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在阅评了全部参评稿件以后,日前于南京向各新闻单位的总编辑、台长并同行们发出一份呼吁书: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呼吁书指出,在送评稿件中,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这是新闻主体观念薄弱,报纸“杂志化”、“通讯挤消息”、“长挤短”现  相似文献   

2.
陈竹 《新闻窗》2007,(4):54-55
5月,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复评评选会在黑龙江举行,这是新闻界的一次重要评选。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其目的是为了鼓励新闻媒体努力促进新闻报道创新,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自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南京举行。经过复评、定评两个阶段,现已圆满结束,评选结果将于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的颁奖会上公布。评委会主任、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在定评结束时说,评选工作较好地体现了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体现了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体现了有利于团结、有利于调动新闻界各方面  相似文献   

4.
增加新闻载体信息量,是新闻专家一再呼吁的一个问题,也是众多读者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强化编辑记者的新闻主体观念,并要有相应的过硬措施或制度保证。《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1990年10月于南京向全国各新闻单位的总编辑、台长和同行们发出了郑重的呼吁书。呼吁书指出:我们“不安地注意到,在送评稿件中,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这是新闻主体观念薄弱,报纸‘杂志化’、‘通讯挤消息’、‘长挤短’现象的一种反映。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将导致新闻载体信息量减少,新闻质量降低,势必影响宣传效果,脱离群众,不  相似文献   

5.
政策     
2004年起中国国际新闻奖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 据新华社报道,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奖9月10日颁奖。这项已连续评选8届的新闻奖项,明年起将正式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在中国新闻奖定评前,将举行国际新闻奖复评暨年赛。 云南通过治理报刊将减负8791万元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9月初举行的云南省治理党政部门报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全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已经结束了。初、复评时,评出特等奖一篇(组),一等奖52篇(组)。但在北京定评时,只评出一等奖27篇(组)。复评和定评对比相差半数之多!原因有种种。在定评会上,有的评委认为:深度报道是指新闻的思想深度,不是一种新闻体裁,建议明年不再设置这个评选项目。有的评委认为:地市报的特点是短、新、活,要煞长风,不能提倡“一本书”式的深度报道,不能一味追求消息、通讯、言论系列化,要从办报人的自我陶醉中解脱出来。有的评  相似文献   

7.
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复评、定评工作,历时十五天,于5月21日在成都结束。评选出的1984年好新闻作品共208篇(组、幅),其中特等奖7篇,一等奖51篇,二等奖66篇,三等奖84篇。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是由《新闻战线》编辑部、首都新闻学会倡议,从1980年开始的,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一千余篇。这批优秀作品,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纪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前进的足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发展的景象,也为新闻改革和新闻研究以及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全国好新闻评选受到了各新闻单位、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爱好者的关注。本刊记者在定评会议结束时,访问了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同志,请他就这届评选和今后如何改进评选工作,发表意见,谈谈设想:  相似文献   

8.
2000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已经揭晓,报刊部分(下同)送评稿件253篇,经过初评、复评、定评,共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103篇。 为一改1999年度获奖作品中消息偏少的情况,参照中国记协评选办法,今年接消息、通讯、评论、系列报道等体裁进行分类评选。消息类获奖篇数比去年大幅度提高,以此倡导记者注重新闻,多写消息。 这次评奖,既是对2000年浙江省新闻业务的一次“盘点”,也对今后新闻报道提出了新要求,确立了新起点。5月15日至5月18日在舟山举行的复评中,省市党报负责人、专业报、县(市)报代表们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15日,《人民摄影报》一版刊登了《组照的困境》一文,提出新闻摄影目前出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好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了”。文中以刚刚结束的2001年新闻摄影评选为例,《人民摄影报》第十届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空缺的9个单项奖,无一例外是组照,第十二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的8个金奖全是单幅。 另外,中国第一家开辟专题摄影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全国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已经结束了。初、复评时,评出特等奖一篇(组),一等奖52篇(组)。但在北京定评时,只评出一等奖27篇(组)。复评和定评对比相差半数之多! 原因有种种。在定评会上,有的评委认为:深度报道是指新闻的思想深度,不是一种新闻体裁,建议明年不再设置这个评选项目。有的评委认为:地市报的特点是短、新、活,要煞长风,不能提倡“一本书”式的深度报道,不能一味追求消息、通讯、言论系列化,要从办报人的自我陶醉中解脱出来。有的评委恳切希望:地市报记者要在文字上下一番苦功夫,  相似文献   

11.
2001年4月21日至24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哈尔滨举行了“2000年度新闻性现场直播、节目编排复评暨年赛”。来自全国各地近30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参与评选的现场直播类节目有45件,编排类63件,其中获一等奖的作品12件。 两项工作很重要 广播电视新闻性的节目编排、现场直播,本来都是作为单独项目列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为什么还要专门评选?中国记协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介绍说,目前不少电台、电视台重视新闻编排,而有的台则不太讲究,只是把当天收到的消息简单地排列一下。现场…  相似文献   

12.
专家、学者、教授共聚首1988年4月25日至5月7日,在沈阳举行了第九届令国好新闻复评会。这是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经过辽宁省新闻工作蓍学会精心安排的~项学术讨论活动。大会共收到各地选送的新闻作品400多件,分别在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和报纸专栏、版面等五个评选全上进行讨论评选。亲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大报、通讯社以及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敬授共60多人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新闻界人士的一次大聚会。5月8日,沈阳日报、沈阳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闻作品今年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根据评选办法,网络新闻作品于今年5月24日在武汉举行复评会,网络新闻作品的复评会为中国新闻奖定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网络传播》专访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复评会评委、“网络评论”组和“网络专栏”组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教授。  相似文献   

14.
去年秋季的一串疾呼——在我国的新闻纸上,短消息、短新闻质与量的衰微已久。去年秋季,首届中国新闻奖的36名复评委员齐聚石头城参评时,齐声疾呼:“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他们不安地指出,在送评稿件中,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热浪中的一缕清风——今年立夏之时,南粤开了个颇有意思的全国性会议——在报业一片扩版热的氛围中,专门对新闻文体中的消息进行研究、讨论。新闻界人士注意到,各报扩增的版面上多以副刊性质的内容为主,并未给消息扩出一席之地。文章越扩越长,并且占据了报纸的主要版面,长文挤了短消息。长文章洋洋洒洒一派大亨状,短消息干干瘪瘪瘦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主席会议决定.并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本届(第六届)开始,全国优秀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我国第一次把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评选初步安排在今年10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开展新闻论文评选的目的,在于检阅交流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活跃新闻学术研究工作,使新闻理论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使新闻工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国记协对参评的新闻论文提出了要求。优秀新闻论文评选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6.
首届全国地市州盟报时事好新闻作品评选于7月18日在北京揭晓,共评出一等奖31件、二等奖87件、三等奖86件。19个省、自治区的84家地市州盟报参加了这次评选活动。参评作品有汉、蒙、朝、彝四种文字版。以宜昌日报社高级编辑林永仁为主任的复评委员会,由10家地市报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副总编辑以上职务的11人组成。他们对各报选送的时事新闻进行了认真的评选。由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为主任的定评委员会,严格审核了复评的程序,基本确认了复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中国新闻界出现一股“短新闻热”。新年伊始,首都10余家大报在开辟不久的专栏里,刊登了大量现场短新闻,响应中国记协发起组织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6月12日,现场短新闻评奖在京揭晓。20多天后,新华出版社推出《现场短新闻——首届评选获奖作品集》。8月13日,由张持坚、蒋耀波、谢金虎选编的《新华社中青年记者短新闻选评》在哈尔滨举行首发式。……短新闻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在这个首发式之后举行的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上,27位出席者带着自己的论文,从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良柱 《新闻前哨》2011,(10):75-76
第十六届中国教育电视奖2011年8月在宁夏完成复评,245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目前经教育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设立的教育电视台共有45座,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教育电视奖”为全国教育电视台的最高奖。笔者在连续担任了前5届的评委后今年有幸再次作为评委。通过对本届新闻类作品逐一、完整观看以及在集中举行的各类节目评审交流会上聆听每位评委发言.回顾多届的评比经历产生诸多感受与思索。  相似文献   

19.
首届“中国新闻奖”揭晓了。这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件盛事,一次群众性的新闻成果大检阅。它的结果显示:中国新闻工作者无愧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之路阔步前进。“中国新闻奖”是全国记协应新闻单位的要求主办的,是全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它的规模包含了全国所有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参评的项目有:报纸和通讯社的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新闻摄影,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录音新闻、声像新闻,现场口头报道、主持人节目、新闻专题节目和新闻性节目编排等。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评选程序是充分发扬民主的,先由各省、市、自治区记协和产业报协会等初评,然后由全国记协组织复评和定评。经过三个多月的层层推荐评选后,有449篇作品摆到复评委员面前。这些作品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复评、定评工作,历时十五天,于5月21日在成都结束。评选出的1984年好新闻作品共208篇(组、幅),其中特等奖7篇,一等奖51篇,二等奖66篇,三等奖84篇。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是由《新闻战线》编辑部、首都新闻学会倡议,从1980年开始的,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一千余篇。这批优秀作品,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纪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前进的足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发展的景象,也为新闻改革和新闻研究以及新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