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项目群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也为企业申报协同创新项目时,提供判断项目合规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实现手段,是健康、顺利、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区域的协同发展不是即生的,它是通过对原有区域不断诊断、调整、评价,周而复始逐步实现的。本文在对DEA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区域系统的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给出“协同”和“发展”的有效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而得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随着技术创新模式逐渐趋于创新资源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协同创新正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综述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溯源,从协同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研究在影响因素、网络机制、网络构建等方面的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粮食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中国农业综合区划的九大区域的划分方法,对九大区域的粮食科技支撑现状、结构及增长潜力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九大区域粮食科技支撑体系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区域粮食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协同发展战略,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对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国内外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评述了学者们在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组成要素、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及推进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到各省产学研三大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科研交流与合作,因此将超效率DEA模型与网络DEA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各省产学研之间协同创新效率,打开了区域共生系统协同创新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共生系统下各地区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三大主体的创新效率极其不均衡;②不考虑共生关系时得出的结果存在偏误,而从区域共生系统下各地区协同创新耦合度得分的结果来看,得分偏高的地区都处在经济发达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地区,西北地区的耦合度得分偏低;③目前区域共生模式中暂时还不存在一体化共生模式,大部分城市都处在点、线共生模式中,并且各地区会沿着点、线、面、一体化的"正金字塔型"方向转化,最终发展成为"倒金字塔型"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都在探索大区域城市群协同增长的新发展机制。通过比较三大区域GDP数值和三大区域核心城市GDP数值发现,京津冀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采用类比法、归纳法、引证法等分析方法,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在于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结对增长极协同共同体,提出京津冀应借鉴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先进经验,建构以北京为核心引领的京津冀增长极协同共同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取代物质资源成为创新的最关键资源。基于黑龙江省未来发展和区域创新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对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现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旨在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建设创新型黑龙江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9.
廖志良 《科技风》2023,(13):156-158
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格外重视,对人才的需求极大促进了人力资源领域的发展。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协同创新管理机制在融入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时,存在较多的问题,极大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基于此,文章从高校协同创新概述入手,分析协同创新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着重提出当前各大高校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帮助各大高校树立正确的协同创新理念,保证人才可充分发挥自身才干,打造轻松的工作氛围,促进高校的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能加快经济增长效率,改善产业结构,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创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探寻影响中国7个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水平的主要原因,并使用聚类分析法把科技水平接近的区域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科研项目与投入,教育与科研机构科研能力与区域高技术产业科研能力是影响整个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将技术创新与区域的教育创新结合,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高航 《科学学研究》2015,(2):313-320
针对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率低下等问题,在探索协同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涵盖组织协作、资源整合、知识分享、成果转化、风险分担等维度的工研院协同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进行了测算,并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开展了模拟仿真,以分布于全国范围的14家工研院的数据对所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帮助工研院提高创新效益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新界定了区域协同创新的狭义与广义概念及其内涵,在综述相关研究理论、计量模型、评价方法和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区域协同创新今后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和三大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环境和协同创新绩效两个子系统,构建出重庆市产学研协同度模型。测算发现,2010—2015年间重庆市产学研协同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研究表明重庆市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环境系统有待优化,政府支持力度应继续加大、配套政策应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只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协同创新机制,从政策、项目和资金上大力扶持,集成科研创新能力,制定人才战略,才能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实现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大联合、大跨度、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形成集群式大科学项目的攻关研究平台,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聚集地人才聚集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集合。通过系统分析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关系模型。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网络与分类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整体网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主体的网络密度均高于整体网络密度,科研院所网络密度较低,弱化了整体网络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研究型与应用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间大致呈现对立式和包围式分布,人才聚集的凝聚力均明显不足。上述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粤港澳区域协同创新的演化历程及影响因素,选取粤港澳区域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1—2020年国内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对粤港澳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0年,粤港澳区域的协同创新程度越来越紧密,区域中的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纳入了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创新核心区和边缘区,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而韶关、揭阳、潮州始终徘徊在网络的边缘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加明显;区域的两大核心城市——香港、澳门,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在合作专利的联合申请上没有表现出强的合作性和带动性,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分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子系统、高等学校子系统、科技企业子系统和支持环境子系统,采用2009—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各地区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及子系统有序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各地区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偏低;4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呈现出差异性;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复合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严重制约本地区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成创新是区域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基于系统论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进行解构,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通过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成创新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了系统宏观整体的演化特征和演化路径,明确了产业集成创新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推进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园区面临着协同程度低、资源整合能力差等问题,制约着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本研究立足区域协同视角,基于区域协同创新与创新网络理论,构建了极点化协同创新、层次化协同创新和一体化协同创新三种创新发展模式。以陕西省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采集陕西省内外部环境数据,利用Topsis方法对创新发展模式进行选择,得出陕西省科技园区应采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为指导科技园区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各类区域创新系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忠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18-219,223
本文按照创新能力和所处区住的不同,对我国创新系统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使用列联表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别地区创新人力资源分布的差异化。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不同的地区人力资源分布存在差异化,而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也存在差异化。其中低创新能力地区高校创新人力资源较多是不同创新能力地区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化的主要原因,而中部地区研究机构人力资源较少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