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樟 《江苏高教》2005,(2):129-131
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就是高校后勤服务这一事物自身内涵对教育的包含及其外延与教育的关联.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教育属性的主要特征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对其的影响因素,阐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教育属性对当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后勤实际运行中,倘若对其所特有的"双重属性"认识不足,把握不准,必将影响到学校稳定大局和后勤改革发展进程。因此,作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后勤服务"双重属性",对推动高校后勤的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改革如何最终实现社会化 ,产权的界定是关键的一步 ,围绕产权界定和属性对高校后勤企业内部结构特点的剖析 ,将更有利于企业的结构治理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完成后勤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的教育即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本文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一般属性及其特殊性。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一般属性包括:需求导向性、选择性及以情感和沟通为纽带的相互协作性。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特殊属性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教育服务的自主性与规定性并存、私有性与公共性并存、适应性与超越性并存。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在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高校后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不能称其为企业文化。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不是在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才开始的,而是伴随着大学文化的创建和发展,经历过历史的筛选、积淀、传承、除旧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而存在的,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因此,在构建先进的高校后勤文化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校后勤文化的属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服务为先、管理跟进原则,既要服务又要管理、互不代替原则,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要通过理念创新.以人为本.营造育人氛围.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以适应高校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凤英 《文教资料》2008,(27):161-162
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是高校后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减轻高校负担,提高服务效率,促进高校体制创新.然而,同时也存在诸如校园市场垄断、后勤收费上涨过快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对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迅速提高,为师生提供了高效、质优、价廉的后勤服务,但不可否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断层。如何在后勤服务工作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地进行大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服务为先、管理跟进原则,既要服务又要管理、互不代替原则,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要通过理念创新,以人为本,营造育人氛围。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以适应高校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的服务意识要与时俱进,是后勤改革的着眼点。眼光须盯在服务于教学科研上,双脚应踩在科学管理的平台上。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充分运用情感效应,营造服务领域中诚信、协作、执着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高校后勤改革所面临的矛盾,通过调查研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推动我省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浅析科学的高校后勤服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不同的高校选择了不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成绩。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国的高校后勤系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高校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一、"三服务、两育人"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解读"三服务、两育人"即:高校后勤必须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它要求高校后勤在工作中兼顾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同时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目标,通过不断改进管理,完善服务,为高校发展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和谐的后勤保障。通过长期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后勤文化建设,使管理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提高服务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晓东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6):124-125,72
通过对现阶段高校后勤服务价格的制定和问题及矛盾的分析,探索和思考了后勤服务价格的制定原则及办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心须以革,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的会议,实现社会化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化,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模式,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教育服务产业,必须对教育服务的产业属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对人类活动三大基本元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作为服务产业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通过对教育服务产业属性特征的分析,则可以发现,事业性和产业性是教育服务的两个非本质属性,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表达教育服务的本质属性并共同为其服务,非本质属性的彰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中央做出的正确决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的具体行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高校自身发展规律、高校后勤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教育是否属于产业的讨论频见报端,这个问题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教育界内部对此也颇有争议。在新的形势下,教育究竟纯粹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还是具有产业的性质?笔者认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产业性质,它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重要的新兴产业。(一)教育产业的提出与实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滞后于其它方面的改革,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制已成为…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支持服务项目,旨在满足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并获得显性和隐性收益。它不同于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的商业服务,也不同于追求“公平、公正、高效”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事业机构的服务,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