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佛"王维     
盛唐时期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王维这两个人虽然名气一样大,但他们的身世境遇、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却不同,诗歌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孟浩然终生隐逸,王维却到死都在做官,只是他的官当得很不投入,可以说他是边仕边隐、身仕心隐,所谓“仕”,不过是拿一份工资而已。由于历经变故,王维看破了红尘,悟透了人生,终于以佛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他的许多诗都充满了“禅意”,这正是  相似文献   

2.
作为盛唐的三大诗人之一的王维与佛教禅宗有着不解之缘。由于母亲的影响、仕途坎坷及亲人的离世,王维不可避免的受到佛教禅宗愈来愈深的影响。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的诗歌创作中的佛光禅影就是受到佛教禅宗影响的表现。这些渗透着佛光禅影的诗歌阐述了佛教禅理和王维的禅居生活并营造出了禅境,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之所以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王维的艺术思维与佛教禅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唐代不少诗人都有雅号,这些雅号同他们的诗篇一样流芳后世。 诗佛——王维。王维参禅拜佛,在他的山水诗中,常融入佛教的思想观念。他常布置一个有情有景的“境”,但又不写明这个“境”究竟是什么,而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所绘情景去领略、去体味其中奥秘,这也是佛教禅理“无我、无住、无著”之体现。所以,后人誉之“诗  相似文献   

4.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名字就取自佛教的一部经书。他一生和佛学结缘深厚,雅称“诗佛”。苑成的《酬王维序》中称他“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可以说,佛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自然也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在他的诗歌中蕴含着浓烈的佛学意趣自不足奇。  相似文献   

5.
王维以他对佛教的虔敬、热忱以及他那些充满禅趣的诗歌,赢得了“诗佛”的称誉,但是通过对王维生平和作品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信仰的不是一种纯粹的佛教,他的思想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佛教思想,而是一种融合了道教的复杂思想。  相似文献   

6.
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国化的特征有多方面的表现,我们在智顗的“烦恼即菩提”、“无明即法性”和“三谛圆融”等思想中都能看到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而智顗用《法华经》“会三归一”的方法来接纳儒家思想,使天台宗呈现出一种“儒佛合一”的中国化景象,则更是智顗在佛学上的一大创造。可以说,儒家思想以“会三归一”的方式进入天台宗,既是儒学的佛教化现象,也是佛教的儒学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被称为“诗佛”。王维是十分精通佛理的诗人,作为“诗佛”,王维的诗作很多都是浸润于佛理的。王维一生习佛,最初是因为风气的浸染,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特别是中年以后政治上的压抑,佛教越来越成为他精神上的安慰。在王维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佛教是深有体会,也是有所得的。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有许多诗作寓含了一种禅意,但这种禅意的表现不是纯粹的佛理说教,而是写出了一个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这正是习佛甚深的诗人在艺术上得佛理禅心之助而精妙绝伦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佛教隐逸诗人,佛教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使得他的诗歌出现别于先前隐逸诗歌的特点。佛光禅影下的王维,对后世无论是诗歌艺术,还是鸶士人的人生旨趣,乃至隐逸之流,都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佛经内容的加入给中国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诗歌言志缘情的传统,使诗歌的哲理性得到加强,境界得以提升,为中国诗歌审美范畴的改造做出重要贡献。佛教哲学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并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在佛教诗化的过程中,王维无疑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他摄佛教内容而创作的山水诗亦可称得上是典范。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诗佛"的王维与佛教渊源甚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生活在儒释道三家并行的唐代,由于其自身的家庭出身、长期出仕的人生经历、交际往来的上层社会化以及所处的盛世大唐的时代背景等原因,使得他在潜移默化中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其送别诗中则具体表现为仕、亲、仁、和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画兴起于宋元之间,那是对儒家思想控制下的写实为主体的传统绘画的背叛和革新。老庄哲学影响下的两晋绘画突出了虚静和空灵之美,南朝佛教禅宗传入并介入绘画,使失意的士大夫和落魄文人思想意识和艺术表现上有了进一步的超脱。王维成为崇尚自然和写意的文人画之事实上的领先人。  相似文献   

12.
王维与佛教     
王维(701~761)是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其艺术成就生前死后都有很高的声誉,绘画艺术独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终身学佛奉佛,诗画艺术成就与其较高的佛学修证是难分难解的。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亦称其为“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全家均笃信佛,因此其早年即相信佛教。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并师事大照普寂禅师。维平生亦虔诚奉佛,且素服长斋。他对佛学造诣亦深,每为诗文,辄寓佛理禅机于其中,故世有…  相似文献   

13.
自然观是王维隐逸心态的基础,庄禅思想的影响是主导,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契机,时代的隐逸之风是王维选择隐逸方式的重要依据。在此隐逸心态和隐逸风格的影响下,王维的诗作呈现出旁观型、参与型、融合型三种态度,形成独具一格的诗风。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玄佛合流,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玄佛合流对刘勰产生了隐秘却深刻的影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并行的复杂思想背景,这些在《文心雕龙》里都有所反映。除儒家思想外,玄佛合流对刘勰产生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这一影响使他形成了独特的创作观和审美观,主要表现在《文心雕龙》中的"自然"、"虚静"和"心物"观上。  相似文献   

15.
太虚在批判鬼神之教、提倡人间佛教思想的过程中,他从六道轮回、因缘果报、五乘共法、一切唯心、自他两利等众多角度阐述人间佛教思想的意义,并大量引用儒家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用儒家重人生及人之德性的内容,诠释人生佛教的意义;二是借儒家的伦理观念,张扬佛教人乘善法的理念;三是引儒家成贤成圣之路径,阐述佛教济世利他的大乘思想。太虚法师经过有选择地吸收儒家思想,使其人间佛教理论得以发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由于时代背景和母亲宗教信仰的影响,他具有很高的佛禅修养。王维山水诗的禅味体现为两种境界:一种是在般若“空观”的映照下表现出的悠远静谧、物我冥合的空灵之境;另一种是在“空观”之外,将佛教禅宗与老庄思想相结合表现出的无执无滞、随遇而安的自在之境。虽然王维的山水诗蕴籍禅味,但却不能把他单纯理解成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因为在他的禅境里其实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此他的山水诗并没有因为佛禅思想的影响而完全失去人生的热望,生命的火焰其实从未熄灭,整体表现为“空观不空”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7.
张载的"性"论思想是对先秦以来儒家思想的深化,也是佛教传入后中国"性"论的一大发展。张载总结了他的先行者们关于"性"的理论争论,在吸收儒家学说的同时,对佛言"性"之偏弊进行了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自己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王维(公元701年—公元761年),字摩诘,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红豆生南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流传千古的诗句,均出自王维之手。王维中年以后写的诗具有浓郁的“佛性”,后人称他为“诗佛”,享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样的盛名。王维的笔下,自然之景为什么被描摹得那么空灵静谧?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佛教禅宗文化对他的影响谈起。佛教于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我国,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朝。唐朝时,佛教对生死关系的深切参悟和对世界本质的透彻理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当时的不少诗人,如柳宗元、贾岛、白居易等,都有一定的佛教情缘,都曾与寺院禅林的僧人有过很多交往。  相似文献   

19.
佛教在唐代既为统治者所重视,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信奉。王维的母亲事佛三十余载,因此,他从小便受到家庭信仰的熏陶与影响,“弟兄俱奉佛”。同时,王维的人生经历,也  相似文献   

20.
王维生活在各种宗教盛行的唐代,佛教在当时尤其兴盛,王维的母亲也笃信佛教,这些都对王维的思想及创作产生了影响。后人对其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进行解读,形成许多独到的看法,本文从知人论世的角度阐述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