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多处谈到中国现代化问题,细细研读后感触颇深。可能受教材篇幅结构所限,这一问题未能进一步展开。本人想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取得胜利,但同时也不排除不发达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①,同样走上社会主义。他们认为,只有当落后国家“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的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有其自身基本特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有其独特内涵。目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农业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出发,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适合我国的经验,加大对农业的补贴,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逐步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陆学艺农村现代比如何,是中国现代化前途所系,反过来也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农村现代化。因此,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现代化之路,对于更快地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就具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崭新理论观点,包括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途径等七个方面。这些基本观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初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各个理论命题均富有中国特色,因此,这一理论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人若不在思想观念方面来一个现代性的转型,要想迅速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的,就几乎不可能。这就不能不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不涉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不能不涉及如何构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中国先进文化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法制实质上经历了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运动,并且这一运动还会持续到21世纪中叶以前。本以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为主题,分别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以及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意义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72页,以下只注页码),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邓小平文选》的基本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思想。建国以来,党和毛泽东同志曾经致力于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当时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后来又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致使这一问题未能彻底解决。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的经验教训,再一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第149页)那么,究竟怎样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也应相应地向现代化类型转化。中国法制现代化应“以人为本”,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的道路。以政府权威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了新的探索。这些探索的科学性,在于坚持了以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方针为主要内容的“总的思想”,在于抓住了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英、日在现代化变革过程中走的是两条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英国经济是在和平的政治环境中随着乡村工业的成长而发展起来;日本则是在外力的强烈冲击下,在国内资本主义因素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行启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利于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本通过天皇制,威权政治来加速经济的增长。新教伦理与个人功利主义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儒教和集团效忠精神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我们党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新道路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内涵、主要特色和重大意义是什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与"中国之变""中国之治"密切相关的"中国之路"的重大时代课题,亟须我们全面深入地研讨.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我们从宏观整体视野加深对《讲话》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的认识.文中依据党中央文献的论述对这几个基本问题作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理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逐步构建起成熟完善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并基于此不断在实践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取得丰硕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即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一届三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来,就标志着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承袭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传统,迈开了新的步伐。但是,中国法制现代化面对着发展经济的内外压力,及面对着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社会稳定问题,使这一过程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轨迹,在发展方式上有着政府主导性,目标选择的阶段性,价值取向的双重性,以及实现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非协调性的特点。对这些特征认识能在总结历史前提下,认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尊重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学习外国,又不照搬西方。这是我们走过的路,也是既将走下去的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正确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需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以优先发展为根本方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根本路径,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根本方式,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具有主体自觉,为解决世界教育现代化难题提供了“中国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人类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一股无法避免的潮流,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始终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由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取得成功,真正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8.
实现现代法治是中国有识之士近百年的追求和梦想.社会上关于“人治”与“法治”的拉锯战一直在进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逐渐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并将法治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之上,逐步地、分层次地构建现代法治的制度结构与观念体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建设民主政治.本文认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和特征,有助于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建设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筚路蓝缕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康正大道,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重塑现代化性质和方向,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广泛而又深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开辟的具有世界共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蕴、人民意蕴和世界意蕴。从理论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样态。从人民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奋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致力于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世界意蕴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书写社会主义新篇章,彰显实现现代化新可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的多重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