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贾晖 《收藏》2012,(17):92-93
西王赏功钱,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铸,凡金、银、铜三品,用于奖赏有功将士。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陕西省定边县东)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与李自成同为明末著名义军将领。据《明史》载,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王家胤的起义军攻陷府谷,张献忠以米脂十八寨响应,自称八大王。次年冬,伪降  相似文献   

2.
明末万历年间围棋国手苏之轼(字具瞻、亦瞻)在《弈薮》的“凡例。第一条”中说:“诸谱先着黑白互见,每势要查着则谁先,未免劳神检点,今更一例(律)白先,凡系黑先者,一切换去,亦一捷径法门也”。这说明,到明末围棋还是黑先白先都有,苏之轼为“免劳神”才在他的著作中一律改为白先,“后来棋谱,皆从此脱胎”。围棋真正确定为白先,是在明末。  相似文献   

3.
马雷石  李昌 《精武》2005,(11):22-23
心意六合拳是由明末山西平阳府蒲州(蒲东)诸冯(今山西运城市永济县尊村)人氏姬际可(字龙峰)祖师,以枪法化拳法,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取世间诸动物之灵性与本能,创出的一种内外兼修的内家拳。  相似文献   

4.
田晓光 《收藏》2007,(12):101-101
2006年10月,有机会赴台北市“国家”图书馆参观访问,该馆将印制的明末著名女画家文俶(chù)绘画作品册页送给我们留作纪念,当时只觉得册页上的画作风格别具,古意悠悠,煞是招人喜爱。回到大陆后,经查阅有关资料,方知文俶绘画的可贵。  相似文献   

5.
刘禄山 《收藏界》2014,(8):11-18
八大山人为明朝宁献王朱权九世孙,生于明末天启六年(1626年),逝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0岁。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师一生坎坷曲折,从事书、画、文学艺术创作的时间最长。他曾用过许多名字,如谱名(统[林金])、庠名(朱耷)、僧名(传綮)、僧字(刃庵),在自己作品上所题署的款名、字号、别名也特别多,单是用过的“号”就有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法堀、  相似文献   

6.
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于1603年在南京受洗信奉天主教。1604年中进士,1632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还担任过不少政治、经济、军事、天文、测量、治水、农业多方面的职位。  相似文献   

7.
刘汉忠 《收藏界》2010,(1):90-90
明末马士英,贵州贵阳人,字瑶草。史称擅长绘事,工山水,《画征录》有“画法倪(瓒)、黄(黄公望),颇足与思翁(董其昌)、龙友(杨文骢)肩随”之语。时至今日,作品已颇罕见,原因当然也是颇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潘深亮 《收藏》2009,(7):66-71
陈洪绶(1598~1662年),宁章侯,号老莲等,浙江诸暨人,明末著名书画家。他4岁时就曾绘关公像,10岁时拜蓝瑛、孙杕(dì)为师,学画山水。及长,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研习宋人、元人墨迹,并从家乡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以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爆发了多次声势浩大、影响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军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隋末的瓦岗寨群雄等起义,两宋时期的王小波和李顺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代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农民起义中,有的农民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还铸行了自己的钱币。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所铸钱币北宋淳化四年(993年)二月,西川大旱,官府不知抚恤,反而追迫赋敛,民众生活窘困。青城县民王小波率领百余名农民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周围农民群  相似文献   

10.
许杰 《收藏界》2010,(9):78-78
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称东平王,改号“式朝”,于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在昆明铸“兴朝通宝”权银钱。分火、中、小三等,规格不一,多系黄铜所铸。“兴朝通宝”四字楷书,商读,字体遒劲,制作工整。  相似文献   

11.
安元 《中国钓鱼》2000,(5):51-51
我国古代有两则军事家利用“鱼”退兵的故事。 北宋末年,方腊带领浙江农民起义。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朝廷派宣抚使童贯率兵镇压,方腊退至安徽皖南山区齐云山一带。由于当地山高林密,形势险要,童贯不敢贸然进攻,而是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企图切断起义军物资供应线困死方腊人马。方腊将计就计叫部下把山间地、潭能够捕到的鱼,尽量往山下投去。童贯见山上丢下那么多好好的活鱼,想必方腊粮草充足,围困不起作用,于是决定撤退。 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献忠统帅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途经四川东部瞿塘峡长江北岸…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我在《中华武术》杂志第5期发表题为《偶然所得重大发现——博爱县唐村考陈王廷创太极拳和王宗岳》的文章,披露了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中记载的关于唐村李姓与温县陈家沟陈姓,在明清两代的姻亲关系以及家谱中记载的陈王廷带领表弟李岩、李仲(二人后来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主要谋主及部将,李岩即李信)等在青年时期创太极养生功的内容,讲诉了在调查中发现的王宗岳于清乾隆五十八年,  相似文献   

13.
李烈初 《收藏》2009,(3):44-47
明末董其昌(图1)学问渊博,书画造诣甚高,影响后世至巨。现代学者对他进行研究的很多,但似未能指出他的最大成就是什么?笔者认为他的最大成就应是草书。  相似文献   

14.
形意拳随笔     
陈建国 《武当》2009,(2):24
形意拳又称心意六合拳或心意拳、意拳。传说由明末山西人姬际可(字隆风)所创。粗讲有五行、八式、十二形之说。这种拳法在中国拳法中既豪放且刚强,因形具像,乃以形取意,含难解的哲理和强劲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7,(15):22-23
九段 2007年段位赛上,丁伟八段成功升为九段,至此,出自中国棋院的九段已经达到二十八人,他们分别是:陈祖德(1982年)、吴凇笙(1982年)、聂卫平(1982年)、马晓春(1983年)、曹大元(1986年)、江铸久(1987年)、钱宇平(1987年)、刘小光(1988年)、芮乃伟(1988年)、俞斌(1991年)、张文东(1993年)、陈临新(1993年)、邵震中(1995年)、廖桂永(1995年)、汪见虹(1996年)、  相似文献   

16.
关于螳螂拳的形成说法多 种,一说是南宋人王朗所创;二说 王朗创拳约为明代;三说是明末 清初人王朗所创;四说是螳螂拳 由明末陕西淳化县人王朗(王文 成)所创……纵观武术史籍,说明 末清初者较多。另外,还有传王朗 字孟熹(1607~1702),山东烟台 栖霞人,系明朝武举,著名的农民 起义领袖。 因起义失败 被清兵追 剿,而后出 家。字通澈, 法号善合, 螳螂拳由他 首创。 相传工 朗幼年好 武,曾到河 南少林寺学 艺,后来,因 清兵火烧了少林寺便回了老家山 东。回山东后他虽苦练武艺,总因 身材矮小与师兄弟交技屡屡失 败,…  相似文献   

17.
螳螂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螳螂拳象 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 纵擒打动作而得 名。据传为明末清 初(亦有说南宋) 山东即墨(亦有说 山东烟台)人王朗 所创,世称北派始 祖。发自崂山,遍传山东,如今已流行 全国及东南亚国家。 该拳流派颇多,按其劲力特点可 概分为三类,即硬螳螂(尚刚)、软螳螂 (偏柔)、综合螳螂(刚柔并重)。硬螳螂 以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为代 表,着重快、变、刚。打法讲究一招多 变,招招相连,如“连五垂”、“一吐五梅 花”等;手法有勾、搂、刁、采、劈、滑、 缠、挂、崩、挑、弹、压等,以刁、采、弹、 崩为主;步法以…  相似文献   

18.
范知行 《集邮博览》2001,(12):30-30
国家邮政局将于12月13日发行《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邮票l套3枚。民族英雄,明末名将领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朝平国公郑芝龙之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时被封为延平郡王。清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投降清廷,郑成功曾苦苦相劝,未能阻止。郑成功于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周安庆 《收藏界》2014,(10):73-79
冠冕一代的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作为大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尽管毕生经历坎坷,但凭藉坚持不懈的努力修炼,艺术成就卓著,与八大山人、石豁、弘仁并誉为画坛“清初四僧”。笔者现以石涛晚年创作的《金陵怀古图》册为例,对其这类山水画艺术做一探讨。石涛(1641-约1718年),为明末全州(今广西桂林)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后法名元济、原济,字石涛,号枝下叟、大滁子、清湘遗人、苦瓜和尚、耕心堂、耕心草堂、大滁草堂等。  相似文献   

20.
罗以民 《收藏》2010,(12):60-63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此画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末,此画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他极爱此画,以致在临死前下令将画焚烧殉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