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日常教学中,我尝试在生活中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寸之间天地宽——布置教室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是学生另一个温馨的家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布置精妙的教室  相似文献   

2.
王桂香 《考试周刊》2011,(30):57-58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意思是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和生活"链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皆语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呢?  相似文献   

3.
学习成功的原动力要学生学习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这种发自内心的兴趣感越是强烈,所取得的成功就会越大。古代教育家孔子是世界上最早主张“快乐教育”的人;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杨贤江等也都提出了尊重儿童、实行民主的“快乐教育”思想。以“快乐教育”的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杜宝卫 《双语学习》2007,(9M):73-73
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诚然,生活便是语文学习的根,语文学习一定要在生活中吸纳与倾吐,不管是发展语感,还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都离不开“生活”输送的养分。我认为要让语文学习有声有色,我们就要紧紧抓住“生活”——语文学习的“根”,使语文与生活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语学习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语学习中的体验性学习是学生在主体接受性参与的基础上迈向主体体验性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主体人格得以升华和超越。体验性学习在语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与教师是主客一体,自然融合;学生与学生是交往合作,共同进步;学生与知识是物我交融,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7.
王晓波 《甘肃教育》2007,(11X):20-20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固然重要,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更不可忽视,而课外学习资源挖掘、利用的最佳环境便是生活。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诚然,生活便是语文学习的根,语文学习一定要在生活中吸纳与倾吐,不管是发展语感,还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都离不开生活输送的养分。我认为要让语文学习有  相似文献   

9.
临近期末,在组织学生完成一份《语文学习形成性报告》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不约而同地谈到对本学期所开展的几次语文实践活动记忆尤深,建议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在此,我将一年来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所做的探索一一梳理和反思,谈一些体会与同仁们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0.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语文学习走进乡土、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活动与语文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课堂,课堂学习不能全面担当起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任务。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年度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响亮地提出了“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口号,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搭建课外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位教育家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激励学生探求知识,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愉快,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湘水 《广西教育》2006,(1A):25-2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要求教师从社会中、生活中、教学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活书,活教书。语文学习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出更多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4.
梁静 《现代语文》2006,(4):44-44
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渐加深学习语文与生活关系的认识,激活、激励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活动的开展,对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条件,让学生不拘一格地学语文、用语文,使之在课内外语文实践中能“优势互补”.能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本学期,我结合市里开展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努力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写作、日常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语文学习才会走向返璞归真。陶行知提倡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就是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锻炼应源于生活情境,应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全方位触摸生活中原汁原味的语文。这样才能让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能力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3,(6):24-24
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语文学习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中,还在碧波绿荷的自然意境中,在明月乡愁的千金家书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以教材为依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1.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