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仙辉教授研究组在铁基超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Li0.8Fe0.2)OHFe Se],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并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  相似文献   

2.
正超导被誉为是物理学中的一颗"明珠",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为之不懈探索。然而,超导态产生需要相当低的临界温度,所以很难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温超导材料相继问世,超导临界温度也不断提高。中国科学家在铁基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已经走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8,(6):3-3
继铜基超导材料之后,日本和中国科学家最近相继报告发现了一类新的高温超导材料——铁基超导材料。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报道说,物理学界认为这是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铁基高温超导的研究,是凝聚态物理的前沿科学,吸引了世界上诸多优秀科学家的目光。为什么铁基超导如此特别?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高温超导研究的迅速发展 ,国家计委于 1 987年批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国家超导实验室。 1 988年开始筹建 ,1 991年 4月实验室通过验收 ,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 ,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2 0 0 0年在国家计委和科技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超导体新材料 ,新合成工艺的探索和研究 ,高温超导体物理性质和与高温超导电性机理相关的实验及理论问题研究 ,高温超导薄膜及器件的物理研究及其它相关材料、相关物理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 ,解决超导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推动超导技术向产业部门转移。研究项目 近 5…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超导体发现100周年。100年前,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当温度下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水银的电阻就完全消失了,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超导电性。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又陆续发现,一些材料远离绝对零度也能实现超导,这被称为高温超导。与高温超导相区别,在绝对零度附近的超导被称为低温超导。  相似文献   

7.
<正>中科院物理所潘庶亨、丁洪研究组,利用极低温高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休斯顿大学超导中心研究员吴诤生长的一系列铁基超导体Fe1+(xTe,Se)中发现处于间隙位置的单原子铁杂质上会产生一个非常尖锐的零能电导峰,通过搬运原子的方法,证实了该束缚态确实由铁杂质诱发。这零能束缚态仅仅存在于单个铁杂质原子1 nm范围内,并且是各项同性的。最奇特的是,它的能量非常鲁棒地严格处于零能,即使加上8特斯拉  相似文献   

8.
物理前沿     
《科学中国人》2023,(4):12-12
镍基超导研究进展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乔梁教授团队发现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体(镍基超导)超导电性的关键性元素(氢)和奇异电子态(间隙位s轨道),为镍基超导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在当前基于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铜基超导)研究陷入瓶颈的情况下,对类铜结构的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电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高温超导的本征物理机制和新一代超导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此次研究发现,氢元素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限层结构镍基氧化外延单晶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悄悄地起到改变费米面电子结构的作用,并在镍基材料超导电性的产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正半个世纪以来,赵忠贤的名字一直与我国超导发展紧密相连。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要探索高温超导体;最早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他在高温超导研究出现的两次重大突破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中国站上国际物理学界的大舞台;他的研究成果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在高温超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中科大陈仙辉教授首次在铁基超导体(常压下)突破传统超导体的麦克米兰极限,证实了铁基超导体是除铜氧化合物之外的又一类非常规高温超导体。相关论文已被他引1 085次,为2002—2012年期间我国被引用次数最高的10篇论文之一,在物理领域排名第一。被Science评为"2008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为"2008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  相似文献   

11.
正在开展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大电流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的超导电缆系统组成情况,分析了超导直流电缆与铝电解系列的连接方式以及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2.
郭巧琴 《科技风》2015,(3):26-27
本文首先对铁基超导体的发现历史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不同结构体系的铁基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铁基超导材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生于鱼米之乡的安徽池州,北上来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古都咸阳学习材料科学,之后又远赴日本、德国继续研习。在国外学习、工作近十年后,他选择了回国,从头开始创建实验室。重费米子超导、铁基超导、有机超导、其他新型非常规超导材料探索和物性表征……他十几年如一日执着在超导探索的路上。一路走来,他已经发表了140余篇SCI论文,他人引用8000余次,也因此被汤森路透评为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I0003-I0003
<正>[导读]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在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后,科学家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在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后,科学家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  相似文献   

15.
顾超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9):1084-1090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1987年开始的国家超导研究开发攻关项目属于引领性、原创性的科技攻关,帮助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完成了从落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但是并未产生"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国家超导攻关的历史经验对于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有重要启示:(1)基础研究要分类精准施策,区分原始创新与应用牵引、突破瓶颈的基础研究;(2)加快培育战略科学家,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结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枢纽作用;(3)加强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将部分集中攻关转化为对战略科技力量的长期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项目概况目前研制出的高温超导电缆具有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和无火灾隐患的优点,是实现大容量输电的有效途径,因而成为超导技术的研究开发热点,在短期内可望走向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在短距离内传输大电流的场合将得到实际应用。据预测,高温超导电缆的国际市场在2010年左右可望达到15亿美元。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于1998年7月研制出我国第—根1米长1干安高温超导模型电缆,被两院院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00年11月完成6米长2千安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近日宣布,设在这个院的超导材料研究中心近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百米长的铋系高温超导带材,这表明我国超导材料研究开始从实验室迈向应用阶段。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高温超导长带制备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7月,北京有研总院与兄弟单位共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1米长1000安培铋系高温超导直流输电型电缆。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此次研制成功的高温超导带材长116米,宽3.6毫米、厚0.28毫米,以螺旋管方式缠绕,用四引线法全长度测量,77K液氮温度(零下169摄…  相似文献   

18.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兼有常导磁悬浮列车和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它的悬挂高度高达50mm,对路基和轨道平顺度的要求比常导磁悬浮列车低得多,便于大面积推广;可以静止悬浮;悬浮和导向不需要主动控制,车体较常导磁悬浮列车轻得多,结构大为简化,操作和维修十分简便,耗能极少。与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相比,只需要液氮(77K)冷却,其价格是液氦(4.2K)的1/50,制冷系统的重量和成本低得多。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这些优点使它在足够经费的支持下,10年左右就可以逐步走向产业化。2000年12月,我国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辆…  相似文献   

19.
生于鱼米之乡的安徽池州,北上来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古都咸阳学习材料科学,之后又远赴日本、德国继续研习.在国外学习、工作近十年后,他选择了回国,从头开始创建实验室.重费米子超导、铁基超导、有机超导、其他新型非常规超导材料探索和物性表征……他十几年如一日执着在超导探索的路上. 一路走来,他已经发表了140余篇SCI论文,他人引用8000余次,也因此被汤森路透评为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 “中国引文桂冠奖——最具国际引文影响力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超导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在中国科协国际会议中心协作下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超导大会,于1997年2月28日至3月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从事高温超导研究的重要研究所、大学和公司的800多位科学家和我国的200多位科学家。高温超导电性发现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勒(K.A.Muller)教授和贝德诺兹(J.G.Bednorz)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做了题为“高温超导电性的最新进展”和“神奇的两维钙钛矿结构”的报告,近年来在超导研究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