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7,(11):66-67
王清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水工专业,1997、1998年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做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博士点基金1项,交通部九五攻关子项目1项,结构检测、安全性评定、加固改造等数十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与他人合作编写专著或教材7部。已培养出硕士生35人、博士生4人,在读博士10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相似文献   

2.
人物名片     
<正>徐世烺。1982年6月获大连工学院硕士学位,1983年大连理工大学讲师。1988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工学博士。1990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至2003年,分别在英国威尔斯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员、客座教授。2000年教育部第三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铮教授来说,糖组学研究是一项甜蜜的事业,因为跟"糖"有光,更因为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李铮,1 99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 99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系,获  相似文献   

4.
胡宣德 1958年1月2日出生,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毕业,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土木工程系硕士、博士毕业。现为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航空及太空学会资深会员,台湾土木水利工程学会会员,航空太空学会会员,机械工程学会正会员,台北市动力系统研究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5.
<正>刘树林,男,1966年8月生于河南安阳,198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先后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学士(优异生班)、系统工程硕士、管理学博士。1986年留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十生导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参编著作和教材10余部。主持和主要参与过精益化等方面的企业管理诊断和咨询项目20余项。2012年主持"神华神东精益化管理"项目;主持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人因工程》,累计选课已达10 000多人次。现主要从事系统工程、生产运营管理、人因工程、新品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专家简介: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以及省部级奖11项,获全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7.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自1985年首次获准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逾100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获资助经费1 082.4万元,受资助教师50人.历年获项目资助数如图1所示.这些项目的资助为我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条件保证.  相似文献   

8.
张永山 (Y .AustinChang) 美国材料科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杰出教授。 1 930年 1 1月出生于中国河南。 1 950年赴美留学。1 954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学士学位 ;1 955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学位 ;1 96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1 967年起 ,先后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材料科学系和麦迪逊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 978— 1 980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1 988年被任命为该校杰出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 996)。张永山教授…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袁万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抗震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桥梁抗震、振动及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1980年考入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承担国内多座大桥的抗震设计研究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0.
他朴实谦和,平易近人,脸上时常挂着微笑,尤其那憨厚的气质,不注重修饰的模样,更是一种典型的农家子弟形象, 绝无丁点儿专家派头。然而,翻开他的简历,上面着实记载着:蔡美峰,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1990年以来,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相似文献   

11.
正金涌,1935年7月出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于1959年毕业于苏联乌拉尔工业大学,同年进入天津大学化工系研究进修班学习,后分别在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相似文献   

12.
郑南宁,1972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1981年获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日本庆应大学信息与电子专业博士学位,后在庆应大学理工学部做博士后研究。1985年回国后,曾先后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1995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郑南宁教授长期以来对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重要科研项目,取…  相似文献   

13.
谈起结构工程学,谢慧才教授感触颇深。毕业于清华土木.却因遭遇文革做了电子企业的工人;文革后得以重返清华学习,而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系继续从事断裂力学研究。在汕头大学土木工程系,谢慧才教授终于又找回到了他最钟情也是最心仪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黄维平,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1986年至199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学习,1996年至1998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工作,曾于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作访问研究。近年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带头人胡思继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综合运输工程和铁路运输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完成34项科研项目,其中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专家简介:于海鹏,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SCI、E论文40篇,出版著作7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于2016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由湖南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15个项目获奖。其中,3个主持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个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南大学、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参与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据悉,三项获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项目分别为"高速、重载列车牵引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基于网络的软件开发群体化方法及核心技术"项目以及"高性能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项目,充分展示了湖南科技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楚戈  凌学江 《今日科苑》2012,(16):12-13
人物简介:彭先觉,核物理专家。194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后分配至二机部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工作。1999年起任院科技委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起兼任原国防科工委核试验专家组组长(两组长之一),2002年起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核武器技术专业组组长。2007年10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主任。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曾获"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及部委级奖多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张一慧,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2011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11?201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先后担任Postdoctoral Fellow和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进入清华大学工作。2016年入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世界杰出青年创新家"(TR3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相似文献   

20.
<正>丁自伟,男,1987年生,山东临沂人,副教授,项目博导,美国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培养博十,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主任、西安科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巷道快速掘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1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13项;主持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