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义。在现实性上,文化自信自强不仅体认着民族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意涵之主体认同,而且固基着其“五个认同”归属确证之价值自觉,其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价值滋养,弘扬于革命文化之精神赓续,发展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内涵熔铸。基于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场景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精神中厚植文化自信之历史根基,在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精神中夯实文化自信之精神底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时代精神中激发文化自信之内涵活力,既共演着文化自信自强价值理路的实然面向,也基于实践论域澄明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有助于商科人才以“全球公民”的身份积极融入价值创造与价值分享全过程,但传统商科教育重视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忽视特定文化背景下课程的育人旨趣,从而导致商科人才个体价值选择与社会变迁之间出现了断层。因此,有必要深度挖掘商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以其实践指向性与社会交互性分融合为切入点,以全人发展为导向,构建新商科“课程思政”育人生态;以文化自信为驱动,提升学生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认同感;以实践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由“岗位人”向“社会人”的转轨。  相似文献   

3.
铸魂育人、为党育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来说,精神培育是新时代赋予它的重要使命。通过培育“匠心”意识,实施“匠行”行动,打造有时代特色的职教文化,文化育人、实践育才,培养信仰坚定、综合素质过硬的“红心工匠”,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是推动师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要以“全人”培育为目的建构育人文化体系,以“全景时空”为格局整合建构育人文化场域,以“全息系统”为载体建设学校育人的整体实践文化。从策略上来看,需要营建积极的精神动力系统,内化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追求,增强“三全”育人的改革氛围,重构实践改革的发展标杆。  相似文献   

5.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对人才培育的要求,教育部又提出了“课程育人”新方向。文章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通过研读“育人故事”文化内涵,建构“故事育人”教学范式,设置以“文化自信”为特质的课堂评价量表,探索以文化融润为途径、以故事教学为载体的小学英语学科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基于卓越匠心文化的文化育人实践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沉浸式育人效果是其他育人方式无法替代的。文章在结合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把卓越匠心文化与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与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相结合、与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游学行动相联合、与实习实训工作实践相耦合,深度探索基于卓越匠心文化的文化育人实践进路,形成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地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侯艳霞  卢爱英  秦毅 《教师》2024,(5):9-11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蕴涵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德与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匠心园艺”特色文化育人的内涵,分析了特色文化育人的现实意义,并从育人模式、育人环境、育人素材、育人实效等方面阐述了“匠心园艺”特色文化育人的实践尝试,创新了文化育人特色,旨在形成一种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特色文化育人的方法和路径,为同类院校开展文化育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学科具备文化属性。据此,科学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过程亦是参与科学文化实践的过程。科学文化理论框架的建立既揭示了科学文化实践的要素,也从理论层面阐明了科学文化实践的育人价值。以“人性的释放与创造”为目标、以“突出科学的情境性和共同体参与”为内容和以“‘三位一体’促进文化觉醒和自信”为过程,确立了科学文化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机制,搭建了科学教学和科学文化实践间的桥梁。从科学史、科学情境、科学道德和科学审美四个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探寻通过科学文化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合为宏阔的中华文化,以地域优秀文化育人,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彰显学校使命的迫切需要。建构以地域优秀文化作为地域文化育人的文化基础,以文化精神育人、文化传播育人、文化实践教学育人为载体,融汇于学校教育教学场域,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育人场域的实践取向的文化育人体系理想模型,以及构建以"特色文化课程体系——三元对接教育教学体系——渗透式育人方式"为内涵的文化育人体系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全员育人为导向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需要,北京化工大学18年坚持开展“院周”活动,使“院周”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有效实践平台。本文以“院周”文化建设为例对以全员育人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析。  相似文献   

11.
曾繁雄  梁惠 《广西教育》2022,(6):32-34+67
本文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自信观构建中,存在文化适应、多元文化思潮影响的问题,以及在自我构建中遇到的困难,阐述文化自信观构建的价值遵循,探讨通过“全员化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信息技术赋能文化自信观育人载体、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育人素材、打造文化育人创新团队等路径构建文化自信观,从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壮美广西,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甘肃红色文化是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是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法。文章认为高职院校要以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为依托,挖掘并科学应用红色资源,组织红色校园实践活动,并在课程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中将之融入,以丰富校园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株洲健坤潇湘高级中学基于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采用拓展育人方式,丰富育人内涵,以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培养体系为基本内容,对“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在实践中,学校以班级文化主题为突破口,以班级活动和营造校园教室文化环境氛围为载体,逐步形成“班班有特色,个个能出彩,人人都自信”的班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存在一种“生动的循环”关系,文化对于人发展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人”,即引导主体获得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发展人的文化素养,建立主体的文化自信,实现人的文化本质。知识的文化属性和教学的文化品格决定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本质上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过程,其基本方式是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反思与批判、文化觉醒与自信。挖掘课程知识的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敏感性;促进学生与文化的相遇,引导文化回应性学习;聚焦于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课堂文化实践,是课堂教学中文化育人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传承践行“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等为内核,以大学文化风范为抓手,努力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奏响了华水文化提升之曲,铸就了华水事业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具有丰富的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新时代文化建设方向;推动“第二个结合”,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推进文化自信,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倡导文明互鉴,推动文化平等共融。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了集理论之大成、求实践之通达、应人民之期望、达国家之需要、持包容之立场、顺开放之大势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创新,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证。新时代必须持续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现代文明;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7.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坚定红色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关键工作,培育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是其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培育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坚持“三全育人”教育方针,立足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不断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育青年一代红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息息相关。要将文化自信培育广泛融入“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探究以文化自信为基点的“四个自信”耦合逻辑,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鉴赏以及文化交流互鉴能力,不断传承和弘扬文化自信基因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大学精神的弘扬、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大学应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引领效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服务为依托、以对外文化交流为契机,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入实现文化育人的具体过程之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自育育人”是四川省仁寿一中教师文化的核心精神,在这一精神的统领下,学校形成了科学的人文的教师文化体系.学校以教师文化自觉的方式主导和引领教师文化建设,“自觉”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目标,也是行动过程.教师文化自觉要经过对教师文化的自知自醒,到自信自行,最终达到自新自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