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专家简介:钟舜聪,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特聘教授、院长助理。从事太赫兹成像光谱和成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光学和太赫兹精密诊断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多年,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博导类)、国家卫生与计划委员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23项,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专项、英国科技战略委员会项目、英国工程与自然 相似文献
3.
许维,1981年3月生于天津,现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刚刚而立之年,便成为同济大学目前最年轻的教授,许维感到自己很幸运。然而,他感到更为清晰的却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4.
5.
微电子集成电路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心脏。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2013年进口集成电路2000多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直接制约了我国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掌握芯片核心技术,就好像飞机没有发动机,难以克服地心引力展翅飞翔。更进一步,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领导人关注的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6.
7.
正微电子集成电路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心脏。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2013年进口集成电路2000多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直接制约了我国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掌握芯片核心技术,就好像飞机没有发动机,难以克服地心引力展翅飞翔。更进一步,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领导人关注的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8.
9.
正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DNA的神奇密码正不断被解锁并广泛应用。说到破译这些密码的年轻领军人物,就不得不提到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特聘副研究员刘翼振。他专注于DNA纳米技术、DNA计算机和DNA智能传感器研究,游走于DNA科研前沿,更将科学的火把传递给了门下桃李。勇于尝试攀登不止对刘翼振来说,科研无疑是一件苦乐参半的事,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满足与收获。 相似文献
10.
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兴起只有20多年的短暂历史,由于其高度跨学科性与高新技术发展的密切相关,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交叉领域——认知神经科学。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专家简介:江赐忠,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科委"浦江计划人才"、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人才"、上海市教委"东方学者"荣誉称号与资助。在Nature、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7篇,单篇论文已被引用超过400次。出版国际英文专著的一个章节。 相似文献
14.
15.
"博学笃行,进德修业",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的校训,也是该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崔海涛所奉行的信条,他勤于思考,在教学上"用心教书,用情育人";在科研中"不唯书,不唯上,勇攀高峰,敢于创新"。这些,从他在量子信息物理领域的研究中可见一斑。立足大背景寻求新发展量子信息物理,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与量子力学学科交叉产生的、全新的研究方向。"这门学科的出现有其重要的意义。"崔海涛介绍, 相似文献
16.
十月,Science以“生物信息学,神秘的新职业”为题发文,“在大数据时代,这是个有趣的地方,也是令人激动的时刻.”一位教授这样评价道.
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由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数据.数据量如此之大,部分是由于思维方式已经从数据的生成转变为数据的分析,因此就更需要有专家能够用高效的方式去分析挖掘,让其对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具有意义,并最终惠及客户和患者.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人的一生中,如能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奋斗,获得满足,便是最幸福的事情。在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授张丹丹看来,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勇于探索,便是她人生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张丹丹的求学以及科研之路,优秀总是如影随形。从误打误撞步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随后又转入心理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人生就是一首歌,那么,就会有很多种谱写的方式。冥冥之中,每个人都在默默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那起伏婉转的曲调似在诉说人生的种种。人生总有很多问题留给我们去解答,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人生议题将始终伴随我们的一生。“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要关闭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美国的实验室?”“功成名就,却又为什么要回国再次创业?”…………国际知名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吴杰教授身上藏着很多个“为什么”,而当你读懂这背后的答案,也就读懂了一位纯粹科学家的风骨与担当。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易伟,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2015年度赛诺菲·安万特—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及2017年度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结构为基础、功能为导向,躬耕创新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体内外活性评价、晶体结构培养与解析及类药性优化等研究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负责人或主要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罗细亮榜上有名,他也是青岛科技大学该项目今年唯一获得者。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应化系。2001年3月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以应用化学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初步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罗细亮这次获得资助也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