其他《易》学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分析“《彖》《象》解经”可知,荀爽二卦互易说、虞翻卦变说在《彖》《象》中已经出现,二说或与费氏《易》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9.
读文与作文,乍看好象是两个问题,实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先要审题即为其一。《问说》一文,其文题中的“说”表明了该文属议论文的范畴,且内容又不外乎陈述自己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议论文论证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明理”。要明理,又需要做到“四明”。即:说明、阐明、证明和辩明,《问说》一文围绕“问”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是深得此“四明”之旨的。作者在起笔摆出“君子之  相似文献   

20.
风景写生:“精气神”——读王敖的“银杏” 王敖,1976年11月生于青岛。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出版诗集《朋克猫》《黄蜂怪》《孤独之心俱乐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