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社会的悖论及其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社会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使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悖论,主要表现在使用价值与消费价值的悖论、客观性价值与主观性价值的悖论、目的和手段的悖论、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的悖论、真实与虚拟的悖论、节俭与奢侈的悖论等。由于上述悖论的存在,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危机,认真的梳理及合理的批判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然而纵观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两者之间却常常处于悖论的境地,并造成社会矛盾凸显的严重后果。这一悖论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源是资本逻辑的运行。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制度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资本逻辑与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运行,因而同时包含着产生和消除这一悖论的双重因素。因此,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构筑一套有效利用资本且能够驾驭资本的整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应该包含人的关系的发展。商品经济打碎了自给自足的狭隘人际关系框架,科学技术的进步冲破了地理的、血缘的传统社会关系格局。作为一名现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人才,其个性发展应该包括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良好而积极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要力求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具有优良的社会心理品质。今日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是,似乎个性越发展,人的关系越困难,个人与社会间的障碍越多、矛盾越深。这样,岂不是走入了一个“越是个性发展,越不是全面发展”的逻辑悖论的死胡同里了吗?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品质是一个使人关注和发人深思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促使中央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和基层社会自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调节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1 社会协调作为历史唯物论的范畴,所反映的是人类共同活动的适应方式,即一定社会有机体中和谐贯通而相对稳定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不管在一定社会形态的相对稳定过程,还是新旧社会形态的相互更替过程,都必须遵循社会协调的辨证法。马克思主义把社会有机体看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根本性的社会协调,是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协调运动。生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关系紧密,二者同步共时、共促共融。为此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理论智慧和实践营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理论遵循,把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个人责任作为新内容,把实现中国梦和成才梦作为新目标,把占领社交网络新阵地作为新抓手,把全过程教育作为新方法,以促进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促使中央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和基层社会自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调节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信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政治行为过程,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渊源。信访活动的客观存在是社会矛盾的必然反映,它作为社会矛盾运动的寄寓物,其产生和发展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也是有阶段性的,同时又是在可知与无知中发展变化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与信访活动特殊规律的辨证关系,才能稳定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逻辑与社会》中,埃尔斯特提出了一种"现实矛盾"概念,表示在现实中存在着可以用逻辑的矛盾概念来描述的情境。但是,埃尔斯特没有对现实矛盾的性质进行直接界定。在逻辑学中,矛盾概念有许多家族相似,悖论正处于矛盾的家族相似中。从广义逻辑悖论的视域来看,现实矛盾所揭示的情境正是与主体行动相关的类悖论困境。由此可知,现实矛盾并非逻辑矛盾,而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实在的辩证矛盾。  相似文献   

10.
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称为悖论,在物理学中,悖论常译作徉谬。在古希腊,悖论被称为“疑难”,意思是“无路可走”。实践证明,物理学的发展与悖论的研究有直接关系。如:追光徉谬”的研究,导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提出:对流体力学“徉谬”的研究,发现了伯努力原理。本文所论“制造悖论”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逻辑矛盾,促使学生设问、排疑、解难,继而达到否定悖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改革的悖论性导致了俄国贵族等级社会心理的矛盾化:贵族个性的发展——君主、国家概念的混淆;与传统价值观的背离——绝对服从又怀疑否定;理想之路——嘲弄时政、离群索居;贵族对农奴制度的矛盾心理。这种病态的社会心理破坏了贵族等级的团结,延缓了俄国公民社会的形成,致使俄国现代化进程冲突迭起,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作为现代大学两项基本职能存在相融合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冲突的一面。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微妙的变化,产生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界限不清,重社会服务轻科学研究等问题。因此,为了社会长远的发展应该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驰 《大学生》2014,(17):65-65
正无论是东方的庄周梦蝶,还是西方文学中爱丽丝的"梦中之梦",它们都是悖论中"无穷倒退"类的生动例子,引出了哲学上关于真实性的深刻问题。悖论是英语单词"paradox"的中译,是人类思维中固有的矛盾和裂隙。逻辑学家、北京大学陈波教授在国内第一本悖论问题的著作《思维魔方》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150多个经典悖论,让人们了解经典悖论的来龙去脉,探讨解决的办法。有一个古老的问题: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种回答是:当然是先有鸡。根据进化论,刚开始时它不是鸡,而是  相似文献   

14.
波普以开放社会理想对抗权威主义传统,随着解构权威主义传统的深入,以及对理性自身的“宏大叙事”理想的批判,波普建构了开放社会体系。在理性的批判过程中,开放社会体系内的矛盾和不足也显现出来。正是这样的矛盾和不足才导致其理论必然地以悖论性的面貌出现,这也是波普的社会哲学思想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称为悖论,在物理学中,悖论常译作徉谬.在古希腊,悖论被称为"疑难",意思是"无路可走".实践证明,物理学的发展与悖论的研究有直接关系.如:追光徉谬"的研究,导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提出:对流体力学"徉谬"的研究,发现了伯努力原理.本文所论"制造悖论"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逻辑矛盾,促使学生设问、排疑、解难,继而达到否定悖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一方面是社会支配阶层的代言人,体现一定的行政性;一方面是社会公共的代言人,必须保持其作为知识人的独立人格。这两个角色体现出大学教师的学术性与行政性之间的悖论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所以要合理对待大学教师的这一对角色矛盾。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既是人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一个总体性概念,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对抗的过程。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现代性悖论。中国是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遭遇现代性悖论的。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与现代性悖论抗争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为现代性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超越现代性悖论提供了出场路径;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性悖论的深刻反思和积极矫正;构建和谐社会则体现了现代性悖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一方面是社会支配阶层的代言人,体现一定的行政性;一方面是社会公共的代言人,必须保持其作为知识人的独立人格.这两个角色体现出大学教师的学术性与行政性之间的悖论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所以要合理对待大学教师的这一对角色矛盾.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封闭性或开放性决定了社会治理的状况,在近代社会早期的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地域界限的突破,熟人社会转化为了陌生人社会,有限的开放性决定了社会治理需要依据规则进行。然而,工业社会是一个存在着知识霸权的社会,是一个排斥文化差异的社会,因而,社会治理仍然是一种半封闭、半开放的治理。工业社会的领域分化造成了人的身份与角色的二重化,也同时使社会治理分化为国家治理和组织治理两个部分,进而使社会治理陷入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逻辑悖论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现了法治。作为法治基础的法律,具有公开性的特征,但是,当法律落实到社会治理过程中并以法治的形式出现时,却仍然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不过,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此前一切"使动"与"被动"的社会治理响应机制都将终结,代之而起的将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现代性成长中社会转型的过程。现代性成长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形成许多新的矛盾。从这一视角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不仅是一个有光明前景的目标,而且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在传统与现代、外源与内源、批判与建构的诸矛盾关系中,以全新的观念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