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6年5月9日颁布的新版《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学习领域"一词,是两个德文词Lern(学习)与Feld(田地、场地,常转译为"领域")的组合词Lernfeld的意译。根据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定义,所谓"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引领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三部分构成。一般来说,每一培训职业(即专业)课程由10~20个学习领域组成。组成课程的各学习领域之间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联系,但每一个"学习领域"均以该专业相应的职业领域为依据,其基本内容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取向的。其中,目标描述表明该"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特性,用职业能力来表述;内容陈述则使"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具体化、精确化;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则可在整个学习年限内灵活安排。  相似文献   

2.
一、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要素 有效教学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元素: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或称教学资源、教学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程并不是指狭义的课本,而是围绕学生展开有效学习的所有支撑性资源,即教师所用、学生可学的教学“资源”和“内容”。三者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习领域学习是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活动”的精蕴。今天年轻一代究竟该学些什么?学习内容的性质又是怎样的?这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纷繁复杂的学习活动,从其性质来说,无外乎这六大领域:语言、数学、科学与技卡、艺术、历史与社会(包括社会实践)、体育与健康。任何学习,从其内容来说.都可涵括在这六大领域之内。这六大学习领域的划分.有助于我们对学习内容与人类生活之间关联的认识.亦即根据学习领域所建构的课程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界定 全,是指全部,更指育人进程中人员、时空、领域上的突破。全域,即指领域的突破,从原来单纯的学习指导走向学生生活、心理、学习等全方位的指导:全程.即指时空的突破.从原来单薄的学校教育走向学校、家庭、社区等整个生活学习过程的指导;全员,即指人员的突破,从原来单一的班主任个体对学生进行教育走向全体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指导和全体学生接受教导。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语言学习中最早提出“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概念的Holec把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并能对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这种决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2)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的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5)评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内容的序化两个问题,即一门课程需设置哪些学习情境及其内容如何安排.学习情境的实施即如何有效组织教学,需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将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呈现给学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中,借鉴德国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及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论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课程结构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理论界对研究性学习探讨的深入,研究性学习逐步扩展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课程的宏观结构,是指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课程的微观结构是每门课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安排顺序以及内容的呈现方式。在本科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在微观结构层面,建立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应包括:主题、问题、评价。  相似文献   

9.
宋娟 《课外阅读》2011,(12):300-300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化学知识作为载体,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来选择:(1)探索陛化学实验;(2)选择具有开放陛的化学问题;(3)选择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4)选择能体现研究过程的问题;(5)选择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6)选择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活动课     
活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计划所规定的一门新型课程,其属性特征很明显:首先是法规属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课程计划”是各学科教学安排的依据。它所规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具备“法”的约束力,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其次是课程属性。课程,即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就本质而言,一般包括三种课程成分,即一定的有人目标、基本的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这三者反映了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一定学生的需要。一方面成为学校育人规划,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成为学生认…  相似文献   

11.
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法和策略(上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性是影响网上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描述和分析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的二方面内容,包括课程选择支持服务、学习时间管理支持服务以及学习动机激励支持服务。文章描述远程学习者在课程选择、时间管理以及学习坚持方面的种种困难;介绍帮助成人学生选择合适的远程课程的网上测量量表,特别是香港和内地开发的两个智能化成人课程选择测量量表;阐述教师制定网上课程学习时间安排的方法,以帮助学习者在开学前进行每周的学习时问管理和安排;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网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基于多媒体、基于直观、基于经验、基于目标、基于评价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利用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设计体现成长连续性和进阶性的学习内容,搭建了“向上向善”的成长阶梯。一是打破学段界限,统整性设计学习内容,助力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二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实施阶梯式心理成长课程,支持学生阶梯式成长;三是通过一体化建设大科学主题课程、以项目化学习推进课程实施,为学生搭建促进思维成长的阶梯。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课程,一般被定义为“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的进程。今指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古今汉语词典)。教材,则一般被定义为“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同时,“也指对人有教育作用的材料”(古今汉语词典)。这里关于课程和教材的定义颇有新意:对课程来说,其狭义的解释仅限于学习范畴:即教学的科目与进程;而其广义的解释则扩展至工作范畴:即工作或学习的进程。同样,对教材来说,其狭义的解释仅限于微观的教学领域:教学需要的材料;而其广义的解释则扩展至宏观的教育领域:教育需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正是这样一门真正体现学习本质的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5.
自1997年上海启动“二期课改”以来,大同中学基本形成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多元课程结构,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矛盾:(1)学校课程实施有限的学习时空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之间的矛盾;(2)共同基础标准落实与学生个性发展诉求之间的矛盾;(3)教师教学集体性与学生学习个别化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中的问题,立足于学校课程适应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需求和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差异,我们提出了“学校课程统整”的策略,致力于提高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参与、指导下选择、确定探究课题,然后主动展开调研,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应能力并解决学习问题的活动。这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热心参与、自主探究、积极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并形成相应能力,即全面落实“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努力创设一种参与而非旁观的、探究而非灌输的、创新而非守旧的课程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建议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鉴此,在教改实验中,我们运用“学习成长记录袋”进行语文学习评价,做了如下的尝试和探索。一、记录内容多样化———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学习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除了是学生成长的“传记”外,更通过对建立学习成长记录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给予全面、发…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探索性,有时甚至不假思索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虽有思考价值,但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匆忙展开讨论,学生对不同想法根本无法提出有价值的独立见解;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分工不明确,或者部分优生"一言堂",或者大家一哄而起……如何克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1)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2)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3)培养倾听的学习能力。(4)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相似文献   

19.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过去的全新的学习方式;而从课程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学习领域,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讨论的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由此可见,数学探究作为数学的—种思想方法,它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数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又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