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水英 《中学教研》2009,(10):47-48,F0003
新课程提倡的“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创导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人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主要是进行“再创造”或称为“数学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验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好消息!我们班的Tommy同学得到一个去美国游学的机会。但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不熟悉路怎么办呢?要如何问路呢? 今天老师就集中进行口语培训,话题就是“英语问路”。  相似文献   

3.
时下,许多学校评价一节数学课的优劣,主要考量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如情境的创设、多媒体的使用、学生课堂活动形式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对于这一现象,张奠宙教授称之为“去数学化”,并认为“去数学化”倾向会危及数学教育的生命.本文主要从情境创设——莫“舍本逐末”、媒体运用——莫“华而不实”、学科整合—一莫“貌合神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纠正“去数学化”倾向,留住数学的“根”.  相似文献   

4.
当心“去数学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近发稿,适逢项武义教授来访,座谈中提到数学教育中有“去数学化”的倾向,细细想来,觉得颇“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5.
“老班”叫陈学武,是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我们总是叫他“老班”。“老班”老了,在电话里告诉我想看海。我说,中秋节来我这里吧,我带您去看海。“老班”犹豫了一会,说,路太远了,有三四千里吧?我说,您不是说年纪大了睡不着吗,您在火车上睁着眼坐二十五小时就到了,还有一车厢人陪着。“老班”笑了,说,那就去吧,带你师母一起去。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改革实施后,生活化之风席卷而来。生活化之风鼎盛之时,张莫宙教授一记当头棒喝——谨防“去数学化”,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化的深刻反思,也引发了“数学化热”。数学化思想是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思想。著名特级教师王水对数学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06年3月做客本刊“与名师零距离”栏目与读者交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随后,本刊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跟踪,并刊发了相关文章。教学是一种度的艺术,是一种追求实效的活动。生活化、数学化都不应该成为被炒作的概念,而应该是教学理念,应该在教学中践行,应该追求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生活化和数学化反映的是数学教学的两种需求,两种层面,应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将专题的重点锁定在教学化的策略与和谐的数学化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本刊刊登了“与《数学教学》主编关于‘去数学化’的商榷”的文章,欢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8.
“数学化”体现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数学化”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汉字王国的“多”字去找工作,他想到国外碰碰运气,但出门时忘了带证件,被卫兵拦了下来。“想偷跑?靠边站着去!”卫兵不由分说,把“多”用力一推。“多”撞到墙上,断成了两个“夕”。  相似文献   

1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设计立求从语文的视角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从儿童的立场去审视教学,瞄准“教什么”,落实“怎么教”。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最大的特点:强调背景、强调体验、强调生活、强调应用。但不得不强调的是,什么事一旦“过”了就走向其反面。生活与应用过多就会出现“去数学化”的倾向。我们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是实用的东西,如果有人拿东西给美国人看,他们多半会说:“这很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方法是做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且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下面以苏教版第二册的三个教学片断为例,谈谈怎样引导低年级小朋友经历数学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化属于科学化,是一种理性化,它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的理性精神、思想方法等对人类思维具有深刻的渗透力,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数学化”观对数学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大学是传播“数学化”的主要阵地,高等数学是传播“数学化”的主要载体,大学生是“数学化”的主要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最近,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教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当心“去数学化”》一文,文章不长,寥寥七百余字,但读后,感慨良多!张教授在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陈士文 《江苏教育》2006,(1B):35-36
南开大学率先开设了一门新课程,课程的名称是《数学化》,且作为公共选修课。北大附中校园举办了一个新的活动——“数学化节”。继南开大学之后,《数学化》相继成为其他高等学府的公共选修课程。“数学化节”作为一个特殊的节日在中学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但数学教育又应当防止“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7.
一到节假日,很多同学喜欢去卡拉OK厅K歌。但你知道吗,有人K歌把自己“K”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18.
数学味内涵有哪些?本文从“双基”训练味、数学思考味、解决问题味、数学化过程提炼味、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味、数学语言交流味、人文情感关怀味儿等七方面作了论述,有利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生活味儿”与“数学味儿”的关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匡正“去数学化”现象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如何架起“书本”与“生活”的桥梁,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本文围绕“数学化”这一核心,认为“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数学化”有三个策略:实物“数学化”策略,过程“数学化”策略,综合“数学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通常我们所说的“放”与“收”,指的就是教学策略问题。所谓“放”,说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放开眼睛去看,放开手脚去做,放开头脑去想,放开嘴巴去说。所谓“收”,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