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有效性,要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在阅读中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扬.  相似文献   

2.
阅读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的精神营养,而好书更能滋养我们的心灵.低年级是儿童阅读的一个关键期,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使他们品尝到阅读的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3.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我们在阅读中去捕获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这要有审美情趣,写作技巧的积累,寻找心灵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中这一要求的提出,是要我们通过文章的人文亮点和语言美点的品学,感受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使文章走入学生的心灵,用心灵的视线阅读。用心灵的视线阅读,其根本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重点是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核心是培育学生的审美心态。从培养人的角度因文施教,让学生用心灵的视线阅读,我们的阅读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阅读就是尊重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片阅读的自由空间;唤起心灵的体验,享受审视文本的乐趣,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懈的追求。让我们俯下身去,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资源和方式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我们尝试从阅读人手,利用优秀少儿读物,引导小学生从阅读中吸取精神营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阅读全国少儿期刊中的金奖刊物<小学生导刊>,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刊用刊活动,让孩子们强化心灵体验,提高德育素质.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阅读就是尊重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片阅读的自由空间;唤起心灵的体验,享受审视文本的乐趣,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懈的追求,让我们俯下身去,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阅读既是一个人阅读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因此,阅读对学生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又是构成学生整个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因为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选文是作者用心灵来写的,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带领学生用心灵去阅读、感受、领悟.面对格调委婉、意境隽远的文章《匆匆》一文,支玉恒老师以情感体验的方式,使学生在读写之中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感受语言文字的灵性,领会作者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操,进而实现教学情感的共鸣.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朗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诉.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弥补他们直接经验的不足,而且指引学生从心灵深处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大量阅读与语文学科有限的课时形成的鲜明反差,我们需要从多方面重新构建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这"重新构建"不管涉及的面有多广,道路多么漫长,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儿童阅读的意义在于在书海中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不是能应对当前语文试卷上那几道考题。阅读的过程就是滋养自己心灵的过程,阅读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获得心灵的慰藉。  相似文献   

11.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并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唤醒、增强和丰富学生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隋境,来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12.
引领学生游历于书海之中,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生活,让浓郁的书香陶冶学生的心灵,让浓郁的书香充盈学生的生活,让浓郁的书香奠基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书籍的魅力     
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我们的心灵。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书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阅读又是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对故事或文中人物的感悟,被作者的文字打动与之产生共鸣.这两种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相互融合,达成课堂的和谐共生.但有时它们是相互背离的,这时以哪种理念为核心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把握.前不久同年级的一节阅读研讨课,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阅读语文下的语文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读书感悟的过程,是一个塑造心灵的过程.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0年,我们提出阅读语文思想,倡导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体现大语文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涵养学生品质,促使我校语文改革走出"高原期".  相似文献   

16.
范梓凤 《成才之路》2012,(35):68-68
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感受伟大的心灵和深邃的思想,从而具备超凡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的阅读虽然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甚至用手去触摸,但阅读不是眼睛、耳朵和手的运动,而是“心灵的盛宴”。当然,由于阅读的目的不一样,这种“盛宴”也呈现出不同的意趣、风格和品位。就学生的阅读而言,我们所要关注的不是“盛宴”本身,而是“盛宴”背后学生的心灵生长。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对此到底关注了多少,关注的程度如何。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若要使学生真正发挥个性,放飞心灵,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为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元化的阅读趣味。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和吸收作品精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我们语文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创设良好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愉快的心灵之旅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心灵对话,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让自主阅读个性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