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拉萨市居民血糖、血脂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570名居民的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分析其血糖、血脂水平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血糖、血脂水平随年龄变化趋势,以及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和血脂异常状况。结果调查对象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别为(6.1±3.8)mmol·L和(15.6±14.5)mmol·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4.1±1.0)mmol·L、(2.4±0.8)mmo l·L、(1.2±0.3)mmol·L和(1.0士0.5)mmol·L。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1.9%、65.8%、64.4%,但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拉萨市城关区的血糖、血脂异常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及均衡饮食,做到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收的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选择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B,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约3ml,装入真空抗凝试管,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冷藏,取血清,备用。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的空腹血清C肽、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清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A对比,观察组的空腹血清C肽、空腹血糖浓度、餐后2h血清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在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进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当中,对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416例原发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期内在医院进行体检的416名健康人员,将其作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作为肿瘤生物的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比较和分析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CA199研究组是(52.30±9.51) U/m L,高于对照组(5.39±0.72) U/m L(P0.05); CEA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是82.21%(342/416),比对照组0.00%(0/416)高(P0.05);联合检出阳性率对照组是1.68%(7/416),低于研究组96.39%(401/416)。结论:对于肿瘤生物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郭红  杨宇  郭秀娟 《科技风》2014,(13):201-201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口腔健康维护对糖尿病患者拔牙创愈合的影响。方法:对前来我院门诊拔牙的患者进行血压、血糖检测,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1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且1年内未接受过洁治的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进行拔牙术前两周常规监测患者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空腹血糖8.88mmol/L或餐后血糖10mmol/L。同一患者需要拔出的不同牙齿分次拔除依次列入对照组B组,实验组A组,相邻两次拔牙时间间隔30天。实验组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口腔健康维护,对照组则进行自我管理。结果:实验组(A组)拔牙术后感染2例,对照组(B组)拔牙术后感染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口腔维护能够促进拔牙创愈合,对减少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治疗化脓性腮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化脓性腮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hs-CRP、ESR、WBC分别为(8.24±3.45)mg/L、(13.46±5.37)mm/h、(7.23±1.87)109/L,观察组分别为(7.24±3.12)mg/L、(14.58±6.05)mm/h、(6.75±2.07)109/L,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化脓性腮腺炎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宣教评估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开展价值。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以健康宣教评估表为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评估表护理模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25)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此为观察组。选同一时间段另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生化检验,并对比相应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观察组患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超出正常范围,对照组体检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显示正常,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物化学检验,检验结果明确,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的血脂状态,为预防青年人血脂异常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23名在校大学生,空腹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用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水平进行检测,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007)中提出的标准分析血脂异常发生率。结果:(1) 223名在校大学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分别为4.22±0. 78 mmol/L、1.24(0.92,1.79) mmol/L、1.23±0.27 mmol/L、2.31±0.76 mmol/L,均在理想范围。其中,甘油三酯平均水平男生高于男生,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 223例研究对象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理想水平的在90%以上,男女生间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总体升高率为27.35%,男生升高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体降低率23.76%,男生降低率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良好,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普遍存在,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血脂教育,合理控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网球运动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6名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网球运动方法干预24周,对照组不作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球运动能降低中老年糖耐量降低患者血糖,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4)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价值。方法:针对70例本医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对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血糖指标。结果:(1)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并发症防治掌握水平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短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升,其血糖指标得以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陆丽荣 《大众科技》2017,19(11):71-73
目的:探讨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2月~2017年3月护理的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和护理诊断,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结果:该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波动大,右侧肢体偏瘫对其生活信心打击大,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态度消极。通过反复沟通,循序渐进的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时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积极主动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空腹血糖6.7~8.4mmol/L,餐后2h血糖8.0~11.7mmol/L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恢复至肌力4级。结论:对于需要改变患者的不良疾病行为时,应充分尊重患者个人意愿,并且需要从小方面着手,过程中观察患者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当患者依从性较差时,及时交流找出原因,早期制定护理方案,尽快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     
《中国科技信息》2002,(7):88-88
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于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常见于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如2次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为≥6.0mmol/L(230mg/dl)或甘油三酯(TG)≥1.54mmol/L(14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1.04mmol/L(40mg/dl)、女性≤1.17mmol/L(45mg/dl)者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     
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转全身,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于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常见于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如2次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为≥6.0mmol/L(230mg/dl)或甘油三酯(TG)≥1.54mmol/L(14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1.04mmol/L(40mg/dl)、女性≤1.17mmol/L(45mg/dl)者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型糠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为众多学者所关注。本文对148 例2 型糠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胰岛素血症者(A 组)42 例,占28-4 % ,空腹胰岛素为28-7 ±10-2mIu/L,胰岛素/ 血糖比为3-9 ±0-5 ,较对照组(B组) 明显增高,二者有显著性差异;且高胰岛素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2 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X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STZ诱导的糖尿病对骨密度和血清睾酮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 正常组(n = 6),糖尿病组(n = 5)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 (n = 5)。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STZ(50 mg/kg 体重),选择空腹12 h血糖大于12 mmol/L的大鼠为本实验所需的糖尿病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天在同一时间给予1.8-2.2U的胰岛素。实验周期为持续32天。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法(DEXA)测定股骨密度,ELISA法测定血清雄性激素睾酮水平,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浓度。结果:糖尿病大鼠的股骨密度和血清睾酮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 < 0.01),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胰岛素治疗组(P < 0.01)。三组之间血钙和血磷的水平无明显差异。胰岛素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骨密度、血清睾酮与总碱性磷酸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糖尿病严重影响骨密度,胰岛素缺乏及雄性激素降低是导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重要原因。胰岛素治疗能预防骨流失和提高血清睾酮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与特点。方法:从我校附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不同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8例,有效率为92.45%,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中患者满意共51例,满意度为96.23%,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叶丽萍  王家驹 《科技通报》1993,9(2):115-117
分析14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值改变,发现EHF患者各期TG均值(mmol/L)均较对照组(0.98±0.48)增高,分别为:发热期1.68±0.46,低血压期1.723±0.44,少尿期2.31±1.1,多尿期2.06±0.81,恢复期1.36±0.8.且各型TG均值(mmol/L)又有明显差别;轻型1.49±0.43,中型2.79±1.14,危重型3.48±1.20,轻中型与重危型比较P<0.05.并系统观察32例,各期增高的例数分别为:发热期64%,低血压期78%,少尿期100%,多尿期100%,恢复期为45%.故提示TG值增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动态观察TG值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观察病期及估计预后的一种参考方法.作者同时探讨了EHF患者TG值改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肝硬化模型研究大鼠肝脏功能、血氨水平变化,并通过脑皮质厚度改变来探讨氨在慢性肝性脑病时脑组织病理改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四氯化碳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检测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氨、肝功能水平;应用计算机扫描技术对16只肝硬化模型的大鼠和9只正常大鼠的大脑皮层的厚度进行了计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30只大鼠进行肝硬化动物模型制备,14只死亡;16只存活大鼠肝组织经HE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100%发生有硬化;肝硬化动物模型肝功改变明显,血氨增高155.74±12.70;肝硬化动物模型的血氨(231.80±24.17μmmol/L)明显高于正常大鼠(49.25±8.88μmmol/L)。在肝硬化动物模型中,大脑皮质的厚度(215.03±14.94μm)比正常大鼠大脑皮质明显变薄(248.35±19.82μm),p<0.01。结论:氨可能诱发肝硬化大鼠脑发生形态变化,进一步肯定了氨在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u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 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 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