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鞋底与地板的撞击,经过振动和传播,尚隔几十米,就把我的脚步声传入教室,顿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古诗两首》。现在先复习第一首《暮江吟》,谁来讲一讲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大家面面相觑,一脸的迷惑。没复习好吗?我不由产生了疑问:“同学们可以再复习。”几分钟后,我又问:“谁来回答?”还是沉默。奇怪了,这是以往所从未有过的情况。“石磊,你来说。”这个沉稳不足、活跃有余的学生,每次回答问题,声音又响又脆,即使回答错误,也会为自己喝彩。可是今天……“刘莹,你回答。”刘莹站起来,结…  相似文献   

2.
刁爱琴 《时代教育》2010,(2):219-219
结合四年级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从寻求、体验、内化、提升、丰富五个层面进行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有幸观摩了一位优秀教师的一堂示范课,上课内容是one-ten十个数字。他在上课前没做任何准备,临时轻装上阵。在他的课中没有特制的教具,没有精心准备的课件,整个教室就是他的舞台,教室里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南方城市的新课程观摩课上,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给近百名教师做课,课文篇目是《安塞腰鼓》。课从安塞腰鼓的视频欣赏开始:黄土高原,飞扬的尘土,茂腾腾的后生,激奋的腰鼓,变幻的光与影……鼓声刚刚消失,教师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观后感受。此后课就围绕着教师的要求展开:找更能体现安塞腰鼓特点的语句或语段,并加以品读。学生找、说、评、读,教师引导学生说朗读方法、开朗诵会,整堂课教师对“读”毫不放松,永不满足于学生已经找到的句子。学生找了一句(段)又一句(段),读了一遍又一遍。教室很大,教师戴着耳麦所以声音响亮;学生没有扩…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有幸观摩了一位优秀教师的一堂示范课,上课内容是one—ten十个数字。他在上课前没做任何准备,临时轻装上阵。在他的课中没有特制的教具,没有精心准备的课件,整个教室就是他的舞台,教室里的一切就是他的道具,丰富恰当的体态语就是他的法宝。他对体态语恰如其分地运用给孩子们的是邻家男孩般的亲切,卓别林式的幽默和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引发了我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的几点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物体能传播声音》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空气、水、木材、金属物体都能传播声音,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对大部分同学们来说,兴趣不在于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网上的小游戏和网上聊天.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操作技能方面来,是我们值得思索的问题. "准备构建资料库"这节课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资料有序分类的好习惯,技能目标之一就是学会创建分类文件夹,由于我校机房里的电脑硬盘实行了硬盘还原保护,学生存储的资料以及本节课完成的东西都不能保存下来,每节课对学生而言D盘都是空盘,所以学生就很难理解这节课的情感目标,再加上新建文件夹这个操作技能,前几节课都已经教过了,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对于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又要讲《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了,我到处寻找着相关资料。不经意间,一本9年前的已微微发黄的备课本引起了我的注意。借助备课本,这节课依稀可见:一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给出其定义和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前不久,我在网上观看了一位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他教学的内容是《詹天佑》一文,这节课中有两个教学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思考了许久.第一个片段就是在揭示课题后,教师首先简单小结了以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所具有的共性,然后就抛出了一个教师认为几乎是人人皆知的问题,你们能跟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不仅要理解、掌握数学的知识、方法与思想,明白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更要从中体悟数学的思维、精神及人文价值.将数学文化适宜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和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还要注重发扬优秀文化,让数学育人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该题比较简单,考查的仅仅是椭圆的定义及焦点三角形的应用。但笔者认为,从本题出发,引导学生尝试着将本题稍作改变,即可形成一堂较好的概念教学课,同时从教学形式上来说也是一种较有意义的尝试。现将本人从该题出发组织的一节课的教学及课后反思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书的内容是: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亲爱的汉修先生》,他很喜欢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案例描述这是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书的内容是: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亲爱的汉修先生》,他很喜欢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与他联系。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  相似文献   

15.
王翀 《学前教育》2023,(7):36-38
<正>大一班教室的角落里有一间光线很暗的储藏室,用来装一些日用品和游戏材料。因为储藏室的门和墙壁上有多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孔洞,看起来很有趣,孩子们总是好奇地从这些孔洞往里张望、窃窃私语,有时看老师进入取东西也悄悄地跟进去一探究竟。孩子们对小屋的好奇心和童言童语引发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当前的兴趣是必须支持的,怎样把兴趣转换成有教育价值的游戏活动?怎样利用好意外发现的新课程资源?带着这样的疑问,一场热闹的改造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由“同上一节课”的公开课比赛中四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的不同处理引发思考。认为数学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新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义成 《数学教学》2011,(10):22-27
丰富的案例库以及高效提取策略是专家教师的特征之一.顾泠沅老师认为目前国际上以教师培训的形式解决“两个落差”问题,有两种做法:一是同事互助指导,即同事间的相互听课.这种做法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互相的切磋与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物体能传播声音》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空气、水、木材、金属物体都能传播声音 ;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这节课谈谈对运用新标准指导老教材教学的几点反思。一、新课引入要简洁《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一节课一般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如果新课引入过于复杂 ,学生往往会对本课的重点产生茫然的感觉 ,自然提不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 ,更谈不上假设和猜测了。根据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上的一节美国幼儿教师上的“蚯蚓”课深深触动了我。说实在的,这节课远没有我们国内的一些观摩课华丽,但他们师生间平等、亲密的关系,教师对幼儿自始至终鼓励、称赞的态度,以及幼儿无拘无束的自主探索、自由发展是我们永远不及的。 这位美国教师一上课就让幼儿到教室的后面去捉“蚯蚓”,然后观察,教室里闹哄哄的。我们或许会说,这像在上课吗?我们的幼儿敢捉蚯蚓吗?可这位美国老师却说:“孩子连蚯蚓都不会捉,怎么去认识?”提了蚯蚓的孩子们兴致高昂,纷纷做着各种尝试,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听后总是简短、肯定而又真诚地赞赏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