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穆 《学子》2014,(12)
正要谈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首先应该提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神和理想。此项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神和理想,创始于三千年前的周公,完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此项教育的主要意义,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更不专为训练职业,亦不专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设。此项教育的主要对象,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不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论男女,不论任何职业,亦不论种族分别,都包括在此项教育精神与教育理想之内。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没有创造出宗教。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开始有印度佛教传入。隋、唐时代,乃有伊  相似文献   

2.
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随着2010年高考的结束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新课程还将继续,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还将继续.我省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涉及一个翻折问题,新颖独特,堪称为一个好题,但从阅卷的情况看,学生的作答与得分情况并不理想,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3.
陈志武 《课外阅读》2010,(4):32-32,33
《24堂财富课》是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的对话集。这是一堂“生活中的经济学”,采用父女之间对话的形式,通俗易懂,融专业性与可读性于一身。  相似文献   

4.
善恶范畴是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 ,中国传统善恶观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认真总结我国古代善恶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发掘我国传统善恶观的合理内核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视觉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设计一直以来就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从横向看,视觉设计的区域性特征构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从纵向看,视觉设计的历史性特征积淀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语境。由此,在今天的视觉设计时代,我们更要重视视觉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古代)政治文明,从一定意义上讲,特指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政治文明,或儒家政治文明。其基本特征甚多,如果从历史学与政治学相结合角度而论,最主要有四:价值诉求体现为追求统一与崇尚大同双旗并举、内在发展表现为家国一体与中央集权逻辑递进、实际运作呈现为关注人性与道德为先社会互动、内在实质彰显为具体合理与目标合理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周全 《华章》2013,(28)
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从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到春秋、战国的封建国家以及现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形成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发展历史,这是从民族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态势,也是比较普遍的历史分析方式,本文将拟从历史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神州学人》2010,(7):22-22
近日,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隆重举行入院仪式,授予2010年新当选院士、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华人科学家孙大文院士证书。中国驻爱尔兰使馆兰和平参赞亲临仪式,代表刘碧伟大使对孙大文教授当选院士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9.
城里禁了鞭炮。没有鞭炮的春节如同缺了烟酒的宴席,少了那气氛。乡下就不同了。乡下的阳光,过了冬至就像块用余火焖熟的饼,耐嚼。没加佐料,嚼起来丝丝的甜,缕缕的香,但不腻不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和中国先民的追求理念,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宗法血缘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它起源于三皇五帝,初步形成于先秦,确立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面子"?"面子"不仅仅指的是单纯的脸部,"面子"是颜面、面目的一个转喻;"面子"是一种在中国本土社会中人人都接触并感受过的文化心理现象,其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面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具有很深的文化内含,是解释中国人诸多行为的关键。通过理解传统中国人的面子观,指导我们处理和分析人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叶嘉莹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的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终身教授,蜚声的著名学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已有六十年之久。现已八十高龄,仍活跃在有关中国文学、古典诗词的讲堂上。有一次我听她讲演,很受感动。她说:“其实,我开蒙读的书就是《论语》,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博览》2010,(7):F0004-F0004
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2010年5月6日,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张林中心小学学举行了“红红中国结,浓浓中国韵”学编中国结活动,同学们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德育建基于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养成了中国人德性.进入近现代,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传统德育文化仍然是现代中国人德性构成的基因,并吸收了西方文化科学民主的精华,孕育生长新的德性.新时代中国人的培养,仍然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不失本性地自觉创造民族新文化,自主参与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养成中国人的新德性.  相似文献   

15.
郑正秋、蔡楚生、谢晋等电影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银幕上,属于在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应运而生的电影巨匠,其作品主要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社会关系伦理化和伦理关系社会化、政治化等不同的审美视角,映射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不同时代变迁的“世纪沧桑”,他们所开拓和发展的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传统,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形成了十分清晰的发展轨迹,在叙事传统、文化意义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具有厚实的内涵,构成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很有影响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历史教育源远流长,从远古到晚清,大体经历了"讲古教育"、"史官教育"、"儒家教育"、"经史教育"、"鉴戒教育"、"实学教育"六个阶段,并形成了注重民族认同、政治资鉴、文化涵养、实证思维、人格教育等历史教育传统。农业文明对经验传承的注重,使历史的地位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小农经济对专制政体的依赖,又使历史的撰述偏向于政治与人事。结果,历史为教育而生,以撰述为特征的历史教育极为发达,影响巨大而深远。这与偏重宗教与文学色彩、地位一般的西方历史教育传统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判例法是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判例法传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它是由制定法的超稳定性、儒家思想法律化和判例法本身固有的优点几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和英美法系不同,中国的判例法从属于制定法,并通过国家立法机关认定的方式.实现向制定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相互循环和贯通的观念,即天人论,人贵论和性善论所构筑的人生哲学,天人论主要描述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字宙地位予以定位;人贵论重在阐明人与动物的关系,强调人生在生物系统中的价值,性善论则主要在于表明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依据,强调在人类自身中间,不同的道德品性造就不同的生存意义与行为方式,只有培育优良道德禀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此三观所体现的整体心理观是理解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其所表现出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苏联从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每一位领导人上台后都会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斯大林上台伊始,就结束了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开始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又开始了"赫鲁晓夫改革",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启了"勃列日涅夫改革",而1985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最终没有让苏联走向强大,而是走向解体。那么,历届苏联领导人上台后为什么要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些政策是相互对立的还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这些政策都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即苏联每一个国家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上都面临着"强国"还是"富民"道路的选择,而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强国"之路,造成国进民退。本文就试图从"强国"还是"富民"的角度分析苏联历史上历次经济政策的变动原因,及对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形成一个比较认识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下一代》2010,(1):16-17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一定还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那个充满喜悦的金秋十月,在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一场气势恢弘、撼人心魄的隆重庆典和盛大阅兵凝聚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一刻,中华民族的崭新姿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阅兵庆典,定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