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衡传》一文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的句子,注解说:“[六艺]见《周礼》,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笔者认为这一注解是错误的,这里的“六艺”应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书。注解中这“六艺”并非太学里的教学内容。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置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而注解中的“六艺”指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  相似文献   

2.
《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神明”何解?较有权威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云:“神明,指人的智慧。”北大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均因袭前说:“神明,指智慧”。统编高中二册语文课本也据此注解为“精神和智慧”。诸家所以持相同的说法,原是有所本的,大约是依据梁启雄《荀子简释》的注解。他说:“《内经》:‘心者君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说的‘神明’是指心的精神,《荀子》所谓‘神明’是指心的睿智。”粗略一看,这样理解似可自圓其说;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彤云浓云阴云”辨周照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四册)中有“彤云”一词,课本注解为“浓云”。有老师认为这样注解不准确。因为“浓云并不意味着下雪,也可能下雨,也可能是干打雷不下雨。”“彤云”应该是“阴云中特定的一种云”。所以,课本应将它注解为“下雪前均...  相似文献   

4.
钟益 《读写月报》2023,(1):30-31
<正>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选编有《五石之瓠》一文。对其中的“瓠落无所容”,教材的注解为“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笔者认为此处注解有待商榷。“瓠落”一词常用义有二:一是指“大貌,空廓貌”;二是指“潦倒失意貌,犹落拓”。教材将其注解为“宽大”,释义准确。但将“无所容”解释为“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则有违文句本意。  相似文献   

5.
○○小议“五更、五鼓、五点、五夜”四川周照明“五更、五鼓、五点、五夜”,这都是古代用来表明夜里的时间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时有所见,有的有注解,有的没有注解;只是有的注解可能有误。如高三册《祝福》中有这样一句:“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舒适,从白天...  相似文献   

6.
《两小儿辩日》一文,最后一句话是“孰为汝多知乎”。对其中的“为”字,课本注解的是“为,以为、认为”。(见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一册注②)笔者认为,这样解释缺少根据,实属臆断,在此,“为”应看作“谓”的通假字,也就是现代汉语“说”的意思才较合适。理由如下: 第一,“为”释作“认为”使同一条注解中的翻译和解词互相矛盾: 注解中先把“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谁说你多智慧呢”,显而易见,这是把“为”翻译成“说”了。但随后又解释说:“为,以为、认为。”那么,这个“为”到底是应解释成“说”  相似文献   

7.
秦牧的散文《土地》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有人认为把“乡井土”说成是“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是错误的,因为“乡井”是一个词,指家乡,“乡井土”也就应该是指家乡的泥土,而不是“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有人为此还写信去问秦牧。得到的回答是:“乡井上”广义应指家乡的泥土,自然也包括共中的泥土。在华南,人们取土常向井中,但这不能解释为乡井上必为井中之上。并非任何地方都有井,因此“乡井上”含义自比井土要广…  相似文献   

8.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有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其中有关“只是朱颜改”一句,课文下面作了这样的注释: “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目的宫女。”我们认为这一注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杨建忠 《学语文》2010,(6):47-47
“策勋十二转”是《木兰诗》中的一句,现行的语文课本的注解是:“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又说“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古诗文选讲》之类的书本译注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捕蛇者说》中有这样一句:“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教材将“岁赋其二”注解为“每年征收两条蛇”。愚以为这样诠释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课本对《荀子·劝学》篇一文中“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这句的“蛇”字没有注解,人们便自然而然认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蛇”。殊不知,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我认为,这里的“蛇”应指“泥鳅”。首先,从语境看,“蛇鳝”并列,按一般的逻辑,并列的二者显然应是较近或同一类属的事物,而“蛇”和“鳝”门类各异,相去甚远,而泥鳅和鳝鱼却生活环境相同,形体又非常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把“鳝鱼”和“泥鳅”并列起来,似乎更具有合理性。其次,从科学角度说,“蟹”居于水底,而“蛇”用肺呼吸,所以不可能在水中有穴,而《劝学》中说…  相似文献   

12.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读楚辞时,篇末常会出现“乱曰”一词,看注解.是“终篇的结语、乐歌的卒章”之意。显然,这里的“乱”不是常见的“混乱、烦乱”之意,那么,它又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说,此处的“乱”是“治”的意思。即一篇或一章终结时。稍作整理。这样,注解就不难理解了。“乱”作“治”的例证在古文中不难找到。如“兹予有乱政”(《尚书·盘庚》)孔安国传:乱,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又如:“乱而敝,托而毅也”(《尚书·皋陶谟》)马融注:乱,理也,亦治也。《尔雅》、《说文》、《广雅》都有这样的例子。这些解释都是从“乱”的本义出发,是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第九期刊登了刘明辉先生的一篇文章《“指其一端”课文注解指瑕》。刘先生认为课文把“指其一端”中“一”解释为数字“一”是不确切的,应该理解为“全部、整个、所有”,这样才符合文章意、作者意。刘先生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有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课文对“守拙”的注解是“安(分)守本分,这里指清贫自守。”我认为此注不妥。一、从词义看:文中在本义上解释“守拙”为“安守本分”是不确的,因为“安守本分”不是“守拙”,而是“守分”。(见《辞海》)课文在意译上解释“守拙”为“清贫自守”也同样是不妥的。据《辞海》:“守拙”指“旧谓无应世之才,宁愿困守田园不出去做  相似文献   

15.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有这样的句子:“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其中“乃自强步”的“乃”字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解为:“这里当‘却’讲。”并把“乃自强步”一句译作“自己却勉强散散步”。中学语文课本和教参也依此说。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后,有人说,到了深圳、海南一带,从地上捡一个石子,可以砸到三个经理。经理多如牛毛,究竟还不是什么坏事,说明人们认识到:如今搞的是市场经济了,经商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是好事;先富起来是光荣,不是耻辱。   一个社会,作家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说明这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人们精神生活丰富。   但是,我这里所说的“作家”,不是指我们最可爱的文艺创作者们。现在,这样的“最可爱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原来颇有前途的作家们有不少纷纷认清了形势,“忽如一夜南风来,千人万人跳商海”,场面蔚为壮观:开公司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眇”的本义,有的字、辞典说是“瞎了一只眼睛”。本文通过引证古今一些字书的注解和前辈学者的论述,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和声近义通的角度指出:“眇”的本义不是“瞎了一只眼睛”,而是“小目”。  相似文献   

18.
课本对“岩”的三种误解周照明文言词“岩’似乎并不难理解,然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却有三误。一、将“岩岩”理解为“积石貌”。高一册《雨中登泰山》:“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这里的“岩岩”是“积石貌”吗?不是的。“泰山岩...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文第6册选入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课本的注解这样说明:“雨脚,指像线条似的密集的雨点。”我们认为,这一注释是不符合杜诗的原意的。 究其真意,这句并不是描绘事物的形态,而是表现事物的声响的。 首先从叙事的时间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判断,诗是从“八月秋高风怒号”起首写疾风吹卷屋面茅草,顽童抱茅入竹的屋外戏剧性场面,接着写“归来倚仗自叹息”回到屋里,独自叹息。这时,风已停息了。接着而来的是“秋天漠漠向昏黑”,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