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确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为我国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撑、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家庭体育的重视、有利于激发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家庭体育的市场升级和服务转型。然而,我国家庭体育仍面临以下挑战:家庭体育环境基础薄弱,对儿童青少年体育支持不足;“家-校-社”沟通存在障碍,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家庭体育锻炼场地、设施数量供应不足;家庭体育锻炼的指导不足,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基于上述问题导向,从优化家庭体育环境、强化“家-校-社”协同治理、保障场地设施供应、强化家庭体育指导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体育发展新模式;加强“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促进家庭体育的协同治理;补齐家庭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短板,拓展体育锻炼空间;创新家庭体育锻炼指导形式,提高锻炼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服务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开放大学在新时代“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应有新作为。文章以加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各方之间的协同作为突破点,以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开放大学探索出多方联动的“家校社”共同育人机制,培育以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多方育人的粘合性、质量发展的承构性为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进一步凸显了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基石作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共生互补、相互作用,其中家庭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会支持作为影响家庭教育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在北京调研时曾强调“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朝阳区职工大学通过探索区域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推动全社会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双减”以后,课后服务成为乡村学校的重要教育工作。调查发现,受资源条件、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乡村小学课后服务面临“四难”:环境条件较差,难以保障课后服务实施;师资力量不足,难以保证课后服务的质量;政策理解不透彻,难以贯彻课后服务主旨;家长参与度缺失,难以协同课后服务育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扩大资源供给,增强课后服务成效;完善实施机制,规范课后服务开展;挖掘地域优势,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推进家校联动,使家长成为课后服务的“合伙人”。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已经取得共识,但目前还有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育子方法不恰当,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2021年,朝阳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向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本文以朝阳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家庭教育咨询的本质,对家庭教育咨询的必要性及意义进行了阐述。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双向式结构咨询、个体与团体咨询、线上与线下咨询、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咨询模式,以期形成区域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的模板,向全市推广。为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升家长的育子水平,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是我国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轻学业负担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政策落地,教学质量成为焦点。学业负担过度化与校外培训资本化是校内教育低质量的外显表现,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推动学校实施教学提质工程,急需厘清提质的逻辑,挖掘其价值。义务教育阶段,提高育人质量,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需要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学、课后服务辅助学校教学、课堂教学与作业管理赋能学校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内容,“三全五育”协同育人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在深入推进“三全五育”协同育人过程中,育人目标指引不明、育人过程协同不够、育人内容创新不足成为制约职业院校提升育人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的现实桎梏。构建“职业+技术”双轮驱动下的“三全育人”模式,增强“三全五育”协同育人机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是职业院校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相互内耗的教育竞争、无效的教育增长以及过量的教育投入是义务教育阶段内卷化的突出表现特征。“双减”作为一项公共教育政策能否有效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的藩篱,治理当下教育资源的叠加浪费、培训机构逐利明显以及家长过度教育焦虑的问题,以此来打破家庭教育投入边际递增倾向与过度内耗的困境。本文尝试解读“双减”政策内容与教育内卷化的概念形成,探究分析“双减”之于教育内卷化的“破卷”之道。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内卷化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教育市场化的“失灵”以及功利性的竞争规则与竞争文化造成的。对此,“双减”政策提出从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引导教育观念转变来遏制教育内卷化的蔓延,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让教育继续回归到育人本质。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机遇;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支持;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条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提升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丰富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新理念;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能新举措;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践行五育并举的新航向。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给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双减”政策实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减”改善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并对教师个体内在环境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要求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育体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作业指导能力。为有效回应“双减”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研究基于整体、联系的视角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并基于此,从教师生命存在的内、外环境入手,以“教师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在优化内部环境方面提出,营造教师生命发展的文化生态,唤醒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自觉、聚焦生态个体的能动作用,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减轻不合理的工作负担,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强化外部保障方面主要从保障休息权、加强课后服务补贴、完善硬件设施以及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教育公平、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融合发展。在“双减”政策推行过程中,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着家庭、社区和体育教师“增负”,体育教育“减效”,体育教育应试化风险等现实挑战。为此提出,通过发挥政策联动效应,提升学校体育治理效能;“家校社”多元合作共治,全面落实以体育人功效;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推进“减负”与“增效”双向达成;统筹安排与内在提升,推动师生“减负”同向同行等策略。旨在推动学校体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现场工程师是贯彻全国职教大会精神,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服务国家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分析了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概念和意义,指出了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困境,并提出了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改革策略:构建“政行企校”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提出现场工程师“三双四共三同”校企协同培养育人模式,“三双”即构建校企“双院长”“双主任”“双导师”的三双协同培养团队,并建立校企双导师三级考评、双向融通机制,“四共”即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资源、共同培养人才和共建评价体系,“三同”即校企双导师同讲核心课程、同编优质教材、同建实习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出的重要举措,其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政策的贯彻落实。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持续推动下,在线教育模式得以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为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双减”政策下教师负担过重、课后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校外培训治理难度大等重点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从在线教育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4.
何依洋 《阅读》2023,(31):22-24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双减”语境下,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后作业设计之间的有效衔接,以课堂为主阵地,依托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后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补位”衔接点、支撑点、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指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比较我国城乡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多元化目标,加强社会参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在劳动教育的时间上作了详细的规定。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双减”政策这个契机,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将这个综合育人学科的作用发挥到最好。  相似文献   

17.
多源流是深入分析政策议程的理论模型,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出台的议程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分析表明,前期减负政策的无效执行及中小学自杀问题的恶化汇聚为问题源流;政府执行理念的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变化及校外培训市场的恶性发展汇聚为政治源流;减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技术可行性及价值可接受性汇聚为政策源流。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实现“政策之窗”的开启,《双减》政策得以出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包括: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轻视儿童的权利;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修正偏差的策略有:理智施爱,爱严结合;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态度和要求一致,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发挥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合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原则是: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利用系统的方法,发挥学生的整体性学习能力;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聚焦现实社会的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合路径需要同时关注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跨学科的共性育人价值,从情境整合、概念整合和基于问题整合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设计单元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切入点,自“双减”以来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日益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当前一线教学中单元作业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突出“课时”性,忽视单元整体规划;注重机械练习,忽视思维发展;习惯借用和摘取,作业原创性不足;评价体系欠科学,反馈功能被忽视。优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力:聚焦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热情;沟通课堂内外,注重知识应用;改进作业评价,巩固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