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大量的“闲”、“愁”出现,且有许多与“闲”、“愁”相关的意象。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将张炎的词定性为闲愁词,并初步分析了他的闲愁词的创作环境与他创作时的心境,他的家学渊源与他的词学观念的指导,他的闲愁词中的相关意象与其词的艺术风格。由此可见张炎其词的真正面目。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长。有一天,他在电视中看到记者现场采访偏僻山村的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干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取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深夜,他服毒自杀了。男孩的死,为一出失败教育…  相似文献   

3.
避免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个典故,其结尾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现代著名美国科学家、哲学家罗怕特·默顿发现了这种现象,即对做过贡献,已有相当荣誉的科学家,给的荣誉越多;而对无名小辈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不予承认,不给予应有的重视。他于 1973年最早借用《圣经》中上述典故,把科学界奖励制度上优势积累的现象,概括命名为“马太效应”。显而易见,“马太效应”的结果是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略了“雪中送炭”。   综观我们的教育教学,“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5.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个典故,其结尾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现代著名科学家、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这种现象,即对做过贡献已有相当荣誉的科学家,给的荣誉很多,而对无名小辈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不予承认或不给予应有的重视。他于1973年最早借用《圣经》中上述典故,把科学界奖励制度上优势积累的现象,概括命名为“马太效应”。显而易见,“马太效应”的结果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视了“雪中送炭”。在我们的教学中,“马太效应”现象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例…  相似文献   

6.
朱国忠 《青年教师》2005,(12):35-3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8.
中师《阅读与写作》第六册文言文单元节选了谭嗣同的《仁学》和梁启超的《谭嗣同传》。《仁学》节选中谭嗣同严厉地批判了“为君死节”的思想,并重申“继自今,即微吾说,吾知其必无死节者矣”。《谭嗣同传》中,梁启超则引用了谭嗣同的话,“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对此,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谭嗣同“以死酬圣主”算不算“为君死节呢”?他既然反对“为君死节”,为何还要“以死酬圣主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可以肯定的是谭嗣同并非“为君死节”,他的“以死酬圣主”有着更为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说起“Polly”,大家立刻会联想到鹦鹉“Polly”。但今天所说的“Polly”,并非长着彩色羽毛、模仿人讲话的鹦鹉,而是初中时我的一位同学。也许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会有一位外国同学呢”。不,“Polly”可不是什么外国人,而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男孩。他之所以叫“Polly”,是因为──你听我慢慢说。 他姓李,名左,因长得较胖,同学们就戏称他为“胖李”。可谁知“胖李”和英语书中那只鹦鹉的名字差不多,因此,“Polly”这个“洋名”就很自然地属于了他。 见过他的人都用一个字概括了他的长相──帅。那穿…  相似文献   

10.
1973年,还是一个小木匠的张果喜靠一只樟木箱和变卖祖房的1400元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1993年,他与星星有个“约会”: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3028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成为中国企业家中摘“星”第一人。2002年,他的资产总额达到1.5亿美元,在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名列42,其实他已经连续四年“登陆”此榜了。如今,他建立起了“稻田上的帝国”,他的木雕产品在日本市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投资领域也向旅游、电机、渔业等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11.
孟子的雄辩有其技巧,如抬高倾听者的心理预期、在漂亮的语言中蕴含逻辑思辨以及用常识来纠正时代、个人的偏见等。同时,孟子辩之“雄”更体现在他的辩论并不是“为辩而辩”,而是“为用而辩”,并在“为用而辩”中始终凸显“仁政”“王道”的价值观。学习孟子,不仅要理解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更要去发掘他沟通、传递这些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为文是极讲究精练的。他认为,要精练就应“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但同时他又将语言的“重复”与“反复”分得极清,因为“重复”是哕嗦,“反复”是艺术。他在《秋夜》是这样反复地写“枣树”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用了两次“一株”,两次“枣树”,这作为开篇句,很好地“反复”出作者当时凄切的心境。在《祝福》中,“反复”的特点是作为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反复”的形式有两种。  相似文献   

13.
傅种孙著作《高中平面几何》所体现的教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明  杨世明  陈汉君 《数学教学研究》2003,(10):F002-F002,3,4
傅种孙为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为数学教育一代宗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其数学教育思想及数学方法论的观点研究不够深入。在他著作的《高中平面几何》中体现了“重视数学思维过程”、“关注通理通法”等思想,他关于数学教育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他关于教师要“视学生如新人、要有创新意识”等见解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邹红 《今日教育》2008,(9):14-14
2003年金秋,当马培高第一次三百多位十八中教职工面前亮相的时候。他惊奇地看见竟然有那么多双亮晶晶的眼睛,直楞楞地看着他,确切地说是“观察着”他。在十八中发展停滞低迷、频繁更换校长的时候,老师们终于迎来了上而清来的“外来的和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些眼睛中,有质疑,有期盼,也有鼓励。  相似文献   

15.
坚持梦想     
一个男孩,小学6年级的时候,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他好高兴,跑回家就开始看这本地图。那天轮到他为家人烧洗澡水,他一边烧一边看。心想,埃及很好,有金字塔,有尼罗河,有法老王,有很多神秘的东西,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突然,他的爸爸从浴室中冲了出来,大声地说:“你在干什么?火都熄了!”男孩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啪、啪”给了男孩两个耳光,然后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打完后,又踢了男孩屁股一脚,表情严肃地跟他讲:“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20年后…  相似文献   

16.
“NP+VP+得+NP+VP”结构在汉语中有很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NP+VP+得+NP;+VP”,如“张三打得李四站不起来”、“他吓得小孩哭了”等,第二类为“NP;+VP+得+(NP.’s)NPi+VP”,如“他兴奋得脸红了”、“他走得脚疼了”。虽然两类就看上去相似,但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在听课时.老是流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高文杰,吉林省榆树市第五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 记。他是一位从基层教学第一线成长起来的好校长。 每当人们谈起他,都赞誉他“育人有招术,治校有方 法”,说他“勤学习、会教书、懂管理、善思考、有威信”。 他长期担任中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他十分注重研究学生心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采 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他的教学成绩在本地区一直名列前茅。 他善于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他的“防止两极分 化,争取大面积丰收”、“学导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翻阅书籍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喜欢以“白石”为号。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给自己起了“白石道人”的别号,与他共同学诗于萧千岩的黄岩老,也给自己立号为“白石”。他们二人在当时文坛有“双白石”的美誉。 明代著名画家沈周晚年号“白石翁”。近代大画家齐白石,真名齐璜,“白石”也只是他的号,以致人们对他的真实姓名反而生疏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文人对“白石”情有独钟呢?据晋朝葛洪《神仙传》记载,上古时代有一个修道高人,居住于白石山上,常常煮白石为粮食,人们都称他为“白石先生”。到彭祖时代,白石先生已经两千多岁了…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车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0,(4):F0002-F0002,F0003
听说100年前有个叫亨利的,要“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结果他把美国装在了轮子上。但是当他的福特公司“为世界装上轮子”的时候,我们却没找到世界的“方向盘”!因此,真不知道我们是要感谢他呢,还是感谢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