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复杂而又专业的活动所组成,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本解读的几个概念】1.解读这里的"解读"主要是指教育教学中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解读,它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对象是教材,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解读是相互统一的两个过程,即教师先行"解"的过程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碰撞"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文本解读一定要有深度,但课堂上教师必须把握好“有深度”的“度”,使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适度”地深入.只有符合学生解读视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依靠问题引领,把思维引向深入”“简化教学形式,让语文回归本真”“把准引导力度,让智慧及时开启”与“转换问题视角,使解读视域变得开阔”,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四种行之有效的将文本解读推向“适度”深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有效教学设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可以说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教学设计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无限光彩  相似文献   

4.
文本各有特点.学生千差万别.两者要交汇于课堂.教师要完成这神圣的一讲,对文本的准确、深入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相似文献   

5.
<正>文本解读,有人提出"深度解读",有人提出"广度解读",有人提出"细度解读"……不管哪种解读,都需要一个"度"——适度。周益民老师认为这个度是"37度",非常形象。人的正常健康体温是37度,高了就是发烧。同理,我们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高了,教学显得深邃但学生觉得茫然;低了,教学顺畅但学生习得肤浅。只有适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文本内涵丰富,解读的多元性特征更为明显,所以,更需要教师准确解读,把握文本解读之“度”。教师要把握解读之“度”,心中先要有解读之“尺”:内容、目标、学情。  相似文献   

7.
以人教版“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为例,阐述了高效课堂取决于基于文本的教学设计。指出教学定位、目标制定、线索梳理、素材选取都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作者向读者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是作者特定生活情境中的语用结晶。文本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文情,潜藏着重要的文化密码,具有召唤力量。文本具有作者原意、作品意义和读者解释三个层面的意义。作者原意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创设情境,酝酿氛围教师在阅读讲解的过程中,既扮演着一个领路人的角色,同时又是一个掌控全局的导演,但掌控的不是学生的思想,而是要时刻不忘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一个有温度的课堂。教学中哪怕对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也可想一想、议一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既讲求理解,也凸显建构;既着眼整体,也关注局部;既留意确定,也注重模糊;既突出多元,也重视一元.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策略主要是:体现审美性;突出生成性;讲求个性化;追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思想品德》设置了探究活动,便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参与实践,为师生在课内外主动探索和积极应用搭建了平台。如何选川这些探究性活动材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这样或琊样的问题。如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编写意图缺乏深刻理解,往往为活动而活动,探究目的不够明确,甚至不自觉地离开了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品质语文教学源于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需要基于文本从而开展教学解读,即教师把解读文本时的思考感悟进行智慧转化,设计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的教学活动。遵从课标精神、体现教材意图、把握真实学情是实现教学解读的一般路径。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学设计为例,呈现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之间隐形的关键转换路径——教学解读,从而架起文本、师生与课堂的生命通道,真正实现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是近年来语文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重视对文本的微观细读,探讨文本解读的多种途径与方法,沉人到语言的意义世界,强调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感悟,有“自我之思”,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搬教参。正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优劣,考量的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丰厚与肤浅,  相似文献   

14.
正确、深入、透彻、适度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优劣,考量的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丰厚与肤浅,凸显的是教师文学鉴赏能力水平。但应该看到,具备文本解读能力仅仅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基础和前提,而更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把解读文本的所得——、  相似文献   

15.
冷群 《中国教师》2009,(22):20-21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当然也凭借教师提供的阅读规律和阅读技巧,“去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去寻绎文本语言背后的意蕴,最终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解读,除了靠大量高品位的文学阅读,在反复阅读中潜移默化、逐步提升之外,也是有门道的。找到这样的门道,就找到了解读的“钥匙”。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解读,有三把重要的“钥匙”,分别是:抓文本矛盾处、抓文本反复处、抓文本易被忽略处。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创设有效教学不断努力。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应夯实文本解读,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把握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文本,重构教学内容;创新解读文本,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构筑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刘伟红 《文教资料》2009,(13):141-142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泛政治化、泛概念化已基本消除了,而阅读错位中的"失住"现象又出现了,这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新病症,值得每位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深度空间:内容和形式 作者在创作时一般都是随性而发,胸中情意不吐不快时便会自然流淌于笔端,他们享受着行云流水般抒写的快意,很少先考虑表达技巧的使用。尽管如此,悉心品悟,你还是会发现,好文章的作者又是那么深谙写作之道,以至于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天衣无缝,宛若天成。解读文本要观照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体悟内容与形式是如何水乳交融地融通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的总结发言中指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无独有偶,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也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