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电离平衡和溶解平衡等后续知识的学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习中应重视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一、化学平衡常数的知识要点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2.
一、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值,又简称为平衡常数,符号为K.如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的提出化学平衡计算的考查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考查的形式变化多样.不仅考查解读图表、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还对不同条件下,平衡常数的求解进行考查.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4.
部编高中化学课本中关于平衡常数的意义是这样叙述的:“K值越大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得更完全些,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反之,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小。”  相似文献   

5.
<正>一、平衡常数K的类型和定义1.实验平衡常数(又称经验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是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测定后经计算得到的。实验证明:对于任何可逆反应aA+bB===gG+hH。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之  相似文献   

6.
<正>一、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有关计算对任一气相可逆化学反应:aA+bB(?)dD+eE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物A、B和产物D、E的平衡浓度都有如下关系:([D]~d[E]~e)/([A]~a[B]~b)=Kc上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称为浓度常数.也可用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Pi来表示,此时称为压力常数: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的几种中学化学课本中,对平衡常数的意义,都是这样叙述的:“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得更完全些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反之,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事实上,这种不加分析,简单的定论是不对的。例如,对于反应 N_2O_4(?)2NO_2,在 t=53℃,P=2大气压时,Kp=1.33.在 t=0℃,P=0.5大气压时,Kp=0.143,在这里虽然前一个温度下的 Kp 大于后一个温度下的 Kp;但是,前者在2大气压时的转化率却小于后者在0.5大气压的转化率。此外上述简单的观点也容易使人按照因果关系去推敲出:  相似文献   

8.
<正>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它可以表征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在高中化学中有几种不同的化学平衡常数,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盐的水解平衡常数Kh。本文试从这些平衡常数的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条件,从而揭示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我们主要学习了幂的三条运算性质,分别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用公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五、关于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数学表示,是平衡状态的定量标志。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平衡混和物中生成物越多,反应物越少,反之亦然。固然,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不同系数所表示的同一化学反应平衡,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当然不同,则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1.
反应物的转化率是指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率——平衡转化率(以下简称转化率),显然转化率表示在平衡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虽然平衡常数也可代表反应进行的程度,但对某一种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情况,转化率描述的更具体,例如某温度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不同时,转化率会有所不同,其变化可以体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而平衡常数则不变,因此,有时转化率的作用是平衡常数代替不了的。文献[1]中对转化率的定义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反应物的量(n)定义转化率(αn);另一类以反应物的浓度(C)定义转化率(αc)。…  相似文献   

12.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时,学生经常会走入某些误区,如当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某个条件发生变化,平衡就会向某个方向(或正、或逆)移动,一段时间后,可逆反应会重新达到平衡,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理量(如各物质的浓度、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会发生变化(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具体分析时,学生经常会把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某些错误的结论:如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一定会减少,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下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或者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等.  相似文献   

13.
正转化率是已转化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转化率又等于某反应物浓度的改变量与起始浓度之比.平衡转化率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因此是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在不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转化率即平衡转化率,可用下式计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2册(必修加选修)第40页指出: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B(?)pC qD(A、B代表反应物,C、D代表生成物,m、n、p、q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在一定温度下,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如何,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CpCCqD/CmACnB=K,K叫做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仅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如反应  相似文献   

15.
[知识要点] 一、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常依据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快慢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表示. 计算式: 注意:(1)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相应的物质.(2)固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故一般不用它们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只有…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试用本)第一册p152中提及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这一概念。用定义式表示为:“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指定反应物的平衡浓度)/(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100%”我觉得关于“转化率”概念的教学,必须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一、课本上所指的转化率,实际上是指平衡转化率(或叫理论转化率,最高转化率),是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某指定反应物转化为产品的百分数。而转化率是指实际情况下,反应进行到某个时刻,某指定反应物转化的百分数。由于实际情况常常不能达到平衡,故实际转化率常低于平衡转化率。平衡转化率是转化率的极限值。前者只依赖于平衡条  相似文献   

17.
1.减少反应物浓度原理的应用 对于达到化学平衡后的可逆反应,减少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反应物转化率随之提高.氨的产率也随之提高,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可借助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或等效平衡思想(构建模型思想).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是否一致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宋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中提出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用现代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20.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是在有理数乘方的基础上来研究幂的运算,共有3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同底数幂的乘法,第二单元是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三单元是同底数幂的除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