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科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而文字是传情表意的重要工具,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教科书中识字量的设置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到教科书的质量.因此,本文将对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识字量进行现状分析,揭示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科书中识字量设置的情况,为教科书编写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顾振彪先生在《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一文中指出:“语文读本中的内容,有些是帮助对教科书的理解与掌握,有些是对教科书的延伸和深化。要提高语文能力,不能完全依赖于教科书与课堂教学,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语文读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读本和教科书是姐妹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顾老的这番话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3.
透视新语文教材对转变学习方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新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觉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能力."本文主要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去阐释语文新教材和转变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新和完善语文课程观念,将是势所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这种观念现在已经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丰富多样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利用语文课内课外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必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歌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必选的经典篇目,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点内容。由于偏重杜甫忧国忧民的厚重形象,中小学语文杜甫诗歌教学往往存在着僵化教条或片面性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梳理并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杜甫诗歌可以看出,杜甫不只是忧国忧民的诗圣,他更是真实活着的人、至情至性的人,是热爱生活的浪漫才子、胸怀壮志的进取学子、侠骨剑心的温良君子、热爱祖国的拳拳赤子和亲亲爱人的仁爱公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中的杜甫诗歌教学,要注重从鲜活、生动的文化视角展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杜甫及其思想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专生在语文学习中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存在着诸多思维域限,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缺失,想象能力、分辨能力、创新能力都存在很大差距。中专语文教师要打破中专生的思维域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领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不应限于课堂,语文教材也不再限于教科书.有效的语文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堂,而要延展到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华人社会都把"文化学习"定为中国语文科的学习目标.语言和文化关系极其密切,能够以实际生活的语言材料为教材,引导学生探讨语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都是华人社会,生活方式既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特色.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广告语言材料可以看出不同华人社会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内地和香港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中一元二次方程内容的背景信息、内容结构、知识呈现方式、例习题难度、扩展学习资源以及章末小结设置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香港版教科书与人教版教科书对一元二次方程在教学安排上存在差异;香港版教科书例习题背景与实例结合较少;香港版教科书中有较多与IT技术以及与艺术作品整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练习题的设计是衡量教科书编撰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梳理,从练习数量、类型以及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进而归纳课后练习的呈现特点、分析其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能对教科书的修订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专题"学习,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一项创造性的设计,它将读写听说融于一炉,既体现了书本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又体现了跨学科领域、跨文化学习的课程目标,也体现了语文学习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还基本上局限于手中有限的教材资源,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这已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性及多样性的需要,不能实现"大语文教学观"。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二、课程资源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1.在当今多元化的的教学背景下,教材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下文简称“北师大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下文简称“湘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A版(下文简称“人教A版”)中必修部分平面向量内容,从内容结构与内容难度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内容结构方面:三版教科书中平面向量内容的体例结构整体上相差不大;北师大版呈现方式注重教科书内部逻辑的统一性和向量的物理背景,湘教版注重数学内容呈现的严谨性,人教A版侧重考虑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北师大版例习题总量最多,湘教版居中,人教A版最少。内容难度方面:湘教版平面向量内容难度最大,北师大版居中,人教A版最小。基于此,提出几点教科书使用建议:挖掘不同数学教科书中栏目及拓展内容设置的特点;科学分析教科书中向量内容呈现方式及例习题设置;处理好教科书内容难度与教学难度、考试评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工具性、交际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十分凸显,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优化阅读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关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去反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09年出版的两套共12册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对两版本教科书中男女角色人物与插图人物、男女主角与配角出现频次,男女角色身份赋予,男女角色形象特征及两版本教科书中女性角色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教科书中显见与隐含的性别偏见与刻板印象及其对学生性别角色获得的影响,展示教科书在此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障碍表现为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这不但是学生学习成绩偏差的重要原因,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地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尤其是农村学校,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求。可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将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地位凸显。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同时培养语文学习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略读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难点,把略读课文精读化或是边缘化都是对这一编排的错误理解。准确解读略读课的编排意图,释放其应有的编写功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上好略读课的应尽之责。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出发,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为旨归,将语文要素贯穿单元教学始终,并进行细化延伸,设计有用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工具,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略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摸索出更适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以八年级上、下两册历史教科书为例,对课本插图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分类挖掘。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对插图中隐性知识的分析,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立体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