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9,(9):49-49
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贯彻温家宝总理“要鼓励民问发明创造”的批示精神,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由江苏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江苏省发明协会、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徐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徐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发明与创新》杂志社主办,徐州市发明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暨首届全国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促进会(简称:民科两会),定于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9,(9):44-44
第三届全国民科两会旨在动员民间科技创新力量,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探讨开发利用民间创新资源,推动全民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人讲座、北京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大同天阳工业公司、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发起主办,《发明与创新》杂志社策划承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来自全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13,(9):64-64
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技教育组织机构,各中小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强化自主创新、推进学校创新教育发展、促进校园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学生树立发明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发明创新能力、造就发明创意之星,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香港发明协会、湖南省科普领导小组、湖南省科技厅等单位和部门的指导下,《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全国创新教育活动组委会共同举办"第3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民间科学应该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科发展困难重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科发展,两年前曾组织过专栏讨论。近来中央提出了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就为来自各行各业有更多原始创新性的民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2005年首届全国民间科技研讨会在长沙的召开,2006年全国民间科技深圳论坛的召开,为今后我国民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专业和民间两支科研力量优势的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期的科学文化专栏,我们邀请对中国民科发展非常关注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近年民科的现状、它今后的任务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人讲座、北京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等共同发起主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在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将于11月1 7日至20日在长沙召开。这是我国首次由民间发起,就民间科技发展进行研讨的盛会。这无论是对众多难为社会所理解却执著地跋涉着的民间科技人士而言,还是对吸收民间智慧、整合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而言,都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在此,我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正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科技教育机构、各中小学校: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强化自主创新,推进学校创新教育发展,培养学生发明创新能力,造就发明创意之星,中国首家发明创新专业期刊、全国优秀期刊——《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全国创新教育活动组委会共同举办了第3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09,(7):12-12
为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由江苏省发明协会、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发明与创新》杂志社等主办,徐州市发明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暨首届徐州民间科技创新论坛,拟在2009年11月前在江苏徐州市举办。  相似文献   

9.
民间科学应该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科发展困难重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科发展,两年前曾组织过专栏讨论。近来中央提出了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就为来自各行各业有更多原始创新性的民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2005年首届全国民间科技研讨会在长沙的召开,2006年全国民间科技深圳论坛的召开,为今后我国民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专业和民间两支科研力量优势的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期的科学文化专栏,我们邀请对中国民科发展非常关注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近年民科的现状、它今后的任务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拥有超过140万名像龙彪这样的民间发明人,他们是中国搞发明创新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却得不到国家一分钱的资助.”对于媒体有关湖南民间发明人龙彪因搞发明妻离子散的艰难处境的报道,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鹿大汉如是感叹.2011年,中国发明协会完成了一项名为“我国非职务发明人群体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30岁到40岁的民间发明人中,未婚和离异的分别占25%和3.57%,还有很多民间发明人负债累累.如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因搞发明而负债10万元以上的民间发明人,超过当地这一人群总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回创新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现实需求.其基本原因在于: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范畴,另一方面,人们对自主创新差序格局的内在张力认识不够,旧的创新文化难以解决原创性资源稀缺问题.以原创性为中心开展创新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创新文化自身的转型,并需要中国文化创新的支撑.在自主创新条件下,传统文化创新与新型创新文化建设能够相互为用,并促进和推动自主创新差序格局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发明协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召开期间,相继举行了"民间重大发明与产业化项目推介会"和"民间发明高层论坛"。众多优秀发明人登上讲台,讲述自己的发明创业经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05,(12):4-4
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北京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大同天阳工业公司、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发起主办、《发明与创新》杂志社策划承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长沙召开.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本届大会组委会名誉主任袁隆平院士讲话并题词由《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北京创造学会、香港发明协会、大同天阳工业公司、浙江永久科技实业公司发起主办《、发明与创新》杂志社策划承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于2  相似文献   

15.
民间科技研究者是科技事业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开发我国的民间科学技术,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氛围,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迅速发展,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定于2005年11月中旬,举办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会期三天,为民间研究者和专业研究者提供一个互相切磋、交流、展示的机会。真诚欢迎民间研究者和专业研究者参加研讨。会议中心论题:1、探讨民间科技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民间研究和专业研究的交流与优势互补。2、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的学术争鸣(附《时空理论新探》发布会)。3、民间重大科技新成果的发布、展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追溯与回顾,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由"引进"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通过对中国科技创新演变历程的反思,提炼出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教训表明,推动自主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从4月22日—24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民间科技发展论坛”上获悉,我国民间科技事业开始受到关注,其发展前景可观。民间科技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包括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方面,已逐步形成国家(国办)与民间(民办)两种格局共存的状态,民营企业和民办教育均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迅猛发展。而民间科技的发展明显滞后,特别是民间个体研究者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倍受艰难和曲折,研究成果得不到评审和应用,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严重挫伤和压抑了人民群众的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科技界出现了一批新生力量,他们因从事非职务的科学研究被称为民间科技工作者(以下简称民科)。我们从近两年对民科现状的调查和多次全国民科研讨会的组织中,了解到民科研究的范围很广,成果数量很大,其中不乏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9.
民间科技的旋律早已响彻神州大地,只是人们对民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认识不够、注意不够和对成果的集成不够,至于去发现、去挖掘、去推荐与表彰就更谈不上了。国企、国教与国科是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这"三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改革开放27年来,民企与民教发展很快,现在已形成体系,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惟独民科还没有发展起来。国企、国教与国科和民企、民教与民科,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现在是六分天下缺民科,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民间是人才的宝藏,是科技成果的宝藏,我们…  相似文献   

20.
民间科学应该成为我国科技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科发展困难重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科发展,两年前曾组织过专栏讨论。近来中央提出了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就为来自各行各业有更多原始创新性的民科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2005年首届全国民间科技研讨会在长沙的召开,2006年全国民间科技深圳论坛的召开,为今后我国民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专业和民间两支科研力量优势的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期的科学文化专栏,我们邀请对中国民科发展非常关注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近年民科的现状、它今后的任务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