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关注学生,用真诚去相信学生。对于学困生,要抓住契机,用爱感化孩子的心灵;要捕捉闪光点,用爱唤起孩子的自信;要让其融入班集体,感受大家庭的温暖。用爱让每一个花蕾灿烂绽放,学困生一定会转化为优秀生。  相似文献   

2.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用爱心去聆听爱,去调节情绪,去实施爱,让教室中时时处处充满爱,让爱心督促学生的学习、工作,让爱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3.
王永和  李玉年 《科教文汇》2011,(8):11-11,22
要使学生具有爱心,首先教师要有爱心,且无私地去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爱学生就要赞美学生:爱学生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吴爱慧 《科教文汇》2010,(32):170-170,175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在人们的眼中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素质教育,是宽满感情的教育."爱"是师德的灵魂,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是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爱融入教育,我们才能收获幸福,收获未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去欣赏学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从心里尊重他们、肯定他们.让爱融入教育,让爱围绕在学生周围.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20年代,《爱的教育》中文版译者、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代表,要把爱融入教育,要学会爱学生。有了爱,心里充满阳光,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从教几十年,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深深感受到,爱和奉献永远是师德的灵魂。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的感情和爱心,才能拔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琴弦,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只要有了爱心他就会乐于奉献,就会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心情愉悦的去工作。我的恩师是我人生的引导者,也是我做人的楷模。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有幸得到了许多的良师。上大学时之所以选择了师范专业,就是因为从我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有高于母爱的博爱精神,拨洒于每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8.
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爱就是倾注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和谐,其实就是爱的体现。热爱学生的情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9.
爱心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爱心是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我们都知道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宝库里",爱的教育"这颗璀璨的明珠始终放射着最耀眼的光彩。学习陶行知的"爱的教育"思想,是每一位教师神圣的使命。我在从事二十九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理解与尊重的爱,拉近师生距离;认真与严格的爱,促进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育之爱的核心是爱学生。教育之爱集中体现在师爱上。责任是教师永恒的承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教师要把爱与责任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从感情上亲近学生,尊重学生,处处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以爱施教,教育教学过程才会变得融洽和谐,才会更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韩金华 《科教文汇》2007,(3X):25-2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从感情上亲近学生,尊重学生,处处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以爱施教,教育教学过程才会变得融洽和谐,才会更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回想一下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十余年,想想管理班级的点点滴滴有得也有失,下面我就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总结如下:首先,我觉得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对待学生有爱心,让学生觉得温暖。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于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张,家住乡镇的学生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  相似文献   

14.
一个受尊重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小学里,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这样会使学生处在一个缺少爱心的环境中,不会关心和爱护他人,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5.
浅谈班主任的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萍蓉 《科教文汇》2009,(14):14-14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没有爱的教育就和没有水的池塘一样。但是,到底要怎样爱才能为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呢?为什么有的老师在付出那么多的关怀与爱心后,仍得不到理解与尊重,反而是无礼、数落、不尊重和冷漠对待呢?为此,我曾苦恼过,也曾反思过。后来,我明白了,原来老师的这种爱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的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心态的调整、心灵的呼唤、感恩情怀的引发、爱的传递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绐学生播洒爱的雨露,唤醒学生的爱心,使他们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并激发他们的爱心,从而使学生也成为施爱者。  相似文献   

17.
高成燕 《知识窗》2011,(7X):65-65
<正>有人说: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是教师对学生的诚心与爱心。教育如果没有了诚心与爱心,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教师那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时刻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一句关切的问  相似文献   

18.
娄玉萍 《科教文汇》2009,(18):20-20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班主任不但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在高中这个特殊时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愿意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心中有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春风下,班主任的工作才有成效。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播撒爱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班主任不但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在高中这个特殊时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愿意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心中有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春风下,班主任的工作才有成效。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播撒爱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育的基础。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关爱每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作为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要学会用爱心来抚育学生,对学生"攻心":呵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提升每个孩子的自信心,鞭策每个孩子的上进心,培育每个孩子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