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下的学理论研究,不仅深入到学的规律性,特殊性及同其它学科的相互联系,研究成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存在不断拓展这种深度和广度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的巨大潜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创造的、追求真理的本质属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生动的学实践,为马克思主义论研究提供了有力保证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被中国学术理论界淡忘已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回归文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审美走向可概括为:在文学批评中,实现了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的回归;在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上,实现了从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本性和情感特点;在文学本质的界定中,实现了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向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转型,这一方面是从美学角度审视文学本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对文学意识形态特性认识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文学理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表面看,其最大特点是不停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但其主体部分,却一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行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的轨道上.新时期文学理论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在指导思想、历史继承、理论布局、创新支点、途径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经验,是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对新时期三十多年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探讨、研究文学意境论问题的概况,意境说的提出和发展作了较具体的述评。涉论教材45部。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于6月13-1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经历的三十年,是发生巨变的三十年:前所未有的进展,前所未有的活跃,前所未有的多样,前所未有的繁复.  相似文献   

6.
在文艺学学科的发展中,文学理论教材作为文艺学思想转化及传播的文本形式,在中国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材是经过反复研究的历史积淀,是普遍达成共识的学科的精华,代表着学科的主流。新时期之初,指“新时期”的第一个阶段(1978年-1984年),即,从“文革”十年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六年时间,这期间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体现出如下时代特色:第一,由于“解放思想”的渗透,抛开了对政治话语的依附,在文学理论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开始复苏,使得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中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得到真正关注。第二,在思想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文学理论界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典型”、“形象思维”和“共同美”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反映在文论教材的编写上,主要是从狭隘的、机械的反映论走向能动的、审美的反映论。第三,对西方文论思想的借鉴也大有收获,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结构框架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教材建设本身带有浓重的过渡时期的色彩,与新时期开放的文学语境不大和谐。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文学理论教材,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即80年代文论教材的编写呈现出在承继中发展的特点,而90年代以来的教材则体现出在发展中更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文学理论”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该门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必须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文学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课程内容,阐述了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路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功利论和艺术审美理论,概括了二十世纪近80年中国文学理论思想的发展轨迹。它为新时期文学新的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历史的参量。从历史角度看,今天的文学理论重建正是对80年来的文学观念的新的综合改造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学理论课程的危机和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都与文学理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其实践性的品质有关。要真正走出目前的危机与困境,单纯依靠文学理论的知识创新与教材建设是不够的,必须以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为突破点,加强实践性的研究与探索,强化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建构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肖勤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09-110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非语言交际研究的核心是文化差异研究。文化相对主义提倡文化的平等性和多样性或多元化。试图用文化相对论去理解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人士消除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真正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董学文、金永兵等著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一书是近年来一部总结和反思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力作,它以科学的精神探究文学理论的发展,以科学的理念探究文学理论当代形态的逻辑,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实际情况看,应加强其系统性研究,包括课程内部的系统性和课程外部的系统性,这两方面问题解决之后,文学理论课才有真正的系统性可言.  相似文献   

14.
《幸存者回忆录》是多丽丝·莱辛关注“内心空间”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主人公进行自我探索,经历揭开创伤、内在成长、自性涌现,最后在自性引领下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整合统一与完善.主人公的意识自我与其无意识的自性的整合过程,揭示了自性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认识象征人格完整的自性对现代人实现心灵完整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学理论课程具有阐释性、实践性、体验性的品格。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其理论思维能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改革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  相似文献   

16.
文学理论"审美化"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研究文学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我国近年的"审美化"研究模式中出现了,"非-审美"的异化倾向,表现为:一是抽空审美的具体历史内涵而将其界定为超历史的抽象概念;二是置换审美的内涵.否认了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把现实生活的一切都等同于美,实质取消了"审美"与"非-审美"界限."审美化"研究模式难以真正使文学研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重新认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有利于科学地把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形态。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一般说它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文学。但文学既指作为文本的文学,又指作为现象的文学,找出各种文学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才是文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更为重要的内容。同时,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确定,还要取决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品质或内在规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文学理论研究对象,可以形成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19.
新时期学思潮的研究思路已形成了多样化格局,理论形态更加丰富,但在纷繁多元的分类中,存在着缺失:整体性观照不足,缺乏民族主体性,批判性和理论勇气的丧失。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表明,基础理论研究是推进其科学发展的基石,是当前文学理论热点焦点现象的根源,影响着我国文艺学建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格局和样貌.因此,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其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