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习作教学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习作教学越来越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地探讨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对于作文普遍畏难情绪重,作文引导入门难。通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入手,树立乐于习作的自信心,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借鉴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移花接木式把情境教学引入低年级课堂作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快乐作文,爱写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小学生习作的价值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的本质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内心的情感律动,表达生活的体验认识,而真善美正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价值观。由于生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有“习作的信心”。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是作文课“有效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语文习作提出以下阶段性标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习作;在实践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易于动脑,乐于表达"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实情感。探讨了怎样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结合三年级教材进行习作的教学实践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兴趣为突破口,培养习作信心兴趣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对外在事物保持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相似文献   

7.
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普遍厌烦。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习作的泉源.习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认识.在认识中习作,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这次习作教学,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心态中进入习作训练过程,以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它们为激活中学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要求。那么,教师如何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笔者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解除束缚,走出传统的封闭的写作教学模式,即写作教学要具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在小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假话、空话、套话,看不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小学生的习作与生活一路同行呢?1.小学生习作脱离生活的主要问题经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调查,发现学生不敢说真话、表真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作文内容虚假化。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写  相似文献   

12.
郁存军 《教师》2012,(33):64-64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意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奠定动笔表述基础。动笔表述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写作。小学写作教学需要紧贴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杜红梅  陈立芝 《教师》2012,(10):52-52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块"硬骨头"。三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常常为习作发愁。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关于这一点,在习作教学中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回归"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又表达得合乎规范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普遍厌烦。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见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担忧:走进习作教学课堂,老师往往是先出示命题,小学生面对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 习作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本次的习作训练围绕编写童话故事这种学生乐于参与的习作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产生习作的愿望;在例文的启发下,进一步明确编写故事的意义,掌握编写的方法,以达到“易于动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是小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面狭窄,语言积累不丰富,很多小学生写作文时不知写什么,该怎样写,感觉动笔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习作内容空洞乏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应当抓好以下四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出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写。以实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步入习作的大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工作,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