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叙事学界关注的是民间故事、神话和小说的叙事,而忽视了戏剧的叙事.通过对<哈姆莱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戏剧叙事策略:首先,戏剧中多个叙述者的外聚焦视角叙事不仅能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而且还能造成一种特殊的叙事气氛,提高叙事强度并引导叙事发展;其次,作为"魔器"的"戏中戏"叙事是本剧叙事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最后,哈姆莱特国王的鬼魂是叙事的"国王",主宰着全剧的叙事走向.上述叙事策略显示出莎翁独到的戏剧叙事艺术,同时还泽被后世,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是典型的宗教悲剧。它的背景都设置在一个基督教的世界中。剧中人物说的语言充满宗教色彩,哈姆莱特更是言行一致,在整个复仇过程中,基督教义和《圣经》是他行动的准绳。他的命运也因此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尔东 《中学文科》2000,(11):7-8
有人认为,《哈姆莱特》“是世界上所有悲剧中写得最深刻、最有力、最富于哲理的一部”。(贺祥麟:《无边无际的海洋》)。而这部剧作的作者则是被本&;#183;琼森称之为“时代灵魂”和“戏剧界泰斗之勋”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了莎士比亚的生平 简历、主要作品,阐述了他的人文义思想在其代表作《哈姆莱特》中的反映,并着重分析了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逐步破灭过程,总结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方法。同时揭示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王颖玮 《学语文》2003,(3):33-33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作家,1564年出生于英国爱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他一生写了至少2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剧本,其中以剧本的影响最大。《哈姆莱特》是所有剧本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翻译家朱生豪在抗日战争期间将《哈姆莱特》译入中国。从该剧本诞生的社会语境、译入中国的时代语境和译者个人的翻译目的乃至译本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综合来看,《哈姆莱特》译本在中国抗战的大环境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中,戏剧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老师把戏剧教学课上成了诗词欣赏课、小说鉴赏课,如何避免这种现象?从教学实践来看,应该抓住戏剧的本质特征,从戏剧冲突、主题思想、人物心理、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找到教学的平衡点,确定教学内容,从而教出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味.  相似文献   

8.
9.
"剧场感"是戏剧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戏剧教学区别于其他文体教学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剧场感"的营造在硬件上需要布置舞台及配置道具,在软件上则是师生的"研"与"演"。教师组织文本的解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还原剧场,再在此基础上观摩对比视频范例,对自己的想象还原进行补充修正,制作创造性道具,并亲身体验"演戏"或"看戏",构建"想象—观摩对比—构想—实践"学习链。  相似文献   

10.
语用模糊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语用现象。它在戏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中普遍存在,用以突出人物性格和冲突。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分析戏剧名篇《雷雨》中的人物对话,纵深地挖掘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展现语用模糊的使用对戏剧冲突发展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编入了《威尼斯商人》(节选)这篇原属于高中的课文,这就给初中的戏剧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信许多初中的学生都看过话剧,但真正学习剧本,这应该是第一次。此时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教学生怎么样读剧本,对戏剧的各种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为例,从清楚戏剧文本的篇章结构,深解戏剧文本的主旨思想,探究戏剧剧本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谈戏剧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意象”入手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意象”在《哈姆莱特》中的特点与表现 ,认为莎士比亚剧中的“意象”是一种丰富而又类化的主导意象 ,具有冷静、含蓄、生动、形象的特点 ,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想象 ,在体现“莎剧”的独特魅力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戏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用的文学体裁。这种题材以人物台词为手段,浓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集中突出了戏剧的冲突。本文以“冲突”为教学的核心,从阅读、欣赏、写作三个维度建构起了立体化戏剧课程,把文学欣赏、文学写作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达到提升学生的鉴赏、写作、口语表达等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戏剧的特点决定了戏剧翻译不同与其他文学作品,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内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不仅供人阅读,更要为演出服务。古典戏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比较评析中外三位译者的《牡丹亭》部分章节的英译,探讨戏剧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悲剧《哈姆莱特》中笼罩着死亡的阴郁氛围,全剧以鬼魂复仇开场,预示了结局的悲剧性。主人公宿命般的死亡结局渲染了丹麦王国的腐朽,揭示了人性的蜕化,宣扬人应该保持向善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金云霄 《文教资料》2010,(33):57-58
文言文教学要想从学生害怕、教师头疼的怪圈里走出来.就必须改变照本宣科、一译百了的教学模式。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三峡》教学为例,对以阅读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试读课文。读准字音;研读课文,读出节奏;品读课文,读出语气;诵读全文,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19.
【设计说明】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戏剧大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结合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我将第二单元戏剧教学·设计为9课时:第1~3课时,让学生完整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梳理故事脉络及人物关系;第4课时,把握作品主要矛盾冲突,体会课文节选部分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第5课时,进一步深入鉴赏分析人物形象,写出角色分析札记;第6~8课时,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作品,排练并演出课本剧;第9课时,以悲悯的情怀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理解三部作品的悲剧意义,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本设计是第4课时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湖南卫视适应市场需求,推出了代际相亲情感互动节目《称心如意》。《称心如意》的节目构架成就戏剧冲突,并以“求真”为原则制作节目。然而,节目如何创新,避免与其他相亲节目同质化竞争而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是《称心如意》节目还需继续努力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