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从小学开设科学课以来,怎样上好科学课便成为教师研究交流的主题,由于好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究竟怎样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应当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科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一个"愉悦的科学课堂",一个"生活化的科学课堂",一个"思想教育的科学课堂",一个"游戏化的科学课堂",一个"网络化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习题课不仅要求学生能"温故",而且希望学生能够"知新",这个"新",不仅仅是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还应该包括能力、方法、思想、思维等.学生初学几何时期的习题课,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与"调整";领悟课标,把握几何的"说理"与"证明";细化课堂,突出复习的"有效"与"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一、学生为本,实现师生平等对话20世纪的语文教学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度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强行附给学生。课堂上普遍采用"粉笔加开讲",教师就教材教教材,经过老师的分析、咀嚼、着重字词句段的分析和听说读写的机械性的训练,见文不见人,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固定模式让课堂变的死气沉沉,忽略了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存在。在这种局限的课堂中,学生成为可怜的倾听者,谈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强调"学习的情境",强调"学生的亲历性".这要求牢固树立教学即生活的思想,依据教学实际有意识地把生活引入课堂,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使课堂焕发出人性的、生活的活力.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将化学知识情景化,这为教师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1."亲其师,信其道"——自己人效应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首先就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觉得你是亲切的"自己人",大家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学生才能在心理上获得"解放",在行动上不怕犯错,才会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尽情发挥。所以说要想获得一节政治课的成功,首先就要营造和谐、轻松而又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要诙谐幽默、多加鼓励,给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其实就是一个驰骋思维、放飞思想的空间。在这样一个轻松而又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会激发思维、创造想象、增加兴趣,提高效率。其次,老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6.
顾文秀 《人民教育》2012,(11):40-41
说起"教师基本功",我们以往大概是这样定位:一是学科专业技能之功。比如语文教师要能写得一手好字,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即所谓的"三字一话",音乐教师要会吹拉弹唱等。教育类似技术活,教师就像"教书匠",没有考虑过"知识传递与生成、教书和育人"的内在联系。二是对教材及知识本身的钻研之功。我们也认真读教材、备教案,却忽略了对最重要的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三是对班级、学生的"掌控"之功。上课时"掌控"课堂,带班时"掌控"班级,教师和学生更像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展开并延续整堂课的交流活动,语文课堂要求通过感受教材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因此,这就促使语文教师要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课堂,利用弥漫人文精气的氛围去悄然潜行内化学生思想,情系学生之心,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使课堂处处洋溢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课堂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学生表述自己思想的舞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离不开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而"学"又必须在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里才能实现。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懂得在课堂上如何通过层层提问来活跃课堂氛围、渗透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实现课堂高效。  相似文献   

9.
当前形势要求高职院校的"两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着力于创新。只有强化创新观念,才能 搞好"两课"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切实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做好高职院 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每个教师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那如何用好教材?我觉得一定要对自己的教材充分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要学会"磨教材的目标、内容、方法、语言及作业的设置",即"磨课",就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减少教材及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让我们的课堂和谐起来",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谐"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与学生、教材之间的和谐,学生与教材、教法之间的和谐等等。我主要想从三维目标入手,结合一些课堂上的具体例子,来谈谈如何让课堂上的各个细节都操作到位,让"到位"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录了一个教学案例,展现课堂上让学生做"小老师",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设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引导他们吃透教材;引导他们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引导他们课堂互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理念的感召下,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而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却无动于衷。我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动动、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活力,这样课堂上的学生才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关注兴趣,用"情趣"激发"欲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教师的"教",教材呈现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忽视了教材编排的意义和教学内容的上下联系及学生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师就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应做到  相似文献   

15.
王宗江 《考试周刊》2014,(22):121-121
<正>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宗旨是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多上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多是教师向学生讲授"道理",以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这种教学方式忽视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将思想品德课堂当做教师说教的场所,而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故教学效率不高。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和当时社会、经济、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如果我们把课堂当做一个"小社会",那么,课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的"情"主要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心的情感体验。数学课堂的"理"指的是数学概念、方法、公式、思想、教材的逻辑体系、教学的策略等。如何构建"情理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现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追根溯源:走出课堂拓展延伸的误区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思想品德教师开始坚持"以生为本",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材,而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然而,认真审视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学延伸拓展的内涵,把拓展当成思想品德课堂中的一个符号,导致课堂资源浪费。当前,思想品德课堂中明显存在以下几个教学拓展误区: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教科书在习题的选择上,突出了"一道好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的思想,强调"对题目的拓展与应用,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科书中的练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一反三"中的"一"、是"触类旁通"中的"类",是高考试题与平时练习的范例和典范.如果教师能够把教科书中的习题做适当的变换,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19.
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版在每单元的阅读材料的深度和广度上较上一册有明显的变化,但笔者运用整体性阅读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学生要把学习情景看作一个整体呈现出来,而且教师也应把学习情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一篇课文是语言和思想连贯的一个整体,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结构,因此,在课文教学时,理应采用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中的"整体"是指在教学中把语篇看作是情景、思想和结构的一个整体,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让学生记忆一些零碎的"词句",缺乏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中,"情智共生卓越课堂"的提出,是很多教育者探究摸索的一个实践过程。"情智共生卓越课堂"理念提出: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情感的闸门对每一节课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精讲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那么,在探究实践"情智共生卓越课堂"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情智共生卓越课堂"教学理念呢?作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一些体会,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班班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实现"情智共生卓越课堂"的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