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视戏曲节目是戏曲与电视的联姻,是魂魄一新的艺术形式。电视写实为主,戏曲写意为先,电视戏曲将舞台上的戏曲放到实景中拍摄,将写实与写意揉合为一体。在这种交汇与碰撞中,如何把古老的中国戏曲艺术和现代科技的宠儿(电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怎样使戏曲艺术符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但现如今,随着各种艺术行为或大众文化形式不断涌现,加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广泛介入,人们审美意识发生变化,戏曲艺术逐渐被湮没,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3.
张晋 《报刊之友》2013,(10):89-90
戏曲与影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看似毫无交集,但是当这两种艺术形式产生碰撞时,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影视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有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是影视文化丰富其内涵,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众说纷纭中,戏曲与影视的结合已经开始,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认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本文通过对晋剧《傅山进京》的解读,探讨了影视制作对戏曲艺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张晋 《今传媒》2013,(10):89-90
戏曲与影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看似毫无交集,但是当这两种艺术形式产生碰撞时,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影视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有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是影视文化丰富其内涵,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众说纷纭中,戏曲与影视的结合已经开始,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认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本文通过对晋剧《傅山进京》的解读,探讨了影视制作对戏曲艺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通过戏曲艺术的演绎,得到长期而又广泛的传播。本文以宋代包拯和元代姚天福为例,通过两人在传统戏曲剧目中所占份额的对比,以及戏曲艺术对他们形象的进一步突出、夸张、放大,阐述了传统戏曲对历史人物传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并提出加强新编戏曲历史剧创作演出对树立正能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收集行为是戏曲艺术档案实现价值延伸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戏曲艺术档案都依托政府及民间收集完成资源的积累与再利用。不过鉴于政府收集行为的原则化与工作人员的非职业化,导致戏曲艺术档案收集难以发挥其最大的文化价值。从戏曲档案收集的依据或原则研究,对具体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逐一甄别,进而针对性提出措施建议,为戏曲艺术档案收集提供更多良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戏曲广播指的是广播中所有的戏曲节目。就整个戏曲艺术实践来看,舞台戏曲肯定是主阵地,它代表着整个戏曲艺术发展的水平。戏曲广播的发展必须依赖和借助于舞台戏曲创作实践的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戏曲广播是无能为力的,它也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这就是它美化、突出、筛选、利用戏曲可听性因素,能动反映整个戏曲艺术实践的灵活性、广泛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黄艺 《青年记者》2008,(12):106
在中国电视的起步阶段,戏曲曾一度占据荧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戏曲艺术如今已快被挤出主流艺术市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精髓?作为肩扛地方戏曲传播普及重任的地方电视台和戏曲工作者,就要学习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戏曲的特点.多制作一些喜闻乐见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戏.通过各种活泼清新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广播戏曲节目的听众人数急剧萎缩。本文分析了戏曲广播和戏曲舞台演出的发展现状,并就戏曲舞台艺术广播化呈现的选材、制作及吸引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电视的起步阶段,戏曲曾一度占据荧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戏曲艺术如今已快被挤出主流艺术市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精髓?作为肩扛地方戏曲传播普及重任的地方电视台和戏曲工作者,就要学习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戏曲的特点,多制作一些喜闻乐见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戏,通过各种活泼清新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外交部新闻发布厅,是中国外交官纵论国是、发布信息的庄严场所。2008年1月5日(周六)下午,这里听不到发言人慷慨激昂的论辩,却是声声叮咚弦索;看不见外交官谈笑风生的讲述,而是处处吴依软语。一台名为《雅韵盛典——2008新年评弹演唱会》正在录音转播。这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星期戏曲广播会》恢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目录学对于掌握历代文献的状况,了解一门学问的盛衰,以及略知其源流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戏曲从它产生发展到今天,其地位都不能与正统学术相抗衡,戏曲作者或作品每每遭到冷遇。如果  相似文献   

13.
在新兴媒介的影响下,传统戏曲不再成为人们单一的娱乐选择,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重点从现代传媒对传统戏曲的文化影响入手,重点从效应、发展困境及发展对策三个角度提供些许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戏曲动漫作为我国独有的新兴艺术形态,承载了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意义与文化内涵.基于十年的初创与积淀,其自身在积累了部分优秀作品及创作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产业发展中的薄弱与局限.其中,出版作为产业循环的重要环节,是链接作品创作与消费终端的重要关口.目前,该环节在整个产业内的发展境况相对滞后.在此前提下,文章以我国戏曲动漫出版的现状为着眼点,关注其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在关注其地域性发展的现状中,以山西省的戏曲出版情态为例,提供区域视域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二十军文工团是人民解放军里唯一荣获集体大功的文艺团体。1949年5月文工团随军进驻上海,接受了一个光荣任务——复排《白毛女》。  相似文献   

16.
清升平署所保存的大量内府曲本是清代宫廷演剧,乃至中国戏曲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但其自1924年开始大量散出后,被众家所得,使得今日之曲本收藏十分分散,收藏全貌尚不清晰。本文以时间为序,按照收藏者逐一介绍该处所藏升平署戏曲文献的源流和今日的收藏状况。  相似文献   

17.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媒介资讯中,各种“传统文化”正显现出“复活”、“复兴”之势。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概念强调了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中国受众的视野,并让他们接受,亟需“两级传播”的中介功能和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戏曲孕育、发展、成熟过程中,构成了戏曲观众审美心理中以善美合一为主导的稳定的定势,且具有极强的传承性.但在戏曲观演双方的互动演进中,戏曲观众相对稳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变化,进入新时期以来尤为显著.但这种变化又是渐进式的,"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性审美心理定势.在经济因素的介入下,讲究表层感官享受和内在文化品位相结合的审美风尚逐渐形成主流,因此,精致典雅的舞台风范和全面细致的宣传策划,是当下戏曲在都市生存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故著名戏剧家翁偶虹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曾经为很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编写剧本.如为程砚秋先生编写<楚宫秋>、<锁麟囊>;为金少山先生编写<钟馗传>、<金大力>;为梅派青衣传人李世芳先生编写<天国女儿>;为杜近芳先生、叶盛兰先生两位编写<周仁献嫂>;为李少春、袁世海两位先生编写<响马传>;为谭富英、马连良、李少春三位先生编写<赤壁之战>等等,不胜枚举.翁偶虹老先生一生中收门徒弟子人数甚多,如有王金璐,李金鸿,高德仲等等数十位之众.  相似文献   

2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1):124-128
以重庆图书馆典藏的九百余种达一千余册近代巴蜀戏曲唱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批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川剧、道琴、四川评书和小曲等唱本进行分类编目、整理研究,探讨其主要类型和主题意蕴,考究其独特的版本特征,分析其突出的艺术特色,以期更好地保护这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