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梁永涛 《收藏》2012,(15):73
"男钱"是中国古代对一种钱币的称谓,为何称"男钱"?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此提法最早源于唐朝杜佑《通典》:"布泉,世谓之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晚唐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六云:"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宋代洪遵《泉志》有言:"旧谱曰径寸,重四铢,悬针书,文曰‘布泉’。世人谓之‘男钱’,方佩之则生男也。"清末叶德辉《古泉杂咏》:"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据上述记载,首先明确了布泉被称为"男钱",是一种民间的俗称,由妇人佩之。在中国古钱币史上,有新莽和北周武帝两个朝代铸造过布泉,从钱文上看,一为悬针篆(图1),一为玉箸篆(图2)。那么,  相似文献   

2.
程正航 《收藏》2006,(9):90-90
在封建社会,“万岁”之称只能用于九五之尊的帝王,“皇帝万岁”吉语钱无疑是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顶礼膜拜的产物。据《事物纪原》载:“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  相似文献   

3.
胡鸿章 《武当》2004,(12):42-45
欲得金丹,须先明人身中的玄关一窍。而这个窍古来从不轻易传人,甚至不许坐私传之。是以在一些丹经中多以隐语、暗喻、巧比、行话等等方法来表述。大都以还丹为界,前后各有一个名称。在还丹前《道德经》名之日“玄牝之门,《参同契》日‘规中”’,《金丹四百字》日:玄窍。还丹后《道德经》日:“玄牝”,《参同契》日:“真人”,《金丹四百字》日“玄珠”。还丹前后这两者通称日“玄关”。  相似文献   

4.
王泰初 《收藏》2010,(8):130-131
钱币收藏研究界历来对小五铢的断代、定性存有较大分歧,谱录的说法亦不一而论。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古钱大辞典》将小五铢定为王莽钱,定价“五角”;《历代古钱图说》将小五铢列入六朝陈文帝“鸡目五铢”条下,并称:“按此钱初铸极精小,即旧谱误为沈郎钱,近人属之王莽者是也。”近年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则将小五铢定性为“冥钱”。  相似文献   

5.
张绍堂 《武当》2000,(4):2-4
天人万物是一个整体,同受大自然的普遍规律主宰。这一普遍规律古人称之为“道”。“道”者,道理,规律也。“一阴一阳谓之道”。《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可见阴阳及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无不是阴阳运变的结果。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进一步指出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本。古人主张取象于天,并动用阴阳八卦五行之理探索宇宙万物。故《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学说是太极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命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张建功 《收藏》2007,(5):142-143
《收藏》2006年第3期刊载了李克勤的《新疆有的红铜钱不是新疆红钱》一文,对笔者《古钱奇葩——新疆红钱》(《收藏》2005年第2期)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分析。李克勤先生文中认为“新疆红钱仅限于南疆八城通用”,而北疆的红铜钱(包括黄铜、铁质)等,“则属制钱范畴”。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新疆统一后的货币全貌。  相似文献   

7.
潘龙 《收藏界》2010,(12):88-88
"五行大布"铸行于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同武帝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先铸的"布泉"及后来静帝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的"永通万国"钱合称为"北周三泉",皆是钱币界倍受赞誉的美品佳泉。据《周书·武帝纪》载:"建德三年六月壬子,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并行。"文中所言"以一当十"指的是折合布泉十枚。  相似文献   

8.
哲龙 《武当》2006,(8):49-49
前贤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方便道,亦称世间修。在众多“归元”的门径中,“性理养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历来倍受人们的关注。《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孟子说:“食色性也。”《素女经》说:“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于密闭,以守天真也。现代性学先驱霭理士说:“性是任何事物也无法熄灭的长明之火。”  相似文献   

9.
阿句 《精武》2009,(4):56-57
《圣经》上说:“亲近邻舍之妻的,不免受罚”;《拳经》上说:“打骂武林同道的,一定成名”。  相似文献   

10.
常崇宜 《围棋天地》2007,(10):95-96
围棋是中华祖先智慧的结晶,传说肇始于唐尧时期,“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战国佚名《世本》)。到了汉魏时代围棋已经十分普及,成为上白宫廷,下及百姓,文武百官,三教九流的共同爱好。围棋之所以朝野流行,主要是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殊功能:其一是围棋“易学”,使之有了很强的娱乐功能。在缺乏大众文娱活动的古代,瓜田斗室都可以摆上副围棋,“纹枰对坐”,从容谈兵。其二是围棋棋艺又极深,从纯理论上讲,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计算过,围棋的变化无穷,“尽三百六十一路,大约连书万字五十二”。班固《弈旨》称围棋“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鉴其得失,古今略务”。  相似文献   

11.
路迪民 《武当》2007,(7):29-31
靕俘音“真道” “靕”,《汉语大字典》注:“品行纯正,不染邪曲。《改饼四声篇海·青部》引《俗字背篇》:‘靕,太上作,张道忠添注:从一,从止。从主,从月为青。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也,四正之初也。正者,真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基本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论作者之序言所云近来,方始见到台北商务印书馆于客岁八月印行的《金瓶梅解隐》一书,李洪政先生著,注 明所解问题有三:作者、人物、情节。而作者在其序言中,开头就说从事《金瓶梅》一书之 研究已二十年矣。该书篇幅二十万言上下,揆其目次,分作六章,首解背景之隐秘,二解宗旨之隐秘,三解作 者之隐秘,四解金瓶之隐秘,五解雪月之隐秘,六解楼构之隐秘。他认为“许多文人学者” 都没有“用科学思辩和历史论证的方法”。他是用“科学思辩”和“历史论证”来研究这部 “天下第一奇书”的。关于《金瓶梅词话》于1932年出版…  相似文献   

13.
王志远 《武当》2013,(10):19-21
(接上期)搂:《说文解字》日:曳,聚也。从手,娄声。《广韵》日:“搂,探取。”l、牵引,拉拢。《孟子·告子下》云:“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朱熹注日:“搂,牵也。”2、抱持。《红楼梦》第三回日:“(黛玉)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人怀中。”3、聚集。如:搂柴火。引申为搜括。如:搂钱。4、撩起。如:搂起衣服。在太极拳中,以握持或曳抱敌人之手腕臂膀,足踝膝脚,使不得脱日“搂”。搂有正搂反搂之分。  相似文献   

14.
郭德才 《武当》2008,(9):44-45
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家炼养者历来对“精”“炁”都很重视。《上阳子金丹大要》曰:“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长,气长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老子河上公注》云:“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释滞》中讲:“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太上老君说:“精者,血脉之川流也。精去则枯老,是以宝之也……常行爱精,此要道也。”《太平经》中也说:“神者主生,精者主养,形者主成。”  相似文献   

15.
“刀”是我国较早出现的兵器之一。《释名》说:“黄帝来首阳山之金始铸为刀?”可见,刀是上古时期的青铜兵器,其历史十分久远。刀在中华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甲骨文中,刀字写为“1”样图形,看上去,刀是一面刃,刀锋有后钩,背托以木,显然这种兵器利于斩杀。所以《释名》说刀“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地。”《说文》释“刀,兵也。”无疑,刀在冷兵器时代是重要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连振 《中国钓鱼》2004,(12):M003-M003
《中国钓鱼》2004年第七期“钓鱼人部落”专栏刊登了山西长治钓友王庆荣《善有善报》和湖南衡山钓友韩玉保《华严湖钓得“千年巨龟”》两篇文章,读罢心中为之一震.古人云:“人活百岁德为先”,王庆荣、韩玉保钓友之善举实为难得,此高尚钓德确是我们广大钓友学习之榜样。  相似文献   

17.
董帅 《中国收藏》2020,(5):94-99
《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作者为宋代人洪遵(1120年至1174年)。说到中国古代关于钱的专著,《泉志》并不是最早的。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朝萧梁时期顾垣就已经编写了一部《钱谱》,也称《顾垣钱谱》。《泉志》序言云:“岁益久,类多湮没无传。梁顾垣始为之书。凡历代造立之原,若大小、重轻之度,皆有伦序,使后乎此者可以概见。”  相似文献   

18.
陈根远 《收藏》2014,(1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无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  相似文献   

19.
卢理湘 《武当》2009,(3):39-40
按:《悟真篇》以易道、天道、人道喻丹道,揭示内丹之秘。《西江月》(下文黑体字为原文)有一十二首,以对应一年十二律,张紫阳真人自注日:“西者金之方,江者水之体,月者药之用。”  相似文献   

20.
何谓枯棋     
刘志兵 《围棋天地》2006,(17):73-73
《围棋天地》13期《枯棋与势棋》有关枯棋的说法似乎不妥。“枯棋”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吴韦曜所著《博弈论》。当时的吴国,棋风颇盛,如《博弈论》所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奉吴太子孙和之命,韦曜写下这篇名文,以贬斥博弈之玩物丧志。“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很能说明韦曜对围棋的定位。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韦曜所说枯棋中的“枯”,不能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