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堂外语课,同行来评,他说“你讲那么多语法干什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能力”。而一个教务处的长官说,这堂课很好,师生互动很好,学生思维活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对这一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体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话·互动”一词越来越多地跃入人的视野,引起老师的高度关注。于是,许多课堂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对话的精彩场景,课堂成了儿童开放、丰富的学习世界。然而,在摆脱传统课堂观后,亦有一些课堂出现了“为动而动、表面热闹”的现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好课     
这个问题之所以要研究,是因为它主要不是用来评价哪个老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导向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不仅是刚进入新课程的老师常常提出“科学课怎么教”的问题,即使是一些原来上出过有影响的课老师也说:科学课越来越不知道谊怎么上了。这都反映出对“什么课是好课”拿不定把握。谁都想上出好课来,但是怎样上才算“好”,里面的文章就多了。对一个课的评价,由于各人所持的标准不同,结果往往会不同。原因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04,(11):F002-F002
关于好课的标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孙双金先后提出过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而不是某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更不是某种外在的形式。”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视角与视点应是:能否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每一个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的知识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变化等都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质所在。如果教学没有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不管教师讲解得多么生动,运用了多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这个课堂教学最终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把课上“活”,这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心理犹如对腾挪跌宕、一泻千里九曲黄河的景仰。现在新课改理念中提倡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实也就是倡导把课上“活”。  相似文献   

8.
《宣武教育》2005,(4):46-46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应该是“实惠课”。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多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所进行的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改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评价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要进行重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你是有名的‘故事大王’,老师记住你了!”听了老师的赞许,学生心里充满了甜蜜,“你在同学的帮助下.语言变得更生动了,真聪媚!?听了老师的鼓励,学生眼里闪烁着自信。“第四小组的同学能够充力合作.设计精巧,语言流畅。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像一阵春风吹进了语文课堂.探究合作成了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何提高语文课探究的质量,我们针对不同的课文对探究的课堂模式进行了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佐斌 《湖北教育》2003,(9):14-15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往往是中心,教师“讲”得好不好。板书是否美观工整就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常用的最重要标准。“听课”、“看课”的对象当然都是讲课者——教师。“听课”“看课”之后要“评课”,听课者一般对上课教师评头论足,区分上课人的名次与好坏,自己好像是局外人。我们倡导看课后要将看课者自己的认识、感受、理解、评价和建议等表达出来,与上课者和其他老师分享。 那么,“看课”该看什么?概括来  相似文献   

13.
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才高八斗,上课能讲很多"背景知识",也较风趣和幽默,学生听得天花乱坠,但在一片笑声中却感觉什么也没学到,学习效益并不高;有的教师讲课井井有条,将知识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听得轻轻松松、明明白白,但遇到稍微变化的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讲课设置许多问题,师生、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做到精讲知识,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各种花样的习题和变式题,虽可使学生能够应付一些常规题目,但却往往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这样的一些课,有时却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评价也同样具有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重新审视,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积极互动,课堂中充满了对师生智慧的挑战,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好课新主张     
有人把好课比作美女,认为评价标准不同,只是见仁见智罢了。我却想把好课比作橄榄,越嚼赵有味。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是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改革伊始是有点苦涩的,但其后的收获又是回味无穷的。近年来“课标”也极力提倡综合性学习,报刊、杂志上也常提到学科的融合,甚至提到要上四不像的课,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一堂好课要看师生有没有很好的“交往”,老师是不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全面的看,一堂好课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提与问是个“永恒”的主题,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的磁场。不管何时,提与问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决定着一节课的生动与否,提与问始终是个“主角”。笔者就教学中的实例分析提与问的目标指向性、适时性、技巧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件走进了语文课堂。由于多媒体涵盖图、文、声以及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宽阔的道路。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美丽的课件也容易走入误区。“万般皆下品,唯有课件高”———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看得过于神奇甚至过分“崇拜”,学校挑选老师上公开课,更是指名非课件不行,课件成了一双时下最流行的“高跟鞋”。其实,多媒体计算机只不过是教学的工具之一,就像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在选…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不管是教师提的,还是学生自己假设的,都会促发学生的高涨情绪,都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振荡。  相似文献   

20.
问: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一言堂”现象确实少了,课堂热闹很多。但在评课时,大家把“热闹”作为一个硬指标,难道热闹的课就是好课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